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os环境做raid(CentOS7使用6块盘做RAID5)

RAID简介

RAID即磁盘阵列,是由很多块独立的磁盘,组合成一个容量巨大的磁盘组,利用个别磁盘提供数据所产生加成效果提升整个磁盘系统效能。利用这项技术,将数据切割成许多区段,分别存放在各个硬盘上。

常见RAID类型

RAID 0

  • 优点:使用 n 块硬盘,即可拥有将近 n 倍的读写效能。
  • 缺点:数据安全性较低,同组数组中任一硬盘发生问题就会造成数据遗失。
  • 硬盘数量:最少 2 个

RAID 1

  • 优点:安全性依照数组里的实体硬盘数量倍数成长。
  • 缺点:空间利用率是所有 RAID 中最没有效率的。
  • 硬盘数量:最少 2 个。

RAID 5

  • 优点:兼顾空间利用率与安全性。
  • 缺点:需要额外的运算资源,仅能忍受 1 个硬盘损毁。
  • 硬盘数量:至少 3 个。

RAID 6

  • 优点:容错硬盘数量比 RAID 5 多 1块。
  • 缺点:运算量比 RAID 5 大、空间利用率比 RAID 5 低。
  • 硬盘数量:至少 4 个。

RAID实现方法

硬件实现方式是使用RAID卡,俗称“硬RAID”。这种卡使用方便可靠,把硬盘直接接入到阵列卡即可。另一种实现方式是使用软件方式实现。俗称“软RAID”。本篇文章就是使用软件方式实现RAID5

实验准备

1、准备6块规格一样大小的盘

2、操作系统是CentOS7

3、使用软件是mdadm

操作步骤:

第一步:安装mdadm工具

[root@localhost ~]# yum install mdadm

准备的盘分别是 /dev/sdb /dev/sdc /dev/sdd /dev/sde /dev/sdf /dev/sdg

第二步:先用5块盘做RAID5,剩下的一个盘做热备

[root@localhost ~]# mdadm -Cv /dev/md0 -l5 -n5 /dev/sdb /dev/sdc /dev/sde /dev/sdf /dev/sdg

说明:-l5 做RAID5

-n5 使用5块盘

查看相关磁盘信息

[root@localhost ~]# cat /proc/mdstat

centos环境做raid(CentOS7使用6块盘做RAID5)(1)

第三步:用剩下的一个盘做热备

[root@localhost ~]# mdadm /dev/md0 -a /dev/sdd

查看

[root@localhost ~]# mdadm -D /dev/md0

下面出现了spare 设备

centos环境做raid(CentOS7使用6块盘做RAID5)(2)

第四步:将热备盘 spare设备添加到RAID中

[root@localhost ~]# mdadm -G /dev/md0 -n6

第五步:格式化 /dev/md0

[root@localhost ~]# mkfs.xfs /dev/md0

然后挂载即可

第六步:做好的RAID添加到开机启动。

到把下面的添加到/etc/fstab 并保存

/dev/md0 /nas1 xfs defaults 0 0

总结:使用软件实现RAID功能是一种方便快捷的方式,也是一些小公司常用来做内部使用的存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