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自主研制全磁悬浮人工心脏(中科院研制的纳米发电机利用呼吸产生电能驱动心脏起搏器)

中科院科学家研制的摩擦纳米发电机首次利用呼吸产生的电能驱动心脏起搏器,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我国自主研制全磁悬浮人工心脏?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我国自主研制全磁悬浮人工心脏(中科院研制的纳米发电机利用呼吸产生电能驱动心脏起搏器)

我国自主研制全磁悬浮人工心脏

中科院科学家研制的摩擦纳米发电机首次利用呼吸产生的电能驱动心脏起搏器

新华网北京8月5日电(记者吴晶晶)记者日前从中科院获悉,该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在针对植入式医疗器件的长效能源系统研制方面取得新进展,研制的摩擦纳米发电机首次利用呼吸产生的电能驱动心脏起搏器。这一研究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国际知名学术期刊《先进材料》上。

植入式医疗器件如心脏起搏器能够极大地改善患者的症状和生活质量,具有显著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但作为新兴的医疗器械发展方向,植入式医疗器件仍然面临许多问题亟待突破,首先就是长效能源供给问题。现阶段植入式器件主要依靠电池供电,工作寿命有限,一旦电池耗尽,病人不得不再次面对巨大的手术风险和经济负担。因此,开发长效的在体能源供给系统对于植入式医疗器件的发展意义重大。

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王中林院士和李舟副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的科研人员共同研制了可植入式的自驱动能源系统,该系统包括可植入摩擦纳米发电机和能量转换存储装置两部分。摩擦纳米发电机的尺寸仅为12毫米×12毫米×0.7毫米。研究团队将自驱动能源系统植入大鼠体内,成功收集并转化大鼠多个呼吸运动部位所产生的能量,以电能的形式储存起来,并能够驱动一个外接的心脏起搏器原型机工作,产生与医用心脏起搏器一样的电脉冲。根据理论计算,大鼠每呼吸5次,通过可植入摩擦纳米发电机收集的能量即可成功驱动心脏起搏器工作1次。如果用到人体,仅通过呼吸就能够连续驱动心脏起搏器,使其正常工作。

专家表示,这种基于生物体自身能量在体转化的供能系统将极大地改善现有电池供能的弊端,延长植入式医疗器件的使用寿命,在植入式医疗领域中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