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种测光模式图解 别装其实都一样

有鉴于我一周多没有新文章了,我就发表一篇比较“震撼”一点的,以飨读者。

大概率很多人看到了会很沮丧,甚至愤怒,因为我又把他们吃饭的饭碗砸掉了。我倒是觉得很痛快,这些人祸国殃民已久,必须正本清源了!好了,废话少说,我们开始吧!

有的时候,我也懒得罗里吧嗦地讲一些基本的道理,我会冲动一点,把一些比较深刻的知识阐述一下。如果你看不懂或者有些不懂“大道至简”里面谈到的东西,请你退回一格,认真学习“略识之无”系列,如果你对于“略识之无”还是一知半解,再退一格,认真学习“有点追求”系列。如果你连“有点追求”也看不懂,那么赶紧的,趁着还值几个钱,把相机处理给二手收购商。

为了深刻认识测光模式,我们先温习一下相机说明书。下面是佳能IDx MarkII相机说明书内容,讲的很简单。其他牌子的相机,基本上都能对应,而且符号都差不多,工作模式也是一模一样!

通常有四种测光模式:

四种测光模式图解 别装其实都一样(1)

相机的测光模式

每种模式对应的工作原理是:

四种测光模式图解 别装其实都一样(2)

测光模式的符号和详细解释

四种测光模式图解 别装其实都一样(3)

测光模式的符号和详细解释

这下好了,拍照有拍照模式,什么光圈优先、快门优先之类的;之后还要有对焦模式,什么单次对焦,连续对焦之类的;现在再来一个测光模式,还有四种,照相是一个这么复杂的操作呀?!难怪江湖上这么多人甚嚣尘世,一套一套地给你讲,云山雾罩,是不是有点晕?!

其实,这种测光模式有用,其实也没有用。说它有用,就是当你不会后期直接出片时,确实有点用。但是如果你会后期,在当今的数码相机的时代,测光模式就几乎没有什么作用了,用一个就行了。为什么?且听我慢慢道来!

你拍照,是用来记录场景,需要正确的曝光。你可以采用任何测光模式,甚至是采用很冷门的测光模式(我们上面没有提到的,你的NB相机独特具有的),你都不能改变现场的光比。对于同一个场景,改变测光模式实际上是让相机进行不同侧重点的曝光,从而产生了不同亮度的画面,但是绝对不能改变画面中不同地方的光比,因为光比是客观存在的。(仔细想想,这个需要费一点神来理解)

我们知道,不同的测光模式不能改变光比,但是对于同一个场景,不同测光模式的曝光亮度是不同的。而后期——就以ACR这个软件来说——可以对于曝光进行±5档的调整,也就是说,在后期可以进行10档的亮度调剂。这样,只要你在拍照的时候,不过分过曝,不过分欠曝(现在的数码相机,想做到过分过曝或者过分欠曝还真的不容易),你就可以在后期对于画面进行10档的亮度调整,从而提亮你需要提亮的,压暗你需要压暗的。

于是我们得出的结论是,我们只要把现场的记录不死白、不死黑(小的局部没有关系),我们就可以在后期任意调整亮度,从而实现前期各种测光模式的作用。

(为了透彻认识测光,我们先这么说着。其实正确的曝光对于画面的清晰度是非常重要的,这个以后再说。)

四种测光模式图解 别装其实都一样(4)

点测光在明亮背景下面的结果

这照片是点测光的,因为环境比较亮,所以如果采用其他的测光方式,会很容易造成人脸比较黑,如下图:

四种测光模式图解 别装其实都一样(5)

评价测光在明亮背景下的结果

但是,你可以先拍成上面这样,然后在后期加档1.5挡左右,就形成了前面一张图的效果。

你需要明白的是,并不是因为你点测光了,人脸就亮了,是因为你的点测光的结果比其他的测光的结果高出1.5档来曝光而让人的脸亮了。而这种增加1.5档曝光,在后期是非常容易的事情。

于是,我们是不是能够得出一个结论,在绝大部分情况下,注意,这里是绝大部分情况下,我们采用一种测光模式就行了?!

是的,是的,是的——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是的!是的!是的!

得出这个结论有什么用?当然有用,也就是说,你在拍摄的时候,遇到千变万化的场景,你都可以不用管相机的测光模式,使劲照就是了!是不是很简单了!

那么采用什么测光模式来应对千变万化的场景呢?很显然,点测光不行!其他的基本上都行,但是最好的是——“评价测光”模式!

下面都是评价测光模式拍的:

四种测光模式图解 别装其实都一样(6)

逆光的树叶

四种测光模式图解 别装其实都一样(7)

侧逆光

四种测光模式图解 别装其实都一样(8)

逆光

四种测光模式图解 别装其实都一样(9)

逆光加档

四种测光模式图解 别装其实都一样(10)

灯光下的顺光

四种测光模式图解 别装其实都一样(11)

顺光

四种测光模式图解 别装其实都一样(12)

侧光

有一些情况,比如在夜里或者室内对着灯拍摄,如果这盏灯占你的画幅比例比较大,用评价模式也是可以的。如果这盏灯占的画幅比例小,比如夜晚你举着相机对着天上照月亮,这时候用评价模式的话,亮部就会过曝,细节就丢失了,月亮上的坑坑洼洼也恢复不过来了。这个时候你应该减档曝光,如果你不知道减多少档,就用点测光吧。其实这也不成问题,现在的数码相机普遍是有实时显示的,所见即所得!本该使用点测光的时候,你采用评价测光,通过减档配合实时显示,几乎也能达到点测光的效果。

不用改变测光模式,让我们节省了一个步骤。这里面要提醒的是,你每次拍完,都要看一下拍照的结果,两秒的回放时间内人一下子就能看出是过曝了还是欠曝了,马上进行修正——进行加减档然后补一张。麻烦吗?不麻烦!这是应该有的操作。

不论你采用什么测光模式,照完了都要看一眼回放,这是正常的、良好的习惯!不要闭着眼睛使劲拍,拍完了回去一看都是黑乎乎或者白嚓嚓!前面提到的过曝、欠曝,都是指后期无法挽救的,能够后期处理的,很多时候就不用管了。

这里我们还要提一个知识点,就是焦点关联!我们看前面的那些图,测光的中心都是放在画面的中间的(通常情况下)。如果我拍照的时候,构图之后焦点不是画面中心呢?是不是也是围绕着你不在画面中心的焦点进行测光呢?

如果你设置了“点测量东”,那么就是始终围绕着你的焦点进行,不论你的焦点是在画面中心还是在画面的边缘。佳能只有高端的相机有这个功能(5D2都没有),sony的A7以上就具备这个功能,而据说尼康的什么相机都具有这个功能。所以你拿到相机,就要把“焦点关联”这个功能打开。

佳能有点坑人,但是用曝光锁是可以弥补的(佳能本身的算法也倾向于“点测联动”),但有的时候,关键的时刻一纵即逝,最好还是焦点关联上更快捷。

最后,我们必须说,我们没有否定任何一种测光模式,根据相应的场合匹配相应的测光模式对于直出非常关键。关键是你要明白的是,面对一个场景,测光模式的改变,最终影响的是曝光,而不能改变场景本身!而曝光量最直接的调整通过曝光的±档进行的。

比如,你用评价测光来照灯火阑珊的夜景,你就要根据效果进行加减档,而最好是用平均测光来进行拍摄,好在你已经上了三脚架,有大把的时间来做这些工作,况且都市夜景灯光太复杂,即使用平均测光模式也要不停滴看回放进行曝光调整。

好了,我们做一下总结。你没有必要来来回回地变测光模式,理论上可以用一个测光模式代替所有。相机最常用的测光模式应该是评价测光(相机说明书上都是这样说的)。同时,也不会因为你用了某种牛叉的测光模式而让画面更牛叉。还有一点要说明的是,欠曝一点或者过曝一点,理论上对于画质都是有损失的,最好是正常曝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