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1)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2)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3)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4)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5)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6)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7)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8)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9)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10)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11)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12)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13)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14)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15)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16)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17)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18)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19)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20)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21)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22)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23)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24)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25)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26)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27)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28)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29)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30)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31)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32)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33)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34)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35)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36)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37)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38)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39)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40)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41)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42)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43)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44)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45)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46)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47)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48)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49)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50)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51)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52)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53)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54)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55)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56)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57)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58)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59)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60)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61)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62)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63)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64)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65)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66)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67)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68)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69)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70)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71)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72)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73)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74)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75)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76)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77)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78)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79)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80)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81)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82)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83)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84)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85)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86)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87)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88)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89)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90)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91)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92)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93)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94)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95)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96)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97)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98)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99)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100)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101)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102)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103)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104)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105)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106)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107)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108)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109)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110)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111)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112)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113)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114)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115)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116)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117)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118)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119)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120)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121)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122)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123)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124)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125)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126)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127)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128)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129)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130)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131)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132)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133)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134)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135)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136)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137)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138)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139)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140)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141)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142)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143)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144)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145)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146)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147)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148)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149)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150)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151)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152)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153)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154)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155)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156)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157)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158)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159)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160)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161)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162)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163)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164)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165)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166)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167)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168)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169)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170)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171)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172)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173)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174)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175)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176)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177)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178)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179)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180)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181)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182)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183)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184)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185)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186)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187)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188)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189)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190)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191)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192)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193)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194)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195)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196)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197)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198)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199)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200)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201)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202)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203)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204)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205)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206)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207)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208)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209)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210)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211)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212)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213)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214)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215)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216)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217)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218)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219)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220)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221)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222)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223)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224)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225)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226)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227)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228)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229)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230)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231)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232)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233)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234)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235)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236)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237)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238)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239)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240)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241)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242)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243)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244)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245)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246)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247)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248)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249)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250)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251)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252)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253)

王羲之草书100首(王羲之家藏之原本)(254)

《草书要领》(注:总共255张图)

草书:汉字的一种书体,特点是结构简省、笔画连绵。形成于汉代,是为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

草书是为书写便捷而产生的一种书体。《说文解字》中说:“汉兴有草书”。草书始于汉初,其特点是:存字之梗概,损隶之规矩,纵任奔逸,赴速急就,因草创之意,谓之草书。

章草笔划省变有章法可循,代表作如三国吴皇象《急就章》的松江本。今草不拘章法,笔势流畅,代表作如晋代王羲之《初月》、《得示》等帖。狂草出现于唐代,以张旭、怀素为代表,笔势狂放不羁,成为完全脱离实用的艺术创作,从此草书只是书法家临摹章草、今草、狂草的书法作品。狂草代表作如唐代张旭《肚痛》等帖和怀素《自叙帖》,都是现存的珍品。

任何书体在使用中都有简便易写的要求,发生省简笔画和潦草的趋势。这种趋势是文字演变的主要原因。每当社会变革和文化大发展的时期,文字应用频繁,个人随手省简,异体字出现的速度加快,为了使文字更加利于应用,势必要加以纠正。

甲骨文时期有草写的痕迹。“周宣王太史作籀书”、“李斯作小篆”、“程邈作隶书”以及蔡邕以八分书写熹平石经等,都是两周、秦、汉各自对当时流行的字加以规范化而颁定的标准字样,也是公认已形成的新的书体为正体字的开端。

但是要求简易的趋势并不因此停止。早在记录帝王公卿大事的商代甲骨文、周代金文里就有简笔和潦草的字迹,史籍中“屈原属草藁”、“董仲舒藁书未上”,说明战国古文和西汉隶书在急速书写时也非正体。据魏晋人记载,东汉北海敬王刘睦“善史书,当世以为楷则”,刘睦死前,明帝派驿马“令作草书尺牍十首”。章帝时,齐相杜度善作习字的范本,章帝曾诏令杜度草书奏事。可见公元 1世纪中叶以来,草字已经不尽是出于匆促书写而是被珍视和仿习的字体了。从近世出土的汉简可以看到,西汉武帝时字划省简的隶书已经通行。到新莽时期,有更多省划和连笔的字。东汉光武帝建武二十二年(公元46)简就已经完全是草书了。但是从周代到新莽时期都不曾把草书列为一种书体。

《说文解字》成书于和帝十二年(公元 100),许慎在《叙》里说“汉兴有草书”,是以草书为一种书体之始。东汉末期,张芝其同时以及稍晚的钟繇等名家辈出,各成流派。当时赵壹有《非草书》之文,蔡邕有类似之议,以维护正体字的地位,这反映出草书已极一时之盛。汉末直到唐代,草书从带有隶书笔意的章草发展成韵秀宛转的今草,以至奔放不羁、气势万千的狂草。

章草起于西汉,盛于东汉,字体具隶书形式,字字区别,不相纠连;历代对章草的名称有不同的说解。有见汉末以来《急就章》有草书写本而说章草因《急就章》的章字得名的,最为无稽。有以章帝爱好草书或曾令用草书作奏章,甚至说章帝创造草书的,都属臆测。有以章法之章与章程书、章楷的章同义,符合早期草书略存八分笔意,字与字不相牵连,笔画省变有章法可循的事实,近人多信此说。

今草起于何时,又有汉末张芝和东晋王羲之、王洽两种说法。从传世的表、帖和出土的汉简、汉砖看,在汉末以八分书为正体字的同时,已经出现近似真书的写法。草书也会随之变异。略晚于张芝的草书家崔瑗作《草书势》,对草书有“状似连珠,绝而不离”、“绝笔收势,馀綖纠结”、“头没尾垂”、“机微要妙,临时从宜”的描述,可见汉末的草书笔势流畅,已不拘于章法。书体演变本来没有截然的划分。说今草起于张芝是从新体的萌芽看;说今草起于二王,是着眼于典型的形成。唐代以来真书沿袭至今。

草书在唐代出现了以张旭、怀素为代表的狂草,成为完全脱离实用的艺术创作.狂草亦称大草,笔意奔放,体势连绵,如唐朝张旭《千文断碑》、《古诗四道》,怀素僧《自叙帖》等等,,张旭史称“草圣”,孙过庭《书谱》字字区别,不相连接,而笔意活泼、秀媚。“大草”与“小草”相对称,大草纯用草法,难以辨认,张旭、怀素善此,其字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血脉不断。清朝冯班《钝印书要》谈学草书法云:小草学献之、大草学羲之,狂草学张旭不如学怀素。怀素的草字容易辨认,字迹清瘦见形,字字相连处亦落笔清晰易临。张旭字形变化繁多,常一笔数字,隔行之间气势不断,不易辨认,形成一种独特的风格,韩愈《送高闲上人序》中提到张旭草书以“喜怒窘穷,忧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无聊、不平,而有动于心,必于草书挥毫发之”,故学张旭难。

近常见隶书笔法中带草笔飘逸之体,谓隶草,有些像章草,这与平时善写隶书精熟有关,故书隶草能独树风格。也是书写表演的一种手法。

“破草”是现代书家中最常见的,如书法家梅湘涵的书法作品,它的特点是点划结体,使转和用笔,多为从古到今各书家中的结体演变成自己风格,王羲之书体中学一些,王铎法帖中取一些,祝允明、孙过庭等等历代名家中取其长处,集自己之品貌,任意发挥,洒脱自如,这种写法和今草相似。 

行草有“草行”之说,书体中带有许多楷法,即近于草书的行书。笔法比较流动,清朝刘熙载《书概》云:行书有“真行”、有“草行”。“真行”近似真书而纵于真,“草行”近于草书而敛于草。唐朝张怀瓘《书议》云:兼真者谓之“真行”,带草者谓之“行草”。故有此别论草书是汉字的一种字体。它出现较早,从汉代初期,书写隶书时有时才“草率”地书写而形成的,由于汉章帝喜好草书,因此被称为“章草”,是一种隶书草书。章草字字独立,接近于行草,但对难写之字简化不多,书写不变。后来楷书出现,又演变成“今草”,即楷书草书,写字迅速,往往上下字连写,末笔与起笔相呼应,每个字一般也有简化的规律,但不太熟悉的人有时不易辨认。一般也把王羲之、王献之等人的草书称为今草。

今草简化的基本方法是对楷书的部首采用简单的草书符号代用,代入繁体楷书中(尽管草书出现得不比楷书晚),往往许多楷书部首可以用一个草书符号代用,为了方便,字的结构也有所变化。因此,不熟悉的人较难辨认。草书符号的整理可以查阅《标准草书》。

到唐朝时,草书成为一种书法艺术,因此演变成为“狂草”,作为传递信息工具的功能已经减弱,成为一种艺术作品,讲究间架、纸的黑白布置,是否让人能认清写的是什么已经不重要了。在狂草中,有“词联”符号,就是把两个字(常见词组)写成一个符号。由于当时书写多是从上到下地竖行书写,词联符号的设计也类似。“顿首”“涅盘”等都有草书词联符号。

日语中的平假名是以汉字的草书形式为蓝本创作的。

现代人学习草书一般以今草为起点。普遍认同的草书写法有于右任先生编著的标准草书(有同名字帖)。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