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汉江诗配国画(红月亮诗画艺苑)

蟒蛇打不得

作者:周仁臣

渡汉江诗配国画(红月亮诗画艺苑)(1)

说起蟒蛇来,山村人对于它们并不陌生,可谓是,再熟悉不过的老朋友了。因为情况是这样的,它们有史以来,一直都是以捕杀老鼠为生,为人类社会保护粮食有功,人们怎么会忘记了人家的好处呢。谁也不愿意去无辜伤害它们的。再说了,哪里会有朋友折腾朋友的道理呢。

在山村人眼里,蟒蛇好像是同一物种,是没有长腿的,行动起来只能是,依靠自己腹下的肌肉收缩,来吃力地支撑完成的。人们都说,大块头家伙的叫蟒,小一些的为蛇。区分的标准是,形体在三米左右,粗细超过鹅蛋以上的,应该是蟒;形体在一两米,粗细与鸡蛋差不多的,一般都是称之为蛇。

山村里的蛇品种多样,大小不一,有少数的是毒蛇,大多数都是无毒蛇。人们都说,区别的标志为,有毒的蛇口中,清一色地长着尖尖的毒牙,凡是口中没有牙齿的,应该是无毒蛇。毒蛇也好,无毒蛇也罢,它们的体长与粗细,一般是没有什么区别的。

殊不知,千百年来,山村人对于蟒蛇,一直都是很友好的,都是觉得它们是有灵性的动物。为此,不少人家的佛堂之上,还供奉着它们的牌位,让其世世代代享受着香火。可是万万没想到的是,早在三十多年前的岁月里,山村里竟然是冒出来,一个喜欢打蛇的顽童。

无人不知,他的名字叫姜小全,人们都说,小全大概是,前生前世与其蟒蛇有什么过节,或者是说,不知何故与其结下了深仇大恨。为此,他自从呀呀学语、蹒跚学步开始,只要是见到了蟒蛇身影,不论是个头大小及其颜色怎么样,总会用木棒和石头,将其统统地打死。

当左邻右舍的老人,见到他的疯狂劣迹时,都会主动地上前劝说。好心人告诉他,蛇是有灵性的动物,更是人类的好朋友,没有伤害它们的理由。不曾想,小全生来倔脾气,听不得人们的好言相劝不说,还是蛮不在乎地反驳上了。说,“蛇没什么了不得,只是一根长虫而已,什么“蟒仙蛇精”,纯属迷信,更是骗人的把戏,我才不听那个邪。”

为此,他依然我行我素,每天都会照打不误。有句话说得好,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常穿袍子的,准能遇到亲家。常走夜路的,总会碰上了鬼魂。随着时间推移,喜欢打蛇的孩子,竟然是顺利地长大了。他在学校读书期间的节假日里,经常会跟随着左邻右舍小伙伴们,进山打柴挖野菜和捡蘑菇。

夏日炎炎的一个雷雨过后,小全与其五六个人,徒步走进了苇塘沟大里旺,在一片柞树林里捡蘑菇。突然间,他看见了一条灰褐色的大蛇,从脚下的一个石头缝里,“吱溜”地一声蹿了出来。好家伙,它的样子好凶猛呀,看上去,身长在两米多,足足有鹅蛋那么粗,一口尖尖的毒牙,还不时地向外吐出来一根带丫巴的长舌头。

小全俯下身子仔细地一看,哦!原来如此,它竟然是山村人,难得一见、山林中极为稀有的眼镜王蛇。看到了这个情景,小全对它产生了恐惧,自己自幼开始打蛇,亲手消灭掉的至少要有三五十条之多,可是从来没有见到这种凶猛无比的家伙。依仗着长期打蛇的胆子,他还是硬着头皮与其灰褐色的毒蛇,展开了一场搏斗撕杀。

令打蛇能手料想不到的,此蛇不仅是凶猛异常,更是身手敏捷,不但是一次次躲过了,他手上的镰刀和石头袭击外,身体还突然间拔地而起,好像是一条飞龙腾空站立,直接的向他扑了过来。此时此刻,打蛇高手简直是吓破了胆,从来没有想到的是,今天竟然是遇到了,这么厉害的毒蛇。

看到了如此凶猛的家伙,还等什么?三十六计,走为上计,硬撑着的话,毫无疑问,昔日的打蛇能手,今朝必然会命丧毒蛇之口。为此,小全掉头就逃。伙伴们见到了他如此这般狼狈,知道了事情不妙,他们的打蛇能手,这次应该是,遇到了真正的对手了。

毕竟是自己的伙伴,哪里会光看热闹,不出手相救之理?伙伴们有人在情况紧急之际,向他高声喊起来:“小全你别乱跑,要想躲过毒蛇追击,必须要边跑边拐弯。那样的话,蛇会出现自动缠绕,身体上会变成一盘的!”

听到了这个话,慌乱奔跑的小全,心中恍然大悟,对呀!大人们常说,当碰上了大蛇或者是毒蛇,发起进攻追击时,逃跑的时候,只要是在地上转圈圈,它们为了图省事,少跑冤枉路,会出现身体上缠绕在一起的情况。当它们的整个蛇头蛇身盘成一盘,便开始出现了跑不动了。

不曾想,这个办法虽然说是不错,可是不知道怎么回事,这个良策绝招对于身后的毒蛇,却是丝毫的不起作用,人家根本不上这个当。无论是跑大圈或者是绕小圈,统统的不起任何作用。看到了这么狡猾的毒蛇,伙伴们真是气坏了,他们一轰而上,手上的镰刀,外加刚刚捡起来的石头,一起上来迎战气势汹汹的毒蛇。

令人感到惊奇的是,这个看上去,凶猛无比、杀气腾腾的毒蛇,竟敢在光天化日之下,向人类主动地发起进攻,还是真的很有自知之明的。当它发现了五六个人,手持闪闪发光的利刃,外加一块块大石头,一齐刷刷地向它扑来,心知肚明自己的身体能力再大,也绝对不是人家的对手。只见它回过头来,“吱溜”一声过后,便麻利地钻进一个石洞里,逃之夭夭了。

伙伴们救下来小全,赶跑了毒蛇,取得了人蛇大战的胜利,心中不知有多高兴了。当大家都将其蘑菇,拣满筐篓过后,看看天色尚早,一轮红日还是高高的,挂在蓝蓝的天空之上。有人说,对面是座石头山,山上的石头洞多得很哟!那可是刺猬藏身之所,咱们何不趁此机会,来它一个搂草打兔子,顺便抓捕几只大刺猬回家。

此话有理,正合伙伴们心意。为此,大家都在山坡上一字排开,展开了拉网式搜索。对于每个大大小小的岩石洞,采取了严格的寻找,都想捉到几只大刺猬,好好地吃上一顿美味。此时的小全负责搜索最北边,当他走到一个大岩洞跟前,正准备用镰刀进去掏之际,突然间,从黑乎乎的洞里,又蹿出来一条大蛇来。

原本是个不怕蛇的人,面对近在咫尺的蛇却开始胆怯起来了。这条大蛇个头大得很不说,颜色极为特殊,可谓是色彩斑斓艳丽,浑身上下全部都由各种各样的圆圈构成,自己可是从来没有见到过,如此这般模样的大家伙。好在它没有刚才的那条蛇凶猛,会出现主动地向人发起攻击行为。

令小全感到欣慰的是,这条蛇个头与其刚才的差不多,但是模样不是很凶猛,口中好像没有毒牙,应该是一条无毒蛇。他心里合计,假如说,它要是主动离开了,我会放它一马的,现在的时间是抓捕刺猬,并不打算与蛇展开打斗。

正在他准备转身离去之时,脚下的大蛇突然间“刷刷地”站立起来了,拦住了小全的去路。从来不曾怕过蛇不说,并且是见到了必须要消灭掉的人,岂能害怕大蛇的挑战。面对站立在不足一米远的蛇,小全立刻接受挑战,将其手上的镰刀高高地举过头顶……

此时此刻,小全运足了浑身力气,他觉得大蛇看来是有点活得不耐烦了,今天应该是死期到了。说句实话吧,我只要是狠狠地一刀下去,它必然会出现“咔嚓”一声,身首分家、死于非命,做我的刀下之鬼。

不曾想的一幕出现了,大蛇并没有躲闪不说,口中还伸出来一条一尺多长的红舌头,随后又听到了“嘶嘶……”的声音,一条带丫巴的红舌头,还开始有节奏地转圈圈。感到好奇的小全,看到了之后,不知这个家伙在搞什么鬼名堂。

小全并无立即杀死它之心,他要想让蛇将其身上所有的奇招怪法,全部都用完之后再去收拾它。突然间,情况不妙了,小全开始觉得浑身上下发麻,胳膊上竟然是,一点劲儿都没有了。不好了,我是有点太小看它了,这个家伙看来是有些本领,它是在喷射毒液向我发起进攻。此举大概是人们常说的“蛇精作法术"吧!

时间在一分一秒中"突突突"走过,小全并未见到有什么毒液从蛇口中喷出。心存一丝幻想,自己的身体只是暂时麻醉而已,看上去,应该是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过去一会儿便自然消失。不曾想,小全又一次低估了蛇的能力,三两分钟过后,他便开始浑身上下,没有一丝气力不说,心脏的跳动,竟然是在一瞬间开始变慢,好像是,很快的要停下来似的……

令人难以想象中的情况出现了,他惊恐的发现,随之而来的是,大蛇口中的红舌头,仿佛是,旋转的速度越来越快,而他的心脏却是反其道而行之,越来越慢。紧接着,身体上便开始从上到下,神奇的凉了下来。再一次振作精神,望望对面的大蛇。哦!好家伙,真是越来越得意、越来越精神,一对黑溜溜小眼睛,那可是叽里咕噜的乱转。

此时此刻,大蛇精好像是,看到了自己的法术,在入侵者身体上,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它似乎是在说:"混小子啊,你现在尝到了我的厉害了吧,才知道马王爷头顶上,长得是三只眼。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小子可是没少打死我们的孩子,今天是你的死期,我要为被你打死的蛇报仇雪恨!”

面对着这条得意忘形的毒蛇,小全竟然是毫无办法,只是干着急、白瞪眼,没有半点还手之力。他心里明白,该死的大蛇,它到底是使用了什么魔法怪招,将我的身体紧紧地吸住了,好像是,它有传说中的“定身法术”,否则,我决不会出现这种情况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蛇的"法术”好像是,越来越大,对于他的攻击性越来越猛。小全突然间觉得眼前一黑、双腿细软,竟然是“咕咚”一声,老老实实地跪倒在地上。正在山坡上搜寻刺猬的伙伴们,见不到小全的身影,生怕它遇到了什么不测,纷纷的原路返回。

当伙伴们发现了这个情况,知道了他又次遭遇到毒蛇的袭击,五六个人急匆匆地赶过来施救。走到近前时,看到了小全不知何故,跪倒在地上,面对着一根花里胡哨的木棒子。不论是怎么呼喊,他总是不肯回应,整个人好像是一个雕像一般。大家都仔细地一瞧才知道,他面前哪里是根木棒子,分明是一条大蛇正在施法术,加害打蛇能手,欲将其置之死地而后快。

看到了这个可怕的一幕,伙伴们立即上前,有人挥动着镰刀,有人捡起来石头,一起向毒蛇发起进攻。大蛇王发现了援军到来,自知不是人类的对手,赶忙收回法术,俯下身子钻进石洞里不见踪影。伙伴们忙上前去扶小全,不曾想,他却是“咕咚”一声倒下,昏迷不醒、人事不知。

好在伙伴们还是略知一些施救办法,有人过来掐人中,还有人上前挠脚心,经过十几分钟的紧急救助,小全总算是逃离出鬼门关,又重新活过来了。此时此刻的他,第一感觉就是浑身无力,内心世界极为空虚,他非常的感谢伙伴们,如果不是你们大家的及时发现,采取了果断措施赶走毒蛇,展开了有效的施救,我的小命必将丧在毒蛇之手。从此以后,小全算得上真正长了记性,再也不去随便去打蟒蛇了。

渡汉江诗配国画(红月亮诗画艺苑)(2)

作者简介:周仁臣,辽宁省瓦房店市人。1952年,生于老虎屯镇大四川村满族农家,高中毕业后返乡务农。一生钟爱文学,虽然说没有什么建树,但却痴心不改。热衷于写诗填词,喜欢书写记实散文、童年往事等诸多方面的文学作品。并先后自费编辑出版了《乡村风情》《丁丁漫游动物城》《可爱的精灵》《童心的乐园》四本书。发行后,在城乡受到了广泛的好评。

渡汉江诗配国画(红月亮诗画艺苑)(3)

编辑:真真

感谢您的赏读!感恩支持!

《红月亮诗画艺苑》发布的原创作品均是作者原创授权发布。

(配图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将删除处理)

首发公众号: 江南诗画艺术院 2022-08-15 00:00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