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数学之神(数学之神阿基米德)

亚里士多德数学之神(数学之神阿基米德)(1)

阿基米德(Archimede,公元前287年—公元前212年)是古希腊伟大的数学家、力学家、天文学家,生于西西里岛(Sicilia,今属意大利)的叙拉古(Sracusa,又译锡拉库萨),卒于叙拉古。

和其他的古希腊数学家相比,阿基米德的生卒年是比较确定的。J. 策策斯(Tzetazes,约1110年—1180年)在《史书》(Book of Histories)中记载:“智者阿基米德是叙拉古人,著名的机械制造师,终生研究几何,活到75岁。”对于阿基米德之死,T. 李维(Livius,公元前59年—公元前17年)、策策斯等历史学家作了不同的描述,但一致同意他是在叙拉古陷落(公元前212年)时被罗马士兵所杀的。以此倒推回去,他应出生于公元前287年。

阿基米德是叙拉古统治者海厄罗王(HieroⅡ,约公元前308年—公元前216年,约公元前270年—公元前216年在位)的亲戚,和王子吉伦(Gelon,后继承王位)是朋友。父亲菲迪亚斯(Phidias)是天文学家。

阿基米德早年曾在当时希腊的学术中心亚历山大跟随欧几里得的门徒学习,对欧几里得数学进一步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在那里他结识了许多同行好友,如科农(Conon of Samos),多西修斯(Dositheus)以及埃拉托塞尼(Eratosthenes)等。回到叙拉古以后他仍然和他们保持密切的联系,因此阿基米德也算是亚历山大学派的成员,他的许多学术成果就是通过和亚历山大的学者通信往来保存下来的。后人对阿基米德给予极高的评价。数学史家E. T. 贝尔(Bell,1883年—1960年)说:“任何一张列出有史以来三个最伟大的数学家的名单中,必定会包括阿基米德,另外两个通常是牛顿和高斯。不过以他们的丰功伟绩和所处的时代背景来对比,拿他们影响当代和后世的深邃久远来比较,还应首推阿基米德。”普林尼(Pliny,23年—79年)甚至称阿基米德为“数学之神”。这些过分的赞扬,反映了后世对阿基米德的崇敬。

赫拉克利德(Heraclides)曾写过阿基米德的传记,欧托基奥斯(Eutocius of Ascalon)不止一次提到这件事,可惜传记已失传,阿基米德的生平事迹,散见于各种文献中。

在阿基米德的一生中,最悲壮、最惊心动魄的一幕是他以古稀之龄,投身于反侵略战争,最后为国捐躯。

迦太基(Carthage)是古代腓尼基(Phoenicia)人建立的国家,以现今非洲北部的突尼斯为中心,领土东到西西里岛,西达西班牙和摩洛哥。由于商业和殖民利害的冲突,从公元前264年起到公元前146年为止,前后三次和罗马人进行了猛烈的战斗,延续120年之久。罗马人称迦太基人为腓尼(Poeni),转称布匿人(Punic),故史称“布匿战争”。第二次布匿战争发生于公元前218年至公元前201年 ,叙拉古和迦太基缔结同盟,因此成为罗马的仇敌。公元前214年,罗马名将马塞勒斯(Marcus Claudius Marcellus,约公元前268年—公元前208年)率领大军围攻叙拉古。在这危急存亡之际,阿基米德便献出自己一切杰出的科学技术为祖国效劳。

详细记述这次保卫战的主要有三本书:波利比奥斯(Polybius,约公元前200年—公元前118年)的《通史》(共40卷),李维的《罗马史》及普卢塔克的《马塞勒斯传》(Vitamarcelli)。此外,策策斯、卢西恩(Lucian,约120年—180年以后)等对此也有所论述。

马塞勒斯从陆上及海上袭击叙拉古。阿基米德用他发明的起重机之类的器械将靠近墙根的船只抓起来,再狠狠地摔下去,有的被撞得粉碎,有的沉入海底。马塞勒斯也不甘示弱,他用8艘5层橹船,每两艘连锁在一起,架起一种叫“萨姆布卡”的武器,准备攻城。可是叙拉古人未等敌船靠近,就用强大的机械将巨大的石块抛出,打得“萨姆布卡”七零八落;同时万弩齐发,罗马士兵死伤无数,吓得目瞪口呆的马塞勒斯下令退兵。在陆上,罗马士兵也没有占到便宜。多次进攻,均未得逞。

有一种传说是阿基米德用巨大的火镜(Burning-mirror)反射阳光来焚烧敌船,这大概是夸张的说法,最早见于卢西恩的记载。不过当时阿基米德已经发现抛物面反射镜能够聚焦的性质。有的书说是将燃烧的火球弹射出去使敌船着火,这种说法比较可信。

无论如何,罗马士兵已成惊弓之鸟,简直是“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只要看到一根绳子或一块木头从城里扔出来,立刻抱头鼠窜,大呼:“阿基米德的机器又瞄准我们了。”

罗马人在一次军事会议上决定夜间偷袭,他们以为飞弹只能在远距离起作用,黑夜可以避开城上的视线,一旦接近城墙,飞弹就无能为力了。谁知阿基米德早有防备,制造了一种叫“蝎子”的弩炮,专门对付近处的敌人。罗马士兵又一次吃了大亏。马塞勒斯嘲笑他自己的工程师和工兵说:“我们还能同这个懂几何的‘百手巨人’(Briareus)战斗下去吗?他轻松地稳坐在海边,把我们的船只像掷钱游戏(Pitch and toss)似的抛来抛去,船队被搞得一塌糊涂,还射出那么多的飞弹,比神话里的百手妖怪还厉害。”(注释:来源普卢塔克作《马塞勒斯传》)

后来罗马士军放弃正面进攻,改用长期围困的策略。叙拉古终于因粮食耗尽和叛徒的出卖而沦陷。公元前212年,75岁的阿基米德也光荣牺牲了。

阿基米德留下的数学著作不下10种,多数为希腊文手稿,也有的是13世纪以后从希腊文译成拉丁文的手稿。由J. L. 海伯格(Heiberg)校订的《阿基米德全集,包括欧托基奥斯的注释》(Archimedis Opera Omnia Cum Commentrariis Eutocii),这是标准的本子。译成现代语的常见的有三种:T. L. 希思(Heath)英译注释本:《阿基米德全集,包括阿基米德方法》(The Works of Archimedes with the Method of Archimedes);P. V. 埃克(Eecke)法译本:《阿基米德全集》(Les oeuvres completes d'Archimede);迪克斯特惠斯(Dijksterhuis):《阿基米德全集》(Archimedes),原文为荷兰语,作者为C. 迪克舒恩(Dikshoorn)。

历史上有的数学家勇于开辟新的园地,但缺乏缜密的推理;有的数学家偏重于逻辑证明,但对新领域的开拓却徘徊不公元前。阿基米德则兼有二者之长,他将惊人的独创与严格的论证融为一体,更善于将计算技巧与逻辑分析结合起来。正确地注意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常常通过实践直观地洞察到事物的本质,然后运用逻辑方法使经验上升为理论(如浮力问题),再用理论去指导实际工作(如发明抗敌器械)。在严格性和严密性方面,实际超过了15世纪至17世纪的分析学家,他的理论比牛顿、莱布尼茨更加接近柯西、魏尔斯特拉斯的“ε—δ”方法(如阿基米德公理及穷竭法的使用)。只是没有强大的生产需求和适宜的社会环境,未能进一步发展起来。

这位独步千古的科学家,还具有崇高的爱国热忱,在祖国危亡的紧急关头,献出了自己的一切。他的爱国精神和爱科学的精神同样为万世所景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