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行天下之陶瓷篇(瓷友之家第①期)

1.青花

瓷器釉彩名。白底蓝花瓷器的专称。

瓷行天下之陶瓷篇(瓷友之家第①期)(1)

2.斗彩

是一种以釉下青花、釉里红和釉上多种彩结合而成的品种。

瓷行天下之陶瓷篇(瓷友之家第①期)(2)

3.釉里红

又名釉下红,起源于宋代均窑的紫红斑釉。

瓷行天下之陶瓷篇(瓷友之家第①期)(3)

4.粉彩

也叫“古彩”,是釉上(在瓷胎上)彩绘经低温烧成的彩绘方法,以粉彩为主要装饰手法。

瓷行天下之陶瓷篇(瓷友之家第①期)(4)

5.新彩

旧称洋采,出现于清末,是从国外引入的一种陶瓷装饰方法。

这种颜料色彩纯正鲜艳,是一种低温釉上彩绘颜料(烧成温度约600℃—900℃)由铜、铁、锡、锰、钴等多种不同金属氧化物制成。颜色极为丰富,其中部分红色系列的颜色中含有黄金。

瓷行天下之陶瓷篇(瓷友之家第①期)(5)

6.颜色釉

是用含有着色金属元素的原料配制的呈色优美的釉料。

瓷行天下之陶瓷篇(瓷友之家第①期)(6)

7.综合彩

是采用多种技法相结合的一种新的装饰形式。

瓷行天下之陶瓷篇(瓷友之家第①期)(7)

8.玲珑瓷

青花玲珑瓷是在明宣德年间镂空工艺的基础上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

瓷行天下之陶瓷篇(瓷友之家第①期)(8)

9.唐三彩

指在同一器物上,黄、绿、白或黄、绿、蓝、赭、黑等基本釉色同时交错使用,“三彩”是多彩的意思,并不专指三种颜色。

瓷行天下之陶瓷篇(瓷友之家第①期)(9)

陶瓷术语

1.雕瓷:经过雕刻的花纹凸起的瓷器。

瓷行天下之陶瓷篇(瓷友之家第①期)(10)

2.刻瓷: 采用钻石刻刀刻划阴花纹的瓷器。

瓷行天下之陶瓷篇(瓷友之家第①期)(11)

3.开光: 在单色釉或密绘的几个部分留有似窗口(长方型、菱形、圆形等)的白地,在白地内再施以绘画称为“开光”。

4.开片在单色釉瓷器的釉上出现或粗或细、或长或短的裂纹,是窑工为美化瓷器而故意制作的。带有开片的釉料是一种专门的配方,既瓷器烧成后,在逐步降温和出窑后,因胎釉收缩不同步而形成的裂纹。

瓷行天下之陶瓷篇(瓷友之家第①期)(12)

5.冷纹:在单色釉或彩绘瓷器的釉上出现的短而极少的裂纹,是因受冷空气袭击自然形成。

6.鱼子纹:在单色釉瓷器表上出现级细碎又很像鱼子的裂纹,这也是窑工为了美化瓷器而制作的。

7.火石红:又称为窑红、黄溢子、黄衣子或火石釉,指古代瓷器特别是元代与明代以来景德镇瓷器和龙泉窑瓷器露胎处显现橘红色或橙黄色的现象。

8.沙底:瓷器不上釉而露胎的底部。

瓷行天下之陶瓷篇(瓷友之家第①期)(13)

9.刀切底:足部是方棱,如刀切一样。

10.泥鳅背:足部是圆形,如泥鳅背一样,主要见于雍正朝前后。

11.翻身:指瓷器的底部。

12.支钉:其状呈山字形、上尖下圆,在圆形垫饼上有不同数量的支钉,也有只有一个支钉的。用支钉支烧的瓷器,底部都留有细小支钉烧痕。

瓷行天下之陶瓷篇(瓷友之家第①期)(14)

13.淡描:双笔描绘的花纹,双描轮廓,一般多见于青花器。

14.彩头:指彩色。

15.蚯蚓走泥纹:瓷釉上出现像蚯蚓在泥中行走过的痕迹,宋钧窑有此纹。

16.金丝铁线:瓷器上的纹片(宋哥窑纹)有的是黄色,称之为金丝,有的是黑色.称之为铁线。

瓷行天下之陶瓷篇(瓷友之家第①期)(15)

17.紫口铁足:瓷器口部是酱紫色,足部是黑色,是宋哥窑器的特点。

18.奶釉:白釉的色泽像牛奶一般丰润,特指宋定窑瓷器。

19.裹足釉:瓷釉包足,足部不露胎,一般为支钉烧法。

20.垂釉:瓷釉流垂到足边,像浓液下垂的形状,一般表现在郎窑红,宋代有一种黑釉碗也有此现象。

瓷行天下之陶瓷篇(瓷友之家第①期)(16)

21.缩釉:瓷器烧造时由于胎病使瓷釉收缩出现小洞的露胎现象。

22.串烟:即烟熏,又称 “吃烟”“吸烟”, 指陶瓷器烧造时受烟熏,在釉的局部或全部呈现灰黑、褐色斑点的缺陷。

23.鬃眼:与缩釉相似,但洞更小一些,如针眼一般。

24橘皮釉:瓷器釉面凸凹不平如橘皮一般。

瓷行天下之陶瓷篇(瓷友之家第①期)(17)

25.浪荡釉:又称波浪釉,瓷釉像波浪荡漾一般。

26.吐沫釉:烧造时器身釉内产生像吐沫一样的小气泡。

27.珍珠釉:高温色釉中的特殊品种,具有淡雅素净,颗粒凸起的艺术效果。

28.荞面地:瓷釉表面烧造时从胎骨中发泛的极密极小的黑点,与和好的荞麦面的黑点极相似。

瓷行天下之陶瓷篇(瓷友之家第①期)(18)

29.灯草口:单色釉瓷器由于口沿釉薄出现的像灯草一样很窄的白边。

30.苍蝇翅:郎窑绿釉的片纹内间断有一片一片的银色闪光,很像苍蝇翅。

31.糟坑:窑变一类的瓷釉,开片很细碎,使用年久后,有的开片内的小釉块间断脱落下来,形成遍身的糟坑。

32.崩:口部或足部有碰伤但尚没有出现裂纹称为“崩”。

瓷行天下之陶瓷篇(瓷友之家第①期)(19)

33.锦皮光亮:对于年代久远的艺术性较高、彩釉鲜艳且不伤彩、不伤釉的器物的一种赞语。

34.水淋:比喻釉彩的光泽,好象刚刚用水淋过一样。

35.火光:新瓷或库出的旧瓷因为没有经过一定时期的受旧程度,光亮十足,常用此语做比喻。

36.火头:比喻釉彩很鲜艳或纹饰很热闹。

瓷行天下之陶瓷篇(瓷友之家第①期)(20)

37.素烧:需要二次烧成的陶瓷器,既先入窑以低温750-950度将器坯烧一次,称为素烧。

38.涩圈:瓷坯叠烧前先将器物内心刮去一圈釉,无釉处既称“涩圈”。流行于金代和元代时期。

瓷行天下之陶瓷篇(瓷友之家第①期)(21)

39.火照:烧窑时用以检验窑内温度和坯件成熟情况的一种试片。

40.反瓷:没有上釉的瓷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