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会怎么过端午(端午我家这样过)

宿迁网讯(记者 仲文路 裴凌曼 孙军贤)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俗,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产生了众多不同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你家如何过端午?有哪些相同,又有哪些不同?一起来听听宿迁这些家庭如何过端午。

端午,儿时最盼望的节日

在沭阳,端午节这个传统节日又叫五月端。

“小时候,我特别盼望过端午节,只有在端午期间才能吃到好吃的粽子。”家住沭阳的杨鹤高,今年77岁,说起过端午的记忆,他告诉记者,如今冬天也能吃到粽子,但在他小时候,只有在端午期间芦苇叶长大才能包粽子。

你家会怎么过端午(端午我家这样过)(1)

杨鹤高和妻子

杨鹤高说,每年的端午,他都能吃到粽子和鸡蛋。听老人讲,吃粽子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吃鸡蛋是为了老年时腰不疼。

“记得端午那天,我父亲会在房梁上贴上一张判官像,也就是钟馗像,寓意着驱赶五毒蛇虫,保佑老百姓平安健康!”杨鹤高说,端午当天,他还和家长一起到河边割艾草,然后将其插在大门上面,用来驱赶蚊虫。大人还会给孩子们洗澡,在洗澡水中加入艾草、柳树叶等,随后还会给孩子们的手腕、脚腕和脖子上系上五彩绒线。

“我记得小时候,我母亲也给我系五彩绒线,特别好看,我担心弄脏,洗手和洗脸的时候都特别小心,直到农历六月初六才能剪掉,然后丢到屋脊上。传说,那五彩绒线会被喜鹊叼走,搭建鹊桥,方便牛郎织女在农历七月初七相会。”杨鹤高说,除了这些习俗之外,父辈们还会在端午当天喝雄黄酒……

听杨鹤高细细道来,记者发现,沭阳的端午习俗真的挺多。“如今,我们年纪大了,不再系绒线,但粽子和鸡蛋还是喜欢吃的。”杨鹤高说,今年的端午,他和妻子一同去公园赏花、拍照,过个别样的端午节。

这口雄黄酒年年都要有

穆墩岛位于泗洪县半城镇境内,面积1.96平方公里,是洪泽湖中最大的岛屿,岛上大多数是渔民。对于渔民来说,每到端午也是岛上最热闹的时候,为增加节日氛围,今年岛上组织了包粽子比赛,不少家庭都报名参与。而对于渔民段广忠来说,每逢端午节他有几件必须做的事情。

段广忠今年60岁,祖辈都是渔民。在岛上生活多年,每到一些传统节日他都会组织当地渔民举行“敬大王”仪式。“敬大王”仪式是集洪泽湖渔区渔民传统宗教信仰、民间风俗、音乐舞蹈等多种文化元素于一体的祭祀仪式活动,有着十分浓郁的洪泽湖文化气息,体现了人们与洪泽湖所存在的密切联系,是一种传统文化形式。

段广忠告诉记者,端午节的时候他首先会去岛上的大王庙祭拜,祈福风调雨顺。之后,他还会下湖游泳,这是他保持多年的习惯。除此之外,家里中午的餐桌上还有必不可少的粽子、青壳鸭蛋、雄黄酒以及一道萝卜菜。

“喝一口雄黄酒,百病都远走。”段广忠说,这虽然是当地人留传的一句话,但是这个喝雄黄酒的习惯他一直保持着。他非常喜欢当地的一道菜,将水萝卜拍碎加入一些调味品调味,再加一些雄黄酒,接着拿到太阳底下晒两个小时左右,这样非常可口。端午节是传统节日,而他所保留下来的习惯也是向父辈学的,这也是一种传承。

东北客人应邀到“最美家庭”过端午

“这儿的风俗跟我们东北有很大不同,没想到今年在宿迁提前过了一个与众不同的端午节……”6月24日中午,在宿城区罗圩乡平楼村李金娥家,来自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客人高雅琴吃着粽子,连称收获满满。

今年63岁的李金娥,心存大爱,坚持18年悉心照顾五保老人靳如辉,把老人当亲人;她收养两名未成年人,精心将其抚养大;她热衷公益,一直关爱困难群体。正是她的一片爱心,让她的家庭当选2019年度“江苏省最美家庭”。

端午节前,这个家庭开始忙活起来,关爱困难群体,奉献一片爱心。6月20日上午,李金娥和女儿靳宏菊等4人赶到罗圩居委会,和宿迁市明德志愿者协会志愿者一起包粽子,并将这些粽子送给孤寡老人与孤儿,让困难群体深切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你家会怎么过端午(端午我家这样过)(2)

获知在宿迁工作的东北人高雅琴和朋友很想到宿迁乡村体验端午习俗,在市区工作的靳宏菊当即答应带他们到罗圩老家过端午。6月23日上午8时许,高雅琴和东北朋友怀着期待心情赶到平楼村,靳宏菊带领大家到庄头排涝沟边打芦叶。“要选高大的芦苇,将它扳倒,选择靠近上方新鲜且大的芦叶,速度要快,否则芦叶很容易裂开……”靳宏菊示范着教大家如何打芦叶。

趁着露水未干,大家又走进田头,开始掐百草头。“在端午当天清晨,人们挎着篮子到路边田头采摘各种植物叶子,最多能有百种。采回后配上艾草、大蒜及鸡蛋,放到大锅里煮开,用此水给孩子洗澡,可防止孩子被蚊虫叮咬。再吃几口煮熟的大蒜,可以无病无灾。”在李金娥家生活18年的五保老人靳如辉,介绍起当地端午习俗头头是道:“其实每逢端午节,我们宿迁人最大习俗便是在家门口插艾草,还有煮鸡蛋、吃粽子……”

糯米泡好后,芦叶备齐了,下面就开始包粽子。大家围坐在一起,看谁包的粽子又快又好。不知不觉间,就包好了两大盆粽子。“以前端午节正赶上夏收夏种,没时间自己包,就直接从超市买些粽子吃。其实还是自己包粽子才能真正感受到传统习俗。”靳宏菊指着粽子深有感触道。

“端午节其实是孩子节,少儿在端午节既扣绒线又洗艾草澡,可开心了。家长也会给孩子买新衣服穿。”李金娥回忆说,宿迁人过端午节,在给孩子洗过澡后,有扣绒线的习俗。孩子们都喜欢扣上由红绿黄等不同颜色组成的绒线。此外小孩佩戴香囊,据传有避邪驱瘟之意,现今则多用于点缀装饰。

当日下午,高雅琴与朋友满意而归。“各地风俗不尽相同,今天在罗圩提前过了宿迁端午节,感谢靳宏菊的热情相邀,让我们提前度过一个难忘的传统节日。”当日下午,李金娥还将把煮好的粽子,送给庄上部分邻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