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决裂是哪年拍的(电影拍摄结束被称为)

电影决裂是哪年拍的(电影拍摄结束被称为)(1)

生活当中,我们常常可以在娱乐头条看到一些这样的标题,某某电影终于杀青!配图是剧组人员举行庆功宴的集体合照。于是我们知道,演员们完成了自己的表演工作,这个电影的拍摄部分已经完成了。

电影决裂是哪年拍的(电影拍摄结束被称为)(2)

▲比如近日杀青的由张爱玲小说改编的电影《第一炉香》

但是,"杀青"这个词,是怎么来的呢?它看上去和电影本身似乎毫无关系,而且,为什么是杀青,而不是杀红、杀白呢?今天,百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谈起"杀青"这个词,我们需要回到中国的先秦时代。那段时期,纸张还没有被发明出来,那人们是怎么书写的呢?答案就是,把字刻在竹片或者木片上,刻在竹子上的叫简,刻在木子上的叫牍,尺牍的牍。

电影决裂是哪年拍的(电影拍摄结束被称为)(3)

▲竹简(筮法)

竹子青青,却不好刻字。为什么?因为竹子本身是油质的,表面很光滑。古人于是想到一个办法,那就是用火烤掉竹片上的油。经过烘烤,竹青上的水分渗出来,变得干枯,再拿来刻字就会很稳。这种对竹子进行加工的过程,就是最开始的"杀青"。

电影决裂是哪年拍的(电影拍摄结束被称为)(4)

到了秦朝,人们开始用毛笔写字,此时,因为是用墨汁书写,写错可以随时用小刀刮掉,因此竹子表面常常被用来打草稿。当文人决心定稿,就会用刀片把竹子外层的青皮削去,再用墨书写在粗糙的竹白部分,这又是一种"杀青"。也正是在这里,"杀青"被赋予了最终定稿的含义。

电影决裂是哪年拍的(电影拍摄结束被称为)(5)

现代人推而广之,用"杀青"来形容影视作品拍摄完毕。一经"杀青",就意味着拍摄内容"定稿",不会再轻易修改了。

而与"杀青"相关的另一个词叫"汗青"。它所描述的,是竹子在烘烤过程中出水如汗的情景。很多朋友都能记起文天祥的千古名句——"留取丹心照汗青"。这里的"汗青"就是一种代指,说的是书稿、史册。

电影决裂是哪年拍的(电影拍摄结束被称为)(6)

有趣的是,用来"杀青"的竹简,还是中国最早的书籍形式。因竹简是长条形,一枚竹简通常可以写一行,用丝线或者牛皮条串联起不同竹简,就成为了一本书。孔子、老子的思想正是借由竹简传承下来,春秋时期"百家争鸣"的文化奇观中,竹简也是各家著书立说的主要载体。

电影决裂是哪年拍的(电影拍摄结束被称为)(7)

此外,古人口中的"学富五车",其实也是在说竹简。一个人的学识渊博到拥有五车之多的竹简,这是什么概念?有人粗略计算,一车竹简的内容含量大概和现代的一本书相匹配。无论真假,可以肯定的是,"学富五车"在现代绝不是一个人学习造诣的顶点。

电影决裂是哪年拍的(电影拍摄结束被称为)(8)

最后,竹简在中国历史上使用了多长时间呢?你可能猜到了,把竹简彻底打入冷宫的就是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由于难敌纸张便携、承载内容含量大等各种优势,竹简终于迎来不可避免的没落,但它仍顽强地与纸张并行了数百年,一直延续到东晋时代才被下令废止。2000余年的时间,竹简不仅是最早、也成了使用时间最长的书籍形式。

作家完成创作进入修改阶段也叫杀青,茶叶烘焙的第一步也叫杀青哦~~更多国学小知识,欢迎关注百听知道,让你成为更博学的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