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五霸和春秋五霸有什么区别(春秋时叫春秋五霸)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春秋战国分为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其分水岭是在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灭掉智氏,瓜分晋国为标志。春秋时期,周王室的势力减弱,诸侯群雄纷争,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相继称霸,史称春秋五霸(另一说认为春秋五霸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春秋时期叫春秋五霸,到了战国时期,齐楚燕魏赵韩秦这战国七雄不叫“战国七霸”呢?

春秋五霸和春秋五霸有什么区别(春秋时叫春秋五霸)(1)

首先,“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不仅听起来霸气,而且还很顺口。但是,在笔者看来,“战国七雄”之所以不叫“战国七霸”,其实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具体来说,就春秋五霸中的“霸”字,即伯,音转为霸,也就是说,“霸”是“伯”的通假字。对于春秋时期的五位霸主,又称州伯、方伯,即诸侯之长,其职名为会诸侯、朝天子,实为挟天子以令诸侯。当然,这里面的天子指的不是皇帝,而是周王室或者周天子。

春秋五霸和春秋五霸有什么区别(春秋时叫春秋五霸)(2)

由此,非常明显的是,对于春秋时期的霸主,不仅要自身实力强大,比如晋国、楚国、齐国等,还需要获得周王室的支持,至少表面上要打着尊奉周王室的旗号,以此号令其他弱小的诸侯国。但是,到了战国这一历史阶段,不仅楚国继续使用王爵的称号,秦国、齐国、燕国、魏国、韩国、赵国也陆续称王。更为关键的是,通过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周王室几乎没有什么威望了,也即各个诸侯国之间的战争,在名义上也不会打着周王室的旗号了。由此,战国七雄自然不适合称为“战国七霸”了。

春秋五霸和春秋五霸有什么区别(春秋时叫春秋五霸)(3)

同时,就春秋战国时期的霸主来说,基本上要在时间上遵循唯一性的规律。比如齐桓公称霸时,晋国还没有崛起和强大,当时的齐国在国力上要远超其他诸侯国。等到晋文公称霸的时候,齐国因为内乱等原因,从而走向了衰落。值得注意的是,在晋楚争霸的过程中,双方是互有胜负,而且大部分时间是晋国占据上风,而楚国只在楚庄王在位时期压制了晋国。到了春秋末期,晋国和楚国衰落,吴国和越国相继崛起,成为当时的霸主。就春秋五霸来说,存在着时间上的先后顺序。

春秋五霸和春秋五霸有什么区别(春秋时叫春秋五霸)(4)

最后,就战国七雄来说,只是当时七个实力相对较强,而且存在时间贯穿了战国时期的诸侯国。在战国七雄中,韩国和燕国显然不能称之为霸主,不管是战国的任何时期,这两个诸侯国都没有称霸天下。进一步来说,对于战国七雄来说,显然不是七个诸侯国都是霸主,试想一下,如果天下同时出现7个霸主,那么战国时期的战争是有多么激烈啊。更为关键的是,对于战国七雄的“雄”字,在战国时期指的是强大的诸侯国,这和春秋五霸的“霸”字不一样,也即后者主要是指诸侯国国君。总的来说,霸主有时间性与唯一性,在同一个时间段天下只有一个霸主,战国七雄如果叫“战国七霸”显然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

文/情怀历史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