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人急得胡搲抓(把人急得胡搲抓)

有网友问了小编一个问题:

“舀”和“搲”有没有区别?

“舀”是普通话通用字

是指“用瓢、勺等取东西,多指流质物”

或者指“舀子,舀东西的器具”

而“搲”属于生僻字,方言中常见

并且“搲”字便通南北东西各种方言

但是意思却又不尽相同

今天我们就来谝一谝这个“搲”字

2020年有大把的时间宅家

春节一次宅四十多年

盛夏八月又宅了一个月

宅家日子如果不没事找事,大体上

就是为一天三顿或者两顿甚至一顿的饭打转

用焉耆俗话说就是

“一天到黑都在锅头上搲抓地呢”

把人急得胡搲抓(把人急得胡搲抓)(1)

搲抓,新疆方言音读为【wǎ zhuǎ】

这个词在新疆方言语境里有多重含义

其一是指“到处抓取、胡乱抓取”

如:“你再嫑胡搲抓,都拉乱了谁收拾呢?”

其二是指“做饭”,如:

“赶紧搲抓上些饭把他们打发走”

其三是指“忙活”,如:“老王最近

也不知道搲抓啥呢,看把他忙的”

其四是指“撕扯、撕搲”,如:

“两个人没说上两句

就搲抓到一块儿打起来了”

把人急得胡搲抓(把人急得胡搲抓)(2)

其五是指“焦急、心乱如麻”,如:

“我这忽儿心里头正搲抓呢,你再嫑添乱”

其六是指“搂抱抚摸”

此意上引申为“苟且”

如:“西门庆和潘金莲搲抓到一起了”

把人急得胡搲抓(把人急得胡搲抓)(3)

搲,普通话正音读为【wā】

是“以手捉物”的意思

方言音一般读【wǎ】

有“爬、舀、挽”等意思

编撰于宋代的字书《类篇》释为:

“搲,吴俗谓手爬物曰搲”

这说明至少到宋代

“搲”被认为是吴地一带的方言

把人急得胡搲抓(把人急得胡搲抓)(4)

而到了元代的杂剧《陈州粜米》中

就有:“他那边又搲了些米去了”的台词

所谓的“手捉物”

已经具体到“搲米”这个动作了

之后“搲”就在“手捉物”这个概念上

被不断引申,词义不断扩大

把人急得胡搲抓(把人急得胡搲抓)(5)

在新疆方言里,拿搲东西来说

这里的“搲”一般都读作四声【wà】

搲的一般都是固态的东西

比如搲米,搲抓饭,用勺子搲西瓜

把人急得胡搲抓(把人急得胡搲抓)(6)

而舀的一般都是液态的东西

比如舀水,舀汤饭等

米和面这两样东西在干的时候

都是用“搲”来取出放到盆里做饭的

但是当“生米做成熟饭”后

这个“米饭”可“舀”也可“搲”

但是“面条、面片”就只能“舀、捞”

而不能够“搲”了

但是不论是“搲”还是“舀”

都是指向内抓取,而不是向外抓取

把人急得胡搲抓(把人急得胡搲抓)(7)

新疆焉耆方言把攀爬时抓住

或者扶住的动作也叫“搲”【wǎ】

如:“老王搲住阳台上的防护栏边边儿

爬到隔壁去了”

把人急得胡搲抓(把人急得胡搲抓)(8)

“搲”在上海话中读“wō”

也是手指抓物的意思

组成的词语非常有趣:“搲空”(抓不到)

“搲死空”(梦想落空)

“搲拉勿出”(憋屈难言)

“搲尿搲污”(尽心伺候)

“搲肠食落”(饿的发慌)等等

“搲”在广东话里的含义也很丰富

有“抓”的意思,如“俾猫搲亲”

有“敛”的意思,如“搲银”(敛财)

有“扒”的意思,如“搲开胸口”(敞开胸)等

把人急得胡搲抓(把人急得胡搲抓)(9)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