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美育精神的绘画(提升审美修养的一些建议)

——钟声,敲响艺术之音

本文概要:

随着我们对美育的重视,艺术与大家的距离越来越近。每个人都能从艺术中得到感悟,进而提升自己的审美修养。视觉艺术中的绘画,是我们生活中最容易接触到的一类艺术形式,欣赏绘画,是大家与艺术见面、最便捷的一条道路。本文将阐释进行审美修养的必要性,并从方法论层面扼要地给出一些进行美术欣赏的建议与方法。


自从2019年以来,全民美育便成为了一个热门的时代话题。之后,为响应美育事业的改革,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也重新修订了艺术类课程;“美育”走入人们生活之中,各种美术机构,如美术馆更积极地开展公共教育课堂。一时间,人人都在谈美,艺术领域内部的从业者们在讨论美,社会上广泛的人民大众也在主动或被动地接受着这股风潮。

对美的关注,并非是一时兴起,而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了一定阶段,市场、社会、人们的需求层次客观上跨入到更高水平。曾经优先级较次的艺术需求、审美需求,其优先级正在不断增强。

每个家庭都有孩子,随着社会的发展,孩子需接受的教育也愈发全面,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作为一项个体的“软实力”,发挥着越来越基础性的作用——它们像基石一样,虽不能立竿见影,却能决定个体素质的大楼可以建到多高

孩子接受艺术教育,是一方面;那么还有家长们,成年人们,对他们来说,缺乏审美的生活是寡淡的,当物质的欲求得到满足后,若不及时补充精神层面的营养,个体将再次陷入财富所不能挽救的精神危机之中。

这足以可见,培养个体的审美观念与审美能力的重要意义。那么,提高全民的审美修养,对全社会来说,那将决定当下的,和未来很长时间里,国家、社会的文化软实力。

弘扬美育精神的绘画(提升审美修养的一些建议)(1)

接触艺术,培养审美的重要性已不言而喻。那么怎么做才能达到这个目的呢?以下我来谈一下我的看法:

首先,我们便不能将培养审美素养当成一项任务指标去完成。

对美的认识和体会,本来是一件无功利的事情,斯宾塞认为,人类正是在劳动过后的闲暇时间里、为消磨过剩精力进行游戏——从而产生了艺术:歌唱、舞蹈、绘画……不宜用功利的心态去审视艺术,去判断审美。

人们应根据自己目前对美的需求程度,自行决定接触文艺内容的体量与频率,不必非要寻找一位“老师”带路,自己去体验、去寻找适合自己的艺术内容,是最适合自身的。

培养审美,最直接的办法是接触艺术内容。如音乐,美术,是我们最为熟悉的两大类,从义务教育时期我们就主要接触这两类。

此外还有舞蹈、影视、戏剧等。音乐美术之所以与我们距离更近,是因为它们分别依靠听觉视觉媒介进行传播,而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获取的信息,主要便从耳朵、眼睛处得到。

因此,对任何人而言,欣赏音乐、欣赏美术作品,是连接艺术的最便捷的途径。

接下来我主要谈谈美术领域。

美术实质上是视觉图像的艺术。我们在生活中无时无刻不观看图像,因此美术并不神秘,它是平易近人的。每个人都有权利接触美术,观看并用自己的方式欣赏美术,自然也有权创造属于自己的美术。

弘扬美育精神的绘画(提升审美修养的一些建议)(2)

在这些活动里,欣赏活动是最为频繁常见的。并非每个人都会去创作美术图像,但是每个人都有充足的条件去观看感悟现有的美术图像。

在美术馆博物馆中目睹原作,当然是体验极佳的方式;但倘若时间、精力、成本承担不起时,去场馆中观看原作的必要性也不高。

什么方式最能让你轻松地接触到图像本身——那这就是对你来说最好的方式。书本杂志上就有经作者编辑精心处理的图像内容,一本画册,一本讲解美术历史的书籍,都能产生极大的影响力;

手机,网络,社交媒体上,到处都充斥着图像,既有经典绘画,也有当下的绘画,还有摄影、电影场景截图等视觉图像,它们都是能满足视觉欣赏的重要资源。

美术领域最常被欣赏的对象仍然是各类绘画,绘画也是许多人第一次接触艺术的途径。欣赏绘画并没有什么规定的方法和原则。

一般来说,看到绘画时觉得十分感动——这便是很有收获的体验了。如果是感觉模糊、一头雾水,也并不意味着欣赏效果差。

这些绘画诞生的历史背景、条件,其中秉承的风格主义,都具有各自的特殊性。我们大概可以遵循不同风格,按年代进行划分。

西方绘画在我们的认知中,经常展现为古代的写实——现代的抽象两个极端。这虽然是一种刻板印象,但是也不妨就顺着这个思路开始:

西方古代的绘画依托于宗教文化,其中的历史故事与圣经故事是理解画面内容的重要背景。除此之外,文艺复兴以来的西方画家们擅长使用模拟真实所见的透视法,在平面中再造一个逼真的空间;并极力使用准确的外型、细腻的明暗法,制造出“画得非常像”的画面。

静物画、风俗画的产生,总体是反映当时经济发展状况的;宫廷画,学院绘画则为贵族的审美事业负责,进入古典时代,西方绘画建立起一套特殊的原则,关于崇高的认知,时间空间等既定的规律,历史画成为主题。我们最为熟悉的可能是新古典时期的绘画,它为了响应法国大革命的需要,将宣传作用提到很高的位置,喜欢刻画英雄人物。

弘扬美育精神的绘画(提升审美修养的一些建议)(3)

浪漫主义运动是自由的艺术家们对古典主义传统的破坏,从这时起西方的绘画开始起变化了。不但是题材内容的变化,也是技法与表现手法的变化。先是出现了真实展现眼睛所见色光的印象派,随之发展为重视内心情感抒发的后印象派。

在进入20世纪,西方社会价值观天翻地覆之后,传统宗教文化受到冲击,在空前的精神危机之时,怀揣着科技进步使人类进步的梦想,西方的现代艺术产生了,它们从殖民地文化中汲取营养,反叛了透视法,开始引入平面性的内容,一次绘画史上深刻的变革,由表现主义、立体主义等流派实现了,在这之后,西方绘画艺术走向了一条不同于以往的全新的道路,而我们恰恰对其十分陌生。

弘扬美育精神的绘画(提升审美修养的一些建议)(4)

我认为,在欣赏来自西方的绘画作品时,观众们最容易陷入的“误区”是这样一条:我们经常听到一种令人信服的观点,如,“毕加索之所以能画抽象画,原因是他年轻时就已十分熟练写实画的技法了。”

这其实是错误的思路,会让我们误以为抽象画是写实艺术发展起来的更高的一个阶段,二者之间是“前后关系”、“基础与发展”的关系。这种关系只不过是将肉眼观察可见的表象、简单推导形成的错误推理。

弘扬美育精神的绘画(提升审美修养的一些建议)(5)

事实上,西方绘画进入现代主义诸流派后,它遵循的创作逻辑是一套全新的系统,这套新的系统与古典主义时期的绘画逻辑截然不同;同样,现代主义绘画分享的价值观和判断标准,也是完全独立于过去的西方绘画之外的全新的东西。

这些新的逻辑和体系是什么,在杜尚、毕加索与巴拉克、蒙德里安与杜斯伯格、康定斯基的论述中已经很清楚了。对今天的我们而言,我们只不过是在观看它们,并不需要照搬西方古代绘画的思路来品鉴它们,这无异于刻舟求剑。

具体到观看每一件不同的作品时,我们需要尽可能了解一些相关的背景材料。除此之外,我们唯一需要去做的就是感受它、观看它。欣赏绘画一定是观看的体验,而不是听知识的说教——这是欣赏绘画时永恒不变的一条原则。今后,我将会深入到具体的作品、艺术家、风格流派之中,提供一种欣赏的思路与见解,为各位读者铺开一条通往艺术世界的康庄大道。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