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主人公超越世俗爱情的电影(这部讲述了狗血三角恋的电影)

四个主人公超越世俗爱情的电影(这部讲述了狗血三角恋的电影)(1)

《珍珠港》是2001年上映的一部以战争与爱情为题材的美国电影,其导演为迈克尔.贝,由本.阿弗莱特、乔什.哈奈特、凯特.贝金赛尔主演。这部电影曾获74届奥斯卡最佳音效剪辑奖,被许多电影爱好者奉为经典之作。 《珍珠港》的故事背景是二战初期的美国,雷夫(本.阿弗莱特饰)和丹尼(乔什.哈奈特饰)是从小玩到大的好兄弟。二战初期,雷夫与丹尼都加入了美国空军。在部队特训期间,雷夫和军队的女护士伊芙琳(凯特.塞金贝尔饰)陷入了爱河,但不久后,雷夫便自愿被调到了英国空军,与德国纳粹进行战斗。在一场战斗中,雷夫的战机坠毁,生还机率几乎为零。丹尼与伊芙琳都以为雷夫已死,陷入了无比的悲痛中。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后,丹尼与伊芙琳之间居然产生了情愫,为了忘掉雷夫牺牲带来的伤痛,为了让生活继续,丹尼与伊芙琳相恋了,伊芙琳很快便怀上了丹尼的孩子。

前部分的剧情在描述爱情的同时又穿插着战争的线索,使剧情丰富而紧凑,并为后来战争的爆发做好铺垫。

影片中间阶段,便描述了日本对珍珠港的轰炸。

而这轰炸场面切切实实地反映了战争的残酷。

首先是海面的船舰上,火焰升腾,船覆舰翻,不断有人被机枪打中,有人在快翻覆的舰艇上拉着船舷,绝望的喊着“我不会游泳!”

四个主人公超越世俗爱情的电影(这部讲述了狗血三角恋的电影)(2)

其次是潜水艇内,水位不断上升,艇内的士兵不断敲打着闸门,却始终也打不开,最后水将他们淹没,那种可怕的窒息感,让观众感同身受。

再次是医院内,以伊芙琳的视角,刻画了不断有伤员被送来的场面,哀嚎声不绝于耳。这里迈克尔.贝将画面进行了模糊化处理,表达了第一次经历这种场面的伊芙琳手足无措,大脑空白的感受。虽然没有直接拍出断臂残肢的镜头,那种血腥与恐惧感却扑面而来。

中间迈克尔.贝还加入了记者摄像机中的黑白画面,使其更具真实感。

战后,珍珠港一片破败狼藉,海面浮满尸体,四处染血,令人触目心惊。医院内已容不下这么多伤员,伊芙琳只有无奈的阻止没有存活可能性的伤员进入医院,然后他看到了自己刚才刚订婚的女同事断了气,甚至来不及哭,就继续忙于救治伤员。战争的残酷,显露无疑。

四个主人公超越世俗爱情的电影(这部讲述了狗血三角恋的电影)(3)

从第中间阶段起,影片的节奏便开始快起来,各种爆炸和枪战的场面看起来无比真实,使人既热血沸腾又心生畏惧,足以见得迈克尔.贝在影片的特效上下了不少功夫。

影片最后阶段,罗斯福总统为说服官员们对日本进行反击,不管残疾的双腿,站起来进行了一番慷慨陈词,向众人表明,奇迹可以发生,美国,可以重新站起来。这使人心潮澎湃。

最后美军战机轰炸日本的场面,让人大呼过瘾。但随即丹尼的牺牲,让影片的气氛陷入深深的压抑与悲壮中。而片尾雷夫与伊芙琳,以及丹尼的孩子小丹尼的幸福祥和的场面引发观众深深的思考。

四个主人公超越世俗爱情的电影(这部讲述了狗血三角恋的电影)(4)

战争,只能带来灾难与伤痛;和平,才能使人类幸福。

如果你认为这部影片仅仅是一部狗血爱情片,那你就错了。从罗斯福总统决定反攻那一刻,在雷夫抱起丹尼的孩子并成为小丹尼的爸爸那一刻。影片的格局已变得宏大,主旨也得到了无限的升华。三人之间的小爱,已变成了人类之大爱。

从兄弟矛盾到重归于好,从懵懂男孩变成战斗英雄,从美国的袖手旁观到强势参战。我们深刻的感受到影片对法西斯深恶痛绝的批判,对人类和平的美好寄望。

看完电影后,好莱坞配乐大师汉斯.季默为电影量身打造的配乐《Tennessee》仍在我脑海中回荡,如此荡气回肠,如此悲壮。我不禁感叹,经典,不愧为经典!

四个主人公超越世俗爱情的电影(这部讲述了狗血三角恋的电影)(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