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底足疏松是什么时期的(方圆有度为何说瓷器)

从古至今,方圆二字时常被人们所提起。有圆必有方,有方不离圆。我们从古代的天圆地方世界说,再到如今为人处世的启示观念,皆是方圆造化。方,是规矩框架,做人之本;圆,是圆融老练,处世之道。只有两者结合,才能够堪称达到一定的境界。在瓷器各种各样的器型当中,占领主流地位的,除圆器外,还有方器。有"一方顶十圆"之说。

瓷器底足疏松是什么时期的(方圆有度为何说瓷器)(1)

▼何谓"一方顶十圆"?

在陶瓷界之中,一直流传着一句"一方顶十圆"的老行话。这句话的出现,主要是针对瓷器造型器型所总结出来的一条经验。在景德镇的传统手工制瓷工序中,一件上好的瓷器往往需要经过过手七十二道制瓷工序之后才可以实现。若有任何一道失误,则尽弃前工。

瓷器底足疏松是什么时期的(方圆有度为何说瓷器)(2)

所谓"一方顶十圆",其实并不是从价值贵重上来说,而是从制作工艺上的难度而言。我们判断一件瓷器的价值,需要综合多方面的因素,比如它的历史年代、文化价值、工艺制作难度、数量等等 。那么为什么方形的瓷器制作工艺会比圆形的瓷器难那么多呢?

瓷器底足疏松是什么时期的(方圆有度为何说瓷器)(3)

我们都知道,在制作瓷器的时候,有一部陶车(辘轳车)。而圆形瓷器,比如我们常见的瓷碗、瓷杯、瓷盘、瓷罐等等诸多,就是通过陶车拉坯来实现的。熟练的工匠一天可以拉成许多,等坯阴干之后,再经过利坯修坯,上釉上彩,就可以入窑烧了。整个过程相对比较直接简便。但是方形瓷器就不一样,你总不可能在高速旋转的陶车上拉出方形的坯来吧?

瓷器底足疏松是什么时期的(方圆有度为何说瓷器)(4)

即使烧制出一个方形瓷器有着重重困难,但匠人们还是乐此不疲地制作着,延续至今。也许是因为方形在他们心中象征着不屈的棱角,又或是一种对于传统文化的珍惜和继承的方式。成就的方形瓷器对于匠人来说,是一种馈赠,更是一种慰藉,匠人对于方形瓷器的珍惜,远超我们的想象。所以"一方顶十圆",也正是说的这个意思。

瓷器底足疏松是什么时期的(方圆有度为何说瓷器)(5)

▼方形的瓷器究竟是怎么制作出来的?

众所周知,制造圆器时,拨动陶车转动,将泥团摔贴在陶车转盘中心,双手蘸水将泥团包紧,经过陶车旋转完成"拉坯"工序后以弧形竹板校正后既完成毛坯制作。熟练的工人一天可以制作许多圆器。正因这种方便的特点,所以我们当今所见的瓷器器型基本都以圆器为主。一位景德镇工人一天可以制作许多件圆器,但方器却寥寥无几,足以看出方器的复杂。

瓷器底足疏松是什么时期的(方圆有度为何说瓷器)(6)

圆形的瓷器是从辘轳陶车上制作出来的没错,那么方形瓷器是怎么弄的呢?制作方形瓷器并非拉出来的,不需要用到辘轳车。换言之,这方形瓷器是拼出来的。擀成一块一块地做,然后把它们拼接起来。需要先用木棍把陶泥碾压成板饼状,然后用直尺刮压泥片,使之平整,发现气泡还需用刀将气泡刮破后再刮压。

瓷器底足疏松是什么时期的(方圆有度为何说瓷器)(7)

待泥板干到一定程度后,按所需的块数和尺寸切好,接着在底板上涂上泥浆一块块进行拼接成所需要的器型。拼接的时候既要保持紧压感,又要控制好力度不让器物变形。等完成拼接后,晾干到八九成,用刀片将方盘四周修平整,坯体就算完成了。 稍干的泥板可以用作拼接器物比较挺直的部位,比较湿软的泥板可以用扭曲、卷和等方法做出其他造型。

瓷器底足疏松是什么时期的(方圆有度为何说瓷器)(8)

清雍正时期的白釉束竹粉彩开光仕女花卉纹方瓶,十六个面中有着十二个面是平的,足是外撇的,身子是有角度的,脖子是缩细的。这种方瓶做起来难度很大,尤其要做成束竹的造型,这样工艺可以想见有多难。

瓷器底足疏松是什么时期的(方圆有度为何说瓷器)(9)

瓷器底足疏松是什么时期的(方圆有度为何说瓷器)(10)

清雍正-白釉束竹粉彩开光仕女花卉纹方瓶

方形瓷坯成型之后,再加上后期的上釉、绘画等工序,最后就可以烧制了。所以说,圆器全靠拉,而方形靠的是技术。整体繁琐,尤其麻烦。烧制时,还可能因为温度、湿度等等因素,还有一些不可控的风险而导致瓷器变形。如此下来,烧制方形瓷器的就难上加难了。可见制作方型器物无论从制作时间上和制作工艺上都笔制作圆形器复杂。

瓷器底足疏松是什么时期的(方圆有度为何说瓷器)(11)

▼方器独特的审美价值和鉴赏内涵

方形瓷器作为与圆形瓷器相对的瓷器,具有独特的艺术审美价值和鉴赏内涵。一直以来,各种建筑物如亭台楼阁多以方和圆为基本构造类型,其实瓷器大部分也是如此。方器造型主要由长短不同的直线组成。如四方、六方及各种比例的长方形等。线面挺括平正,轮廓线条分明,给予人们干净利落,明快挺秀之感。

瓷器底足疏松是什么时期的(方圆有度为何说瓷器)(12)

瓷器底足疏松是什么时期的(方圆有度为何说瓷器)(13)

历来有很多出色的方器造型,造型规则要求"线条流畅,轮廓分明,平稳庄重",方由"规矩"两字演变而来,形状特殊,制作工艺也非常特殊,不易把握线条气韵。以直线、横线为主,曲线、细线为辅。器型的中轴线、平衡线要正确、匀挺、富于变化。要求做到"方中寓圆,方中求变,口盖划一,刚柔相称"。

瓷器底足疏松是什么时期的(方圆有度为何说瓷器)(14)

方器的最大特点是以它平滑的较大的光洁面,表面除光洁外最主要的是要"挺",但不能有"肚",更不能"瘪"。方器为艺术提供了理想的舞台。历代经典作品,就是在总结了前期造型精华创造出来的。留下了"器随字贵,字依器传"之说。使得这种朴素的装饰手法和古朴的瓷器融为一体,使艺术和陶瓷工艺交流互补,一直延续相袭。

瓷器底足疏松是什么时期的(方圆有度为何说瓷器)(15)

正因方形瓷器的制作过程十分繁琐复杂,所以在陶瓷界有有"宁做十圆,不做一方"之说。《尹文子·大道上》:"生于不称,则羣形自得其方圆。名生于方圆,则众名得其所称也。"瓷器就如人生。无方,世界没有了规矩,便无约束;无圆,世界负荷太重,将不能自理。为人处世,当方则方,该圆就圆。你是喜欢圆器,还是更喜欢方器多一点呢?

=============================

这是中国千年不断传承的文化,

亦是自古至今代代相传的智慧,

更是书写在血液里的祖先密码。

您且留步来聆听这生活的脉搏,

关注我们,一同感受陶瓷艺美。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