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语文习作写观察日记(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习作)

审题要点分析

观察日记,主要是记录观察对象的变化。近段时间,同学们留心观察了哪些事物?是怎么观察的?有什么新发现?在观察中发生过什么有趣的事情?仔细回想,把你最想告诉大家的内容写下来。

首先,你得想好观察对象,是动物、植物还是其他事物呢?

最好是自己种植或者养过的,这样记录起来才更熟悉,更有感情。其次,记录的重点是你独有的新发现。这样,才能吸引读者的眼球。

一、确定对象,认真观察

确定自己要观察的事物。观察植物,要从它的干、茎、叶等各部分入手,对它的形状、颜色、姿态作全面的了解。观察动物,要观察它的外形、生活习惯等特点,用耳朵倾听它活动时的声音,用手触摸,再把你的感觉记录下来。还可以抓住事物明显变化的方面,进行连续的观察记录。

二、按照顺序,仔细记录

学会按一定的顺序,有条理地写下观察中的新发现,或是观察的事物。确定观察对象之后,要想一想,准备突出哪一个新发现,抓住这个发现,展开合理的想象,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进行说明。习作时要有顺序和层次,可以从上到下,从里到外,从远到近,也可以按照观察的时间顺序来安排观察所得。

三、日记要注意格式

日记是一种应用文,通常要求在正文的上一行居中写上日期、星期几和天气情况。同学们还可以根据日记的内容加上标题。标题应该安排在日期、星期几、天气和正文之间。

例文

2021年4月15日 星期四 晴

蚕房日记

科学课上,王老师给每个同学发了一袋蚕卵,要求同学们把蚕卵带回家孵化并观察。

这些蚕卵呈淡黄色,外形扁圆,中间凹陷,大小与芝麻差不多。三天后,蚕卵从淡黄色逐渐变成了浅褐色,临近孵化又变成了紫黑色。刚孵化的蚕宝宝身体是黑褐色的,极细小,且多细毛,样子有点像蚂蚁,叫蚁蚕。蚁蚕虽小,但蠕动的速度挺快,进食两天后就开始褪去身上的绒毛。

蚁蚕不断进食,身体也逐渐变化。原来又黑又瘦的小蚂蚁变成了又白又胖的小娃娃,可爱极了!有次给蚕换桑叶,我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几只蚕把头高高仰起,腹足紧紧地抓着桑叶,不吃也不动,好像睡着了一样。这可把我给急坏了,以为蚕宝宝生病了,赶紧上网查资料,才发现是虚惊一场,原来这种现象叫“眠”。

蚕出现“眠”的现象预示着要蜕皮成长了。蜕皮时,蚕的第一胸节上出现了灰白色的三角形斑点。一天左右,蚕体开始蠕动收缩并从头部的裂口中爬出,蜕下的皮为米黄色,薄薄的,皱成一团。蜕皮后的蚕一动不动,身体非常虚弱。一段时间后,新生的皮肤变硬,蚕又开始进食桑叶了。

蚕虽然看上去弱小,但食量却非常惊人。每次我靠近蚕房,总能听到“沙沙沙……”的声音,那是蚕进食发出的,也是蚕在努力长大的证明。

评语

小作者对蚕的成长过程进行了细致的观察,抓住蚕卵形状的特点及颜色的变化。写蚁蚕时,突出了它的小。接着写了蚕眠的特殊状态,它不像一般动物是躺着睡眠的,而是“把头高高仰起,腹足紧紧地抓着桑叶,不吃也不动”。

这是小作者的新发现,也是本文的亮点,给读者朋友们增长了知识。

最后,介绍了蚕蜕皮的整个过程。通过小作者的描写,我们不仅了解了蚕的生长过程,还知道了只有连续、认真地观察,才能有所发现。

四年级上册语文习作写观察日记(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习作)(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