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鸣一词在古代诗词中有何说法(关于鹿鸣的解释和特征)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呈筐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行。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我有嘉宾,德音孔昭。视民不恌,君子是则是效。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呦呦鹿鸣,食野之芩。我有嘉宾,鼓瑟鼓琴。鼓瑟鼓琴,和乐且湛。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鹿鸣·小雅》

鹿鸣一词在古代诗词中有何说法(关于鹿鸣的解释和特征)(1)

《鹿鸣》这首诗中的主人可能是周天子,也可能是诸侯王公。为了更好地理解这首诗,我们可把主人视作周天子。

《毛诗序》这样解释《鹿鸣》:燕群臣嘉宾也。既饮食之,又实币帛筐篚,以将其厚意,然后忠臣嘉宾得尽其心矣。

燕,通宴。币帛,财物,筐篚,帝王厚赐的物品。

《鹿鸣》这首诗写的是周天子宴请群臣和嘉宾。在这个宴会上不仅有吃有喝,还会收到周天子用以表达其深情厚谊而馈赠的礼物,从而使忠心的臣子和嘉宾都心满意足。

鹿鸣一词在古代诗词中有何说法(关于鹿鸣的解释和特征)(2)

孔颖达在《毛诗正义》里这样解释:“鹿得蓱,呦呦然鸣而相呼,恳诚发乎中”。鹿吃到了苹草,高兴地呼唤着,表达的是一份诚恳真挚之情。

陆贾《新语·道基篇》:“鹿鸣以仁求其群”。鹿鸣表达的是用仁爱之心寻找朋友。

刘向《楚词·七谏》:“鹿鸣求其友”。鹿用鸣叫寻找自己的朋友。

从上面的解释可看出,对《鹿鸣》这部作品的解释,后来就不仅仅是围绕着作品本身,已经引伸到了交友层面。人们在宴会上的推杯换盏中、在相谈甚欢中能够找到自己的好友,能够找到懂得自己的人,这些彼此之间的快乐,比吃饭和喝酒更为重要。

鹿鸣宴表达的不仅是主人的一份深情厚谊,同时表明了愿与你交往的真诚之心。

鹿鸣一词在古代诗词中有何说法(关于鹿鸣的解释和特征)(3)

《鹿鸣》出自小雅,而雅是贵族创作和享用的,所以《鹿鸣》在创作上比《关雎》和《子衿》要严谨。

比如,《鹿鸣》中有韵脚的应和,也就是有了押韵的句子。“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我有嘉宾,德音孔昭”这句中“蒿”和“昭”的韵脚都是ao;“视民不恌,君子是则是效“中”恌“和”效“韵脚都是iao;”呦呦鹿鸣,食野之芩。我有嘉宾,鼓瑟鼓琴“中”芩“和”琴“的韵脚都是in。这些韵脚的出现使得《鹿鸣》在语音的编织上、句子的安排上显得比《关雎》和《子衿》更为精致和精巧。

鹿鸣一词在古代诗词中有何说法(关于鹿鸣的解释和特征)(4)

中国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的屠呦呦女士,她名字中的“呦呦”就来自《鹿鸣》。不知是巧合还是命中注定,屠呦呦女士的突出贡献是发现了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死亡率的青蒿素,这个“蒿”字在《鹿鸣》的第二段也有出现”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屠呦呦这位女科学家的名字和成就好像与《鹿鸣》这部作品有了冥冥中的关联。

鹿鸣一词在古代诗词中有何说法(关于鹿鸣的解释和特征)(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