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岁聂荣臻预感大限将至(93岁聂荣臻预感大限将至)

“死我是不怕的,我的心力衰竭,很难抢救,你们不要为我悲伤,最后对所有在我身边辛勤工作的同志们表示感谢……再次祝我们社会主义祖国繁荣昌盛,文明富强!”

1992年5月14日,参与缔造新中国的最后一颗帅星陨落--------聂荣臻元帅心脏停止了跳动,最终在北京第三医院(301医院)去世,享年93岁。

93岁聂荣臻预感大限将至(93岁聂荣臻预感大限将至)(1)

聂荣臻

以上这段感人肺腑的话语,便是聂帅在临终前对身旁诸君所说的话,在场众人无不落泪,一代福帅在临终前依然心系祖国发展,让人动容又为之惋惜。

而在这句话之前,聂帅其实还安排了三件事,也是这三件事,事事皆露情谊,也事事都透聂帅忠心。

那聂帅究竟何为,这三件事究竟几何,这还得从十九世纪末的四川说起。

93岁聂荣臻预感大限将至(93岁聂荣臻预感大限将至)(2)

图源网络

恰同学少年:热血青春,起义抗争

1899年12月29日,聂荣臻出生在江津县(今重庆江津)吴滩场附近的石院子,聂家祖上曾是当地富户,但传至聂父时家道微落,家中土地大部已出让当地地主,唯靠经营一家小染坊糊口。

虽说家道不如从前,但基本的实力还是具备的,所以聂荣臻在七岁时便进入当地私塾启蒙,后又得入当地学堂读书,在学堂读书时,聂荣臻十分用功而且天赋超然,老师与同学们无不称赞。

也是在这份苦读下,聂荣臻十八岁时(1917年),便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江津县立中学,当时已至民国时期,新开设的中学教学制不似今日这般容易,能考取中学的学子少之又少,由此可见聂荣臻超群的读书天资。

聂荣臻在中学念书时,正值北洋政法执政,面对巴黎和会上的谈判失败,以及北洋政府的懦弱妥协,国内爆发了大规模的爱国游行运动,即“五四运动”。

93岁聂荣臻预感大限将至(93岁聂荣臻预感大限将至)(3)

巴黎和会

自幼便胸怀爱国之志的聂荣臻,坚决地参与到了当地的运行队伍中,共同发声反对北洋政府的懦弱之举,主张正当的国家权益。

但这一举动也引起了当地军警的注意,反动派随即展开了对聂荣臻的抓捕。

面对国内极度动荡的局势,聂荣臻选择了到法国勤工俭学,也是在此留学期间,聂荣臻结识了邓小平,二人从结识便一拍即合,相约加入了周总理组织的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正式登上了革命的舞台。

93岁聂荣臻预感大限将至(93岁聂荣臻预感大限将至)(4)

五四运动

之后,在多方支持下又先后到比利时与苏联留学,甚至转入苏联红军学校中国班学习军事。

1925年时,孙先生去世,国内局势剧烈动荡,国内遭挤压的革命派急需新鲜“血液”的支援,在这样的背景下,聂荣臻随红军学校的中国班学员回国支援。

回国后的聂荣臻,遵循党的指挥,到广州黄埔军校任政治部秘书兼政治教官。除了教学工作外,还负责党的工作。

在北伐战争期间,聂荣臻又转任军委特派员,随北伐军一路征战到了湖北,就任湖北省军委书记,但也恰在此时,“蒋介石为首的反动派,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上海的革命势力遭到灭顶打击”。

93岁聂荣臻预感大限将至(93岁聂荣臻预感大限将至)(5)

图源网络

在这样的危局下,聂荣臻临危受命,远赴上海帮助周总理重整被严重破坏的工人纠察队,见识过上海分部被破坏的景象,让聂荣臻深刻地认识到武装对于革命队伍的重要性,为未来的武装革命埋下了深深的种子。

1927年,在湖北的“八.七”会议后,中国共产党也深刻意识到了“枪杆子里出政权”的道理,于是迅速展开了武装斗争的道路,聂荣臻又一次临危受命,先后到九江、南昌等地指示武装起义工作,后又担任广东军委负责人,协助叶挺策划发动“广州起义”。

虽然南下的两次起义工作都以失败告终,但却让聂荣臻积累了不少武装斗争的宝贵经验,为其后的战斗打下坚实的基础。

93岁聂荣臻预感大限将至(93岁聂荣臻预感大限将至)(6)

广州起义

入军而立:平型关捷,意气风发

1931年,聂荣臻受命前往中央革命根据地,担任红军总政治部副主任,不久改任红一军团政委。

在聂荣臻的积极统筹下,红一军团一扫往日的“个人主义之风”,精诚团结,正视己方实力,一度成为了红军中最具战斗力的部队。

而后在第五次反“围剿”战争中,聂荣臻顶住压力,坚定地站在毛主席一边,始终如一地支持毛主席的主张,将左倾之风隔绝在军队之外。

尽管反围剿因左倾而失败,但聂荣臻却从中看到自己坚持的正确,再次随伟人踏上了长征的道路,誓与红军共存亡。

在长征的征途中,聂荣臻前可先锋突进,后可殿后扫尾,为长征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保证红军完成陕北会师的壮举。

93岁聂荣臻预感大限将至(93岁聂荣臻预感大限将至)(7)

图源网络

之后,抗日战争爆发,聂荣臻被调往抗日的最前线-------雁北地区,聂荣臻深知己方装备落后,无法与日军进行正面对战,于是与林彪同率部队展开运动伏击战。在平型关完成了对板垣师团的伏击,创造了抗战以来的第一个大胜-------平型关大捷,由此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在平型关大捷后,聂荣臻率部来到了晋察冀交界地带,在此地建立第一个敌后根据地,并通过发动军民联合,村村相连,将根据地不断地扩大,成为了嵌入日军咽喉的一根毒刺。

1940年,百团大战爆发,聂荣臻指挥晋察冀根据地四十个团参与战斗,历时百日歼敌万余,缴获武器无数,一战将日军精锐消灭大半,为之后的反攻奠定基础。

如此意气风发的聂将军,被伟人称赞:

“五台山,前有鲁智深,今有聂荣臻,聂荣臻就是新的鲁智深。”

由此可见,伟人对于聂荣臻将军的喜爱与肯定。

93岁聂荣臻预感大限将至(93岁聂荣臻预感大限将至)(8)

百团大战

1945年抗战胜利后,党中央急需建立东北根据地,聂荣臻再次临危受命,从为数不多的晋察冀部队中分兵十万入驻东北地区,援助东北根据地建设。

同年下旬,蒋介石派傅作义进犯晋察冀,聂荣臻不惧生死,率部与之激战,一役歼敌一万有余,正面挫败了傅作义正盛的兵锋。

93岁聂荣臻预感大限将至(93岁聂荣臻预感大限将至)(9)

傅作义

1946年解放战争正式爆发,为确保东北地区解放军势力发展,聂荣臻率晋察冀所部死守东北关口,坚决不放一支华北国军入东北,在东北的大作战计划下甘做绿叶,其胸怀大局的能力让人钦佩。

最终,在聂荣臻的晋察冀一部掩护下,便有了百万大军出关的盛景,之后聂荣臻率部配合与东北野战军合军一处,共同展开了解放军的反攻之势,一举解放了大半中国。

古道周公瑾火烧赤壁之风发,今言聂荣臻晋冀死战之意气,聂帅的军旅生涯堪称“意气风发”四字。

93岁聂荣臻预感大限将至(93岁聂荣臻预感大限将至)(10)

聂荣臻

建国而稳:功在千秋,“三事”言忠

解放战争末期,乾坤已定,在1949年时,新中国准备在北京进行开国大典,刚从战场上下来的聂荣臻被授命为开国阅兵总指挥。

聂荣臻得到授命后,一刻也不敢懈怠,当即开始对检阅部队的训练,其中包括仪仗的制定以及方阵的规划。

“这是建国后的第一次阅兵,全国人民都在看着我们,还有外国客人也会参加。”

这是聂荣臻对受阅将士所说的话,也是对自己所说的话,为了开国阅兵,聂荣臻日复一日地操劳着,亲自带队进行训练,连休息都已经完全顾不上。

最终,10月1日时,聂荣臻坐在指挥车上,带领着一万名雄壮的受阅军士从天安门前走过,让中内外看到了解放军的威武英姿。此举深得伟人与各将领的称赞。

93岁聂荣臻预感大限将至(93岁聂荣臻预感大限将至)(11)

聂荣臻

1955年的授勋仪式上,聂荣臻被光荣地授予元帅勋章,实至名归成为一代名帅。

但被授衔后的聂荣臻并没有因此停歇,他一人身兼六职:华北军区司令员、北京市长、副总参谋长、北京军管委主任、平津卫戍区司令员、华北局第三书记。

繁多的政务开始一点点消耗着聂帅的健康,在几次外出视察时,聂帅都一度晕厥,让大家都对其身体开始担忧了起来。

最终在一次国防工程的视察昏倒后,医院方面查出了聂帅已患多病:不仅有高血压, 而且还有心脏病,以及胃肠功能紊乱、糖尿病等多种病状。

这使得同志们都阻止聂帅再工作了,让他积极休养,但时值国内各重大科研工程的讨论阶段,聂帅不顾众人反对,又一次奔赴到了工作一线。

由于聂荣臻曾在年轻时留学海外,他深知科研工作对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性,在这样的觉悟下,兼任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的聂荣臻,亲自出面组建了火箭、原子能、飞机、舰艇、电子设备等国防科技研究院所,培养了一大批有质量的科技人才。

93岁聂荣臻预感大限将至(93岁聂荣臻预感大限将至)(12)

聂荣臻(中)

但由于“三年自然灾害”的影响,不少已经提上日程的工程都纷纷停止,聂荣臻看在眼中急在心里,在他不断地努力和研讨下,最终保住了大国利器----两弹一勋工程。

这使得我国在最困难的日子里,研发出了原子弹、氢弹等利器,在国际上彻底站稳了脚跟,可谓功在千秋之伟业。

之后,聂荣臻一直致力于国内各行业发展,在那段动荡年代,确保了多个部门的正常运作,也保证了国家的运作。

但也是在这样高压工作下,聂帅的身体开始一日不复一日,疾病开始让他有些难以支撑手头上的工作,这让聂帅也终于有了些许时间关注自己,但看着围着自己转悠的医务工作者,他还是忍不住打趣道:

“人生70而拐,80而车。我最深刻的体会就是,人过了70岁,行动就离不开拐杖了,过了80岁,就离不开轮椅了。”

众人无不夸赞聂帅的幽默,但也为聂荣臻的身体担忧了起来。而面对大家的担忧,聂荣臻又一次“调皮”道:

“我没想到我能活这么久,已经很幸运了,现在去见马克思也是死而无憾了!”

这也惹得众人一阵大笑,舒缓了担忧的气氛。

93岁聂荣臻预感大限将至(93岁聂荣臻预感大限将至)(13)

图源网络

然而,聂荣臻自己还是很清楚自己的病情的,他深知自己或许真已是“大限将至”,于是便将秘书叫到了身前,嘱咐其第一件事

“我想在房间里挂上毛主席的画像”

伟人是聂荣臻这辈子最崇拜的人,1976年伟人的过世,让聂荣臻一度食不下咽、寝食难安,如今自己得以空闲在家,很想再一瞻伟人风采。

秘书当即点头照办,找来了两幅毛主席的画像,一副是伟人独画,一副是伟人与聂荣臻众人的合画。

聂荣臻当即选择了伟人的独画,对秘书说道:

“这张照片,我的像比毛主席的大,而且罗帅和贺帅的像看不清。另外如果要挂集体照的话,那毛主席必须要在显眼突出的位置,他是所有人的领袖。”

因此,无论是在聂荣臻家中,还是在其病房内,都挂着一幅伟人的画像,聂帅有时会盯着画像不发一言,好似一种无声的沟通,如此地景仰让众人都为之感动。

93岁聂荣臻预感大限将至(93岁聂荣臻预感大限将至)(14)

毛主席

而后,聂荣臻又向秘书交代了第二件事

“一定要关照彭真的病情!”

彭真是聂帅的老搭档,从抗战到建国,二人都一直通力合作,其关系可谓亲密无间,如今二人都已高龄,身体也一日不复一日,相见已十分困难,只能托人带去关怀与关心了。

秘书点头答应,当即带着人去探望彭真,将聂帅的关心关怀一并带到:

“现在出版的书籍太多,同一件事情,世人皆有不同看法,还是任人评说吧。”

这句话看似是让彭真好好养病,但其实也是自己在交代后事,这让一旁的秘书也是暗自神伤。

而聂帅交代的第三件事,则是在1992年时,聂帅因心力衰竭再次入院,或许是知道大限已到。

聂帅虚弱地对秘书说道:

“找台录音机,要留遗言。”

93岁聂荣臻预感大限将至(93岁聂荣臻预感大限将至)(15)

留声机

秘书来不及难受,赶忙寻来了一台录音机放在了聂帅床前,只见聂帅拿过录音器,用最后的力气断断续续地说道:

“我已经93岁了,入党也70年了。期间从未脱离党的岗位,始终在为国家和人民奋斗。虽然期间没做过大的贡献,但只要党交给的任务,我都是坚决完成。我坚信党的领导是正确的,更相信改革开放能带领国家走上繁荣富强的道路。”

此言让一旁的众人无不落泪,秘书含着泪光安慰聂帅,说一定可以挺过去的,但聂帅摇了摇头,又继续说道:

“现在的我行将归去,心中却还有不少的话要说……希望全军能在中央军委的领导下,进一步巩固国防,守护和平。”

其言感深刻,感人肺腑,令人垂泪,无不致敬聂帅之忠伟。

93岁聂荣臻预感大限将至(93岁聂荣臻预感大限将至)(16)

聂荣臻

聂荣臻元帅的一生都奔赴在革命的浪潮之中,数次临危受命,也数次救国为难,是他帮助祖国走向更高的顶峰,走上前途伟亮的大道。

一代名帅聂荣臻,值得我们每一个人铭记,其功伟永世长存!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