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兵家庭优待金每年发多少(义务兵家庭优待金)

义务兵家庭优待金每年发多少(义务兵家庭优待金)(1)

义务兵家庭优待金,在义务兵两年的总体经济收益构成中,占比大,牵涉广,加上各地标准不一,所以争议也最大。本文就围绕义务兵家庭优待金的六件事,即“啥人有”、“啥人无”、“啥人发”、“啥标准”、“啥流程”和“啥人管”一一进行介绍,相信看完之后,大家一定不再为义务兵家庭优待金所困惑。

一、啥人有

顾名思义,所谓义务兵家庭优待金,就是依法统筹发给义务兵家庭的一笔优待金。

一是发放的对象,仅限于两年义务兵;

二是发放的对象,一般是义务兵家庭主要成员,而不是义务兵本人。

三是发放的对象,在特殊情况下,义务兵本人也可以领取,但需经义务兵本人申请,县级兵役机关核实同意。

义务兵家庭优待金每年发多少(义务兵家庭优待金)(2)

二,啥人没

一是义务兵家庭优待金,仅限于义务兵家庭,而直招士官、套改士官、军官、文职人员、军校学员的家庭都不在发放范围内。义务兵在服役期间提干、考入军校、提前选改为军士后,不再享受家庭优待金。

二是异地入伍,不享有义务兵家庭优待金。《军人抚恤优待条例》规定:“优待金由义务兵入伍时的户口所在地政府发给,非户口所在地入伍的义务兵,不予优待。”

举个例子。某部队义务兵小胡,广东省梅州市户籍,自小随父母在广东省河源市长大,并在河源市应征入伍。可是两年义务兵下来,小胡的父母却没有领到义务兵家庭优待金。

为什么呢?异地入伍的义务兵家庭之所以不享受优待金待遇,可以理解为异地入伍涉及优待金的负担问题,由于异地入伍的义务兵占用的不是户口所在地的征兵指标,因而,其户口所在地政府或者群众不应负担其家庭优待金。而该义务兵又不是入伍所在地的户口,故入伍所在地也不负担其家庭优待金。

三是故意隐瞒病史,或采取非法手段取得入伍资格被注销入伍手续的,以及因违法违纪或拒服兵役等原因被军队除名或开除军籍的义务兵不予发放。

举个例子。刘帅,男,汉族,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人,该同志2019年考入安徽某大学,2020年9月入伍,被分配至新疆军区某部服役。2020年9月17日到达部队后,次日该同志就表现出不适应,提出要离开部队。经部队及其家人多次思想教育和引导无效后,中共南疆军区纪律检查委员会于2020年11月6日对刘帅做出拒服兵役除名处理决定。按照相关规定,安徽某大学于2020年12月21日给予刘帅两年内不得复学的处理意见,相关部门做出处罚决定,其中包括取消其义务兵优待,按蜀山区当年义务兵家庭优待金的2倍46866元予以罚款。

义务兵家庭优待金每年发多少(义务兵家庭优待金)(3)

三、啥人发

一是户籍所在地入伍的义务兵,优待金统一由户籍所在地的退役军人事务局发放。

二是大学所在地入伍的义务兵,优待金统一由大学所在地的退役军人事务局发放。国家有明文规定,大学生在大学所在地入伍,不属于异地入伍范畴。依据为2012年11月8日民政部、总参谋部联合发出《关于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高校在校生优待问题的通知》。通知明确规定,大学生在学校所在地应征报名,入伍服役后,其家庭优待金由入学前户籍所在地发放改为学校所在地发放。

举个例子:小强和大海都是贵州凯里市户籍的同学,一起在天津读大学,2020年夏季又双双应征入伍,不同的是,小强回到户籍所在地凯里市应征入伍到广州,大海则留在天津的高校所在地应征入伍到西藏。2021年双方的父母分别收到了第一年的家庭优待金,小强的父母收到的是11747元,而大海的父母收到的是87708元。两人一年的差额就是75861元,两年下来差额将超过151922元。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两个原因。

一是发放城市不一样。小强的优待金是户籍所在地凯里市发放,2021年的标准是11747元;而大海的优待金是大学所在地天津市发放,2021年的标准是43854元。

二是入伍部队不一样。小强入伍部队虽然在一线城市,但只按普通标准11747元发放。大海入伍部队是西藏,属于高原艰苦地区,按43854元双倍标准发放。

义务兵家庭优待金每年发多少(义务兵家庭优待金)(4)

本期就先介绍上述三个啥,第二期会继续介绍另外三个啥:

啥标准:各个城市施行的标准;

啥流程:领取优待金的流程;

啥人管:没领到优待金,该找谁。

敬请期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