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评弹演出特点(从莺莺拜月到青花瓷)

#苏州评弹版青花瓷有多好听#

一、

2020年疫情爆发,一名唱“苏州评弹”的85后青年,线下演出全部停掉,没有一分钱进账,每月还要还车贷房贷,绝望之下,他走上了一条浴火重生的道路。

这名青年叫魏山,生于1988年,是一名苏州评弹演员。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苏州评弹”,其历史悠久,起源于宋代说话伎艺,盛行于清朝乾隆年间,近代传入上海滩,一时风头无两,涌现出很多评弹大师,其中影响力最大的要数蒋月泉大师的“蒋调”了。

35岁的魏山,就是蒋大师的嫡系传人之一。

魏山出生在苏州的一个评弹世家,父母、外婆都是专业评弹演员,还没降临人间,就已经在娘胎里听了十个月的评弹。

用他自己的话说,他生来就是唱苏州评弹的。

初二那年,魏山考入评弹学校,学习基本功。毕业后,他拜了上海评弹团一级演员王玉立、庞婷婷为师,学习传统长篇《龙凤璧》《玉蜻蜓》。

两位老师都是蒋月泉大师的嫡系传人,从辈分上来讲,魏山是蒋月泉的第四代嫡系传人。

苏州评弹演出特点(从莺莺拜月到青花瓷)(1)

出师后,魏山加入苏州当地的剧团,端上了铁饭碗,正式开始了评弹演员之路。

一开始,魏山这口饭吃得还挺香。

在剧团不仅有工资和演出费可以拿,还可以随团四处走,日子过得不要太逍遥。

2010年,22岁的魏山决定离开剧团。

二、

魏山离开剧团,有很多原因,最重要一点就是收入不稳定,基本工资只有1000多块钱,连生活费都不够,更不用说以后要结婚生子,要还车贷房贷了。

扔掉这个铁饭碗后,魏山曾经组建了自己的工作室,还开茶楼。2014年,26岁的魏山娶了一个会唱评弹的妻子。

小师妹名叫袁梦,与魏山在同一个评弹学校学习,比魏山小三届。

袁梦没经过剧团的“摧残”,毕业后就遇见了正在寻找搭档的魏山。两人合作一拍即合,越唱越合拍,事业 爱情,就这样有机结合到一起了。

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再加上两人心意相通,茶楼干得是蒸蒸日上。

这样的日子过了四年,后来因为一些原因,停掉了茶楼,二人开始四处商演,过上了漂泊无依的日子。不过仗着两人有手艺,养家糊口不是问题。

苏州评弹演出特点(从莺莺拜月到青花瓷)(2)

当时郑州有一个老板很喜欢魏山,魏山还在剧团时这老板就是他的铁粉。后来两人签订了一份长达十年的合同,从那时开始,魏山就郑州苏州两头跑。

可一场突如其来的意外,让魏山的人生发生了剧变。

三、

2020年,忽然之间,新冠疫情,像洪水猛兽般呼啸而来。

无数人的生活被强行按下了暂停键,魏山的线下演出被全部停掉,自己也被困在郑州,哪儿都去不了。

银行卡上的余额,越来越少,还贷的信息接踵而来,那是魏山人生的“至暗时刻”。

因为疫情影响,直到2021年底,魏山的线下演出仍然没有起色,坐吃山空的阴霾一直笼罩着他。

当时他看到很多人在抖音直播时,想着自己也没有事做,也想上来试一试。

因为毫无直播经验, 魏山的第一次直播观看人数寥寥无几,唯一给他刷了两毛钱礼物的人,还是他的同学。

直播结束后,魏山发现后台收益只有一毛八,满怀期待的他像是一个泄了气的皮球。

但,没有演出,还要还贷,不直播,还能干什么呢?

他拿起纸笔,开始研究其他人的直播技巧,学会了叫“家人们”“举起你们的小手给我点点赞”等直播话术。

几个月后,到2022年2月19日,魏山用艺名“小胡子”,袁梦用艺名“梦梦子”,两人重新开始直播。

苏州评弹演出特点(从莺莺拜月到青花瓷)(3)

这一次,他们穿起了长衫旗袍、置备了直播用的补光灯,也布置了直播现场。在开始直播前,他们还在朋友圈做了宣传,做好了放手一搏的准备。

这次直播效果不错,虽然稳定观众只有五六十人,但很多人在公屏打出“好听”,对小两口的才艺表示肯定,这是最令他们高兴的。

两个小时直播,收益不到200元,虽然钱不多,但他们很高兴,毕竟这是疫情期间唯一的收入来源。

苏州评弹演出特点(从莺莺拜月到青花瓷)(4)

在那之后,魏山每天坚持直播。直播间的人数也从两位数、变成三位数、再到巅峰时期最多有9000多人。

唯一一个遗憾就是,那天只差12人,直播间人气就能破万了。

好在,后来疫情有所缓解,魏山线下演出又能继续了。于是,他白天在酒楼给人做商演,晚上回到家再直播。如果白天不忙,一天还能直播两场。

一开始,魏山多是演唱一些经典的评弹唱段,像《白蛇传·许仙哭容》《剑阁闻铃》《林冲踏雪》《莺莺拜月》《黛玉葬花》等等。

苏州评弹演出特点(从莺莺拜月到青花瓷)(5)

对于60多岁的老人,他们都表示很好听,但很多年轻人就表示有点听不懂了。

魏山对此一直很苦恼,突然有一天,他想出了一个好办法。

四、

既然苏州评弹是古风古韵,那么与中国风的歌曲岂不是绝配?

想到这里,魏山开始兴奋起来。

从那时开始,除了在直播间演唱传统的评弹选段,魏山还开始用评弹技巧演唱一些流行歌曲。像热门歌曲《大鱼》《赤伶》,还有周杰伦的《青花瓷》《兰亭集序》等等,甚至还改编过凤凰传奇的《荷塘月色》。

苏州评弹演出特点(从莺莺拜月到青花瓷)(6)

这种“老歌新唱”的方式效果很不错,很多00后甚至把这里当成了点歌台,在公屏打出自己想听的歌曲。

在此之前,很多年轻人根本没有接触过苏州评弹,更不知道还有这样一门非遗文化。但在魏山的直播间,通过“老歌新唱”的方式,让这些年轻人对苏州评弹产生兴趣,这让魏山很欣慰。

甚至有一些音乐专业的学生,他们希望用苏州评弹的发声和咬字技巧,跟自己的专业进行融合。

从此,魏山通过直播传承苏州评弹的想法,更加坚定。

如今,传统文化日益没落,很大原因就是传承者无法靠手艺养活自己。疫情来临后,很多线下演出难以为继,更是加剧了这种现象。

很多“非遗传承人”也开始寻求变通,拥抱互联网,选择利用线上直播,代替传统线下演出。

因为线上直播,不受疫情影响,不仅能带来不错的收益,还能更好地推广这些“小众非遗曲艺项目”。

因此,在疫情再次反扑的“危机”来临之际,有了直播经验的魏山“危中取机”,再次重整旗鼓,彻底把抖音直播这件事稳定下来,当成一个固定的事业来做。

这挺好。想想也是,像“苏州评弹”这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的祖先几百年来开创、沿袭、革新,浸泡了无数人血泪汗水的中华文化瑰宝,有志气的炎黄子孙一定不能眼睁睁看着它失传,而应顺应时代、奋起直追、有所作为!

当然了,传承“非遗”的同时也要让我们的“小众传承人”得到善待,丰衣足食,不能因为传承“非遗”而饿死传承人。这种情况下“小众传承人”拥抱新平台,与时俱进,一举多得,特别的难能可贵!

本文作者:万小刀,写明星、写八卦,有凭有据;形象正、影子斜,皆由自取,欢迎关注@万小刀 头条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