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求108个即将遗失的中华文明(一片甲骨惊天下)

探求108个即将遗失的中华文明(一片甲骨惊天下)(1)

一片甲骨惊天下。120年前,在安阳殷墟下沉睡3000多年的甲骨重见天日,犹如一道闪电划破天空,这个发现震惊了世界,更把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提前了1000年。经过几代中国学者的追求和探索,隐藏在神秘甲骨中的中华智慧和文明密码被一一破译,成为当今中华文化自信最坚实的基石。值甲骨文发现120周年之际,11月5日,大象新闻记者走进中国文字博物馆,带你探寻汉字源头,感受文字魅力。

走进中国文字博物馆,对汉字既熟悉又陌生

探求108个即将遗失的中华文明(一片甲骨惊天下)(2)

中国文字博物馆位于甲骨文的故乡河南省安阳市,走进其中,立马被四面巨大的文字浮雕板所包围,这些浮雕板展现了中国汉字的发展历程,诉说着中华文明的赓续不绝。在“一片甲骨惊天下”展馆,讲解员详细介绍了甲骨文发现的历史背景和背后故事。汉字是以象形为基础构造的,比如“日”“月”等,但有形的东西就这么一些,所以古人想出了第二种方法——会意,通过组合来表达意思。

探求108个即将遗失的中华文明(一片甲骨惊天下)(3)

“你看‘射’字,就像一张弓,一支箭,箭在弦上,就把这个字的意思表达出来了。”讲解员介绍。

听着讲解员的介绍,记者颇有感悟,感觉领会了会意字的“真谛”。看到“孙”字后,便自告奋勇进行解释:“像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用手摸着孙子的头,是吗?”讲解员听到后笑着解释:“其实,这是两个字的结合,左边是子,右边是幺,表示比子更小的后代,就是‘孙’字”。

探求108个即将遗失的中华文明(一片甲骨惊天下)(4)

作为天天使用的语言,我们对汉字的熟悉程度不言而喻,甲骨文作为汉字的起源,应该也能有个一知半解。但是,来到这里以后,很多人会发现熟悉的汉字竟然这么“陌生”。除了使用它,对汉字其实知之甚少,甚至一无所知。

“很多游客一开始觉得对汉字很了解,但来参观了之后发现什么都不会,所以在讲解中,大家都很认真的了解学习汉字背后的故事。”讲解员说。

参观整个文字博物馆,从“甲骨文”的诞生,到“仓颉造字”、再到文字的统一以及字体的演变,记者最大的感受就是汉字的博大精深和绵延不绝。

讲解员自豪地说:“从甲骨文开始,汉字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突破造字、书写、拼音化和信息化等重重危机,顽强延续到了今天并不断焕发新的活力。”

探求108个即将遗失的中华文明(一片甲骨惊天下)(5)

甲骨文释读,“一字万金”

整个博物馆内展示了很多有确切意义的甲骨文字,但这只是已知甲骨文的一小部分,很多文字的释义都是空白的。讲解员介绍,目前发现的甲骨数量,海内外约有16万片,共有单字4300多个。而甲骨文的释读工作非常艰难,虽经过120年来几代研究学者不断考证,目前取得共识的破译字也仅1300个左右,一大半字还不认识。

“目前还有3000多个没有解释出来的甲骨文单字,很多是有关人名地名的名词,不过还有一部分是亟需被破解的,这些文字有重大研究意义。”中国文字博物馆工作人员杨军辉说。

探求108个即将遗失的中华文明(一片甲骨惊天下)(6)

中国文字博物馆也曾发布“悬赏公告”,破译未释读的甲骨文并经专家委员会鉴定通过的研究成果,单字奖励10万元;对存争议甲骨文做出新的释读并经专家委员会鉴定通过的研究成果,单字奖励5万元,真可谓“一字万金”。

重赏之下,很多人跃跃欲试,但想获得10万奖金绝对不容易。对此,杨军辉解释说:“必须在形音义这三个方面,都拿出确凿的证据,而且能够在甲骨卜辞、古代文献和今天字音字义发展上对得上,这样才算一个合格的释读成果。”

甲骨文虽是汉字的起源,但作为远古文字,想要正确释读它的确切含义非常不容易。2018年,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青年研究员蒋玉斌,凭论文《释甲骨金文的“蠢”——兼论相关问题》,获一等奖奖金10万元,至今,仅他一人获此最高奖金。

探求108个即将遗失的中华文明(一片甲骨惊天下)(7)

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作为中华文明传承的载体和见证,甲骨文印证了中华民族一路前行的漫漫征程和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悠久历史。汉字所蕴含的文化感召力和民族向心力,为中华文明走向世界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成为今天中华民族文化自信最坚实的基石。

“在历史长河中,汉字系统以其稳定性和传承性,使得中华历史文化能够持续发展并保存完好的形态,中华文化精神才得以一以贯之、连绵不绝,至今熠熠生辉。”中国文字博物馆馆长黄德宽说。

探求108个即将遗失的中华文明(一片甲骨惊天下)(8)

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前不久刚在郑州落幕的第十二届“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来自五大洲105个国家的260多名外国师生,进行了一场汉语知识大竞赛。赛事进行中,赛事组委会安排这些参赛选手参观了中国文字博物馆,让他们进行了一场汉字的“时空之旅”,邂逅了汉字的“前世今生”。一片片甲骨也深深吸引了这群热爱汉语的孩子,来自莱索托的选手夏天说:“在这里了解了汉字的起源和发展,汉语真是太美妙了,我一定会更加努力地学习。”

1899年甲骨文的发现是中华文明乃至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甲骨文是汉字的源头,是千年中华文明的标志,对中华民族的影响意义深远。作为世界四大古文字之一,甲骨文也为推动世界文明进程作出了巨大贡献,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名录”,向世界证明了它的魅力。​​​​

来源:东方今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