鸳鸯桥最新消息(鸳鸯桥之殇)

猛一看题名,人们会觉得反差感超大——浓情蜜意,缱绻厮守的鸳鸯,怎么遭遇了一个惨痛的“殇”字,让善良人们的嫩心房一时半会难以承受。

古桥寻访团一行六人,跨越两县,风尘仆仆下了客车,数十步穿过小树林,迎面便是荒草萋萋的庄柴湖。

鸳鸯桥最新消息(鸳鸯桥之殇)(1)

欤城庄柴湖

鸳鸯桥的渊源由来于庄柴湖。

传说很久以前,湖北岸章姓大户的姑娘和南岸查姓佃户的小伙相恋,夜深人静时,查家小伙经常划一小舟,接姑娘至湖心岛幽会。恋情被发现后,章家父母决意不肯,某一日,章查两家发现二人失踪,遍寻不见,待寻至湖心岛,只见湖心岛边,泊着缆绳松散空无一人的小舟,湖心,却游弋着一对相依相随的鸳鸯……

才到断肠回首处,方知金银浑似土。

章家大户悲痛欲绝之后,变卖家产,倾其所有,在庄柴湖之北的欤城港(现称吕冢塘)建造了鸳鸯桥。

鸳鸯桥最新消息(鸳鸯桥之殇)(2)

原桥被拆,这是七十年代新建的鸳鸯桥

婉转凄美的殉情故事,可与梁山伯祝英台的美丽传说相媲美,不过,只是由上虞版的“化蝶”变成了海盐版的“化鸳鸯”,异曲而同工,作为茶肆坊间的谈资,供人臆想解颐。

历史的求证,需要可靠的文字记载,和实物实地的互相印证,典籍和田野,双管齐下的求索,多重信息的叠合,方能得出结论。

经查阅《明史》《海盐县志》《明清浙江方志汇编》《戚继光大传》等史籍,470年前,鸳鸯桥所在的吕冢港,上演了波澜壮阔的抗击倭寇的大剧,震撼了全世界,也改变了中国的历史发展轨迹。

初夏的今天,我们在鸳鸯桥畔,在防备桥上,与明朝邂逅,与吴宗宪,与戚继光邂逅。

鸳鸯桥最新消息(鸳鸯桥之殇)(3)

海盐县志

自宋成化年间起,来自东瀛日本的倭寇,对浙江沿海的杀掠就成了常态,日本镰仓时代,岛内分裂,失业的流浪武士结帮渡海,对浙闽沿海居民的骚扰抢掠愈演愈烈。至明朝嘉靖年,更是肆无忌惮,惨不忍睹。倭寇的船队居然一次有数百艏之多,自乍浦,澉浦,石墩长驱直入,水陆并进,一路猖獗,杀掠至嘉兴,苏州,甚至到南京和扬州。

史书记载自1436年至1449年,以村上三郎,左门卫义弘为海贼首领,以夺掠为事,屡犯沿海,富庶的浙江沿海,让凶残贪婪的倭寇垂涎三尺。

嘉靖三十二年,“岛夷作乱,100余人自金山沿海而来,直至赭山,杀死军职”。

“嘉靖三十三年,岛夷700余人,据尖山四十余日,烧焚袁花市,死者不可胜数”。

“嘉靖三十四年正月,岛夷三千余,烧焚硖石殆尽,死者700余人”。

嘉靖三十五年岛夷复至硖石……

嘉靖三十二年四月初六,凌晨,倭寇突至海盐演武场,官军被杀40余人,官军把总王应麟追敌中伏,官兵又死20余人,五月初四,寇船泊海盐龙王塘,乡民1300余人被害。

嘉靖三十三年,倭寇500余人侵扰黄湾,硖石,长安,烧杀甚惨,浙江都使司检事周应祯奉命率兵抵御,在灵泉山斩敌数十人,追至放雁山,不幸中伏,被寇以石击中头部,坠马又被刺身亡。

笔者走访周应祯牺牲的黄山岭,当地村民称该山为“周都司岭”,为国捐躯者永远活在人们心中。

此时的明王朝,虽然国力强盛,但是,明朝军事另有侧重,朝廷更为注重防御北边蒙古人的侵扰。

洪武十七年(1384),海宁卫指挥司设在海盐,所辖左右中前后五个千户所,各统兵1128人。鸳鸯桥所在的吕冢港,往东,经武原直通东海,往南,直抵澉浦六里山海港,往西北,可达杭州嘉兴苏州南京扬州,河道宽敞,古代的海船能畅通无阻驶入内陆数百里,鸳鸯桥是十分重要的咽喉战略港口。

当时的浙江总督张经,消极防御倭侵,疲于奔命,顾此失彼。明军的军事体制为自给自足的屯田制,疆域理念狭隘,不视海域为疆域,而仅仅视作通道,明太祖闭国门自守,诏令“片板不许入海”,关闭了宋代以来贸易兴隆的“市舶司”,军力的忽视和封闭的海域,愈加激发了倭寇的猖獗。

嘉靖三十三年初八,倭寇引诱官军进入孟家堰埋伏圈,官军大败,死200余人,指挥李元律,千总刘大仲皆战死,参将卢镗附马渡河而走官军溺亡千余人。

官军的武器也远不如倭寇,“弓轻矢软,中者多生,倭夷被射中,常拍其臀,以为我辱”。“引弓射之,贼悉手接其矢,诸军相顾愕殆,逐俱溃”。官军的弓箭质量低劣,射中的倭寇居然拍着屁股,嘲笑明军,有的还连连用手接住飞箭,让官军瞠目结舌,不战自溃。

狼狈不堪的战局,一直到新上任的浙江巡抚(后升总督)吴宗宪,才逆势翻盘。

吴宗宪慧眼识英雄,点将年轻的戚继光和睿智过人的徐渭(徐文长),辅佐他抗击倭寇。

古桥寻访团踏上272米的鸳鸯桥,竖琴式桥弓横空出世,江南少见的巨宽河水,浩浩荡荡直流向东。

南岸桥头的台地,草木葳蕤,地势平整坚实,应是当年戚家军的营盘驻扎地,紧挨桥头有一栋独立轩昂的瓦房,院墙围绕,气象不凡,我疑是当年戚继光之行辕旧地。

鸳鸯桥最新消息(鸳鸯桥之殇)(4)

鸳鸯桥头明军营地

鸳鸯桥最新消息(鸳鸯桥之殇)(5)

疑是戚家军行辕旧址

营地西侧,是一河湾,应是史籍记载的架有“防备桥”的戚家军水军港湾。

鸳鸯桥最新消息(鸳鸯桥之殇)(6)

远眺戚家军港湾

鸳鸯桥最新消息(鸳鸯桥之殇)(7)

明代的防备古桥

鸳鸯桥最新消息(鸳鸯桥之殇)(8)

戚家军水军港湾

戚继光临危受命,27岁就任浙江都司检事,吴宗宪为了磨炼其心志,,让他主管屯田,从事琐碎的后勤管理。

倭寇不可一世,以为中华朝廷昏庸,军民懦弱,岛国豺狼可以肆意纵横之时,嘉兴王江泾传来了俞大猷与卢镗大破倭寇的捷报,“擒斩首功凡1980余,溺水及走死者甚众,倭猷光和尚被擒斩”。

坏消息也随即而至,倭寇居然胆大妄为,在嘉靖三十四年,竟然冒然派兵围攻大明的留都南京。

戚继光无时不刻在留意战局的信息,他秉烛夜读兵书,研判敌倭战术,一份接一份的战术策略和练兵方案送到了吴总督的案上。

嘉靖三十三年,总督吴宗宪觉得,绸缪已久的时机成熟了,随即提拔戚继光升任参将,管杭嘉湖三地军务。又支持戚继光备兵方案,招募强悍忠厚的义乌兵三千名,供他进行封闭式强化训练。

戚继光新研发的新战法:以11人为一队,呈三角队形,最前为队长,次二人执长牌和藤牌,一手执盾牌,挡住敌寇箭矢和长矛,一手携标枪或腰刀,掩护后队前进,既能抛标枪远投,还能贴身近战,再二人为狼箲手,狼箲为丈三坚实毛竹,竹端削尖,再留四周尖锐枝丫,狼箲既可扰敌目光,还能刺杀,有掩护盾牌手和为后面长枪手开路进击之两利。再随后是四名长枪手,左右各二,再跟进二人手持镗把,作警戒和支援,防敌迂回,镗把为长七八尺铁制山形武器,顶端放置火箭,点燃后直冲敌阵。

鸳鸯桥最新消息(鸳鸯桥之殇)(9)

鸳鸯阵列图

此阵法奇特多变,相机可迅速变化队形,长短配合,攻守兼备,是冷兵器时代近距离接敌作战的创新战术。

此新战法百战不殆,所向披靡,军师徐渭进言:“倭寇猖獗时,以长蛇阵和蝴蝶阵自诩,戚家军以鸳鸯桥畔成就的百胜阵法,何不叫“鸳鸯阵”,以戚家铁鸳鸯吞恶蛇,食毒蝶,命此最妥。”以后,遂有了如雷贯耳的“鸳鸯阵”。

戚继光不但独创了鸳鸯阵法,还对军队进行了敢赴水火的魔鬼式纪律训练,数千名士兵能在瓢泼大雨中纹丝不动站立一天,钢铁意志令倭寇观之丧胆。

《明史》记载戚继光:“号令严,赏罚信,士无敢不用命,飚发电举,屡摧大寇”。戚继光打造出一支长胜之师,屡战屡捷,横扫倭寇,一雪大明前耻。

数年间,两浙和江北的倭寇悉被平息,戚继光功勋卓著,从参军升级总兵,又加都指挥使。

日渐衰落的大明帝国,升起一颗熠熠生辉的将星,戚继光又远征北疆,卒后授太子太保,后加少保,荣耀后世。

古桥寻访团圆满完成寻访考察鸳鸯桥和防备桥任务,凯旋前,笔者赋诗二句:

野蔓有情萦战骨,

残阳何意照空港。

最后,用李商隐《鸳鸯》诗作结尾:

雌去雄飞万里天,

云罗满眼泪潸然。

鸳鸯桥最新消息(鸳鸯桥之殇)(10)

民族英雄戚继光

秋山 于2021. 6. 9午后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