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劝世良言做人不要太老实(非诚贾不得食于贾)

来源:文明江西

  “非诚贾不得食于贾,非诚工不得食于工;非诚农不得食于农,非信士不得立于朝。”出自春秋时期的《管子》。这句话意思是:不是诚实的商人,不得依靠经商为生;不是诚实的工匠,不得依靠做工为生;不是诚实的农夫,不得以务农为生;不是诚信的士人,不能在朝中做官。

赏析

  “诚信”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它表现了一个人待人接物的重要品质,以及一个国家的对外声誉,它可以毁人,也可以毁家。因此“诚信”是做一切事物的基础。管子采用了排比句的修辞手法,连用四个“非诚”,强调了“诚信”的重要性。告诫各行各业的人要有敬业精神,诚信责己,诚信待人,只有诚信才能各食其所。尤其是为政者,如果失去了诚信,那么国家不会安定,人民不会安宁。

鬼谷子劝世良言做人不要太老实(非诚贾不得食于贾)(1)

鬼谷子劝世良言做人不要太老实(非诚贾不得食于贾)(2)

  管仲(公元前723-公元前645年),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谥敬,被称为管子、管夷吾、管敬仲,颍上(今安徽省颍上县)人,周穆王的后代。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经济学家、政治家、军事家。被誉为“法家先驱”、“圣人之师”、“华夏文明的保护者”、“华夏第一相“。  

  管仲少时丧父,老母在堂,生活贫苦,不得不过早地挑起家庭重担,为维持生计,与鲍叔牙合伙经商失败,后从军,到齐国,几经曲折,经鲍叔牙力荐,成为齐国上卿(即宰相),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霸主,所以又说“管夷吾举于士”。大唐李靖有云“若乐毅,管仲,诸葛亮,战必胜,守必固,此非查天时地利,安能迩忽?”(出自《唐太宗李卫公问对》)管仲在任内大兴改革,即管仲改革,富国强兵,重视商业,并因开创国营娼妓制度而曾被中国性服务业供奉为保护神。《战国策》、《国语·齐语》、《史记·管晏列传》、《管子》、《左传》等都有记载他的生活传记,《论语》、北宋苏洵的《管仲论》对管仲的事迹做出了分析和评价。

鬼谷子劝世良言做人不要太老实(非诚贾不得食于贾)(3)

鬼谷子劝世良言做人不要太老实(非诚贾不得食于贾)(4)

《管子》

  《管子》基本上是稷下道家推尊管仲之作的集结。即以此为稷下之学的管子学派。《汉书·艺文志》将其列入子部道家类,《隋书·经籍志》列入法家类。《四库全书》将其列入子部法家类。清代史学家章学诚说:《管子》,道家之言也。据中国日本学者统计《管子》全书几乎各篇都有《老子》的语言片段与哲学思想。内容博大精深,大约成书于春秋战国(前475~前221)至秦汉时期,汉初有86篇﹐今本实存76篇﹐其馀10篇仅存目录。包括儒家、法家、阴阳家、名家、兵家和农家的观点,其中以黄老道家著作最多,其次法家著作18篇,其余各家杂之,其中的法家思想是道家影响下的法家思维。

  《管子》一书篇幅宏伟,内容复杂,思想丰富。如《牧民》、《形势》等篇讲霸政法术;《侈靡》、《治国》等篇论经济生产,此亦为《管子》精华,可谓齐国称霸的经济政策;《七法》、《兵法》等篇言兵法;《宙合》、《枢言》等篇谈哲学及阴阳五行等;其余如《大匡》、《小匡》、《戒》、《弟子职》、《封禅》等为杂说。《管子》是研究我国古代特别是先秦学术文化思想的重要典籍。

鬼谷子劝世良言做人不要太老实(非诚贾不得食于贾)(5)

鬼谷子劝世良言做人不要太老实(非诚贾不得食于贾)(6)

  在现代社会,诚信素质是公民道德素质的重要内容,是否诚信是衡量一个公民道德水准的基本尺度,也就是“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随着公共生活领域不断扩大,人们相互交往日益频繁,社会公德在维护公众利益和公共秩序,保持社会稳定方面的作用更加突出,成为公民个人道德修养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表现。自觉遵守以诚信为基本要求的社会公德,做一个文明公民。

lh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