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尔盖茨是干什么成功的(了不起的盖茨比)

比尔盖茨是干什么成功的(了不起的盖茨比)(1)

“盖茨比和比尔盖茨是什么关系?”

“盖茨比是比尔盖茨的弟弟”

“那《了不起的盖茨比》讲得是什么”

“讲的是比比尔盖茨更牛叉的盖茨比的成长故事……”

“哦,那我不去看了,我对这种电影没兴趣”

三年前,电影《了不起的盖茨比》在国内上映,一些没有看过原著的观众甚至没有搞清电影要讲的是什么,吸引他们的是“去看看小李的演技有没有提高”“画风奢华的好像美国版的小时代”“一定要去看看男主角有多痴情”……电影吸引受众关注的理由自然很多,然而这部出自弗·司各特·菲茨杰拉德的小说远比电影更意味深长。

比尔盖茨是干什么成功的(了不起的盖茨比)(2)

小说所描述的“爵士时代”下的“美国梦”充满了嘲讽的意味。关于“美国梦”的概念,网络上比较合理的解释是“美国梦(英文:American Dream)自1776年以来,世世代代的美国人都深信不疑,只要经过努力不懈的奋斗便能获得更好的生活,亦即人们必须通过自己的勤奋、勇气、创意和决心迈向繁荣,而非依赖于特定的社会阶级和他人的援助。”回到盖茨比的故事本身,他为了完成心中的美国梦,不惜背叛心中的道德良知,非法贩卖私酒并因此迅速跻身“暴发户”行列。盖茨比拥有丰富的物质财富,却也抵不过精神的极度空虚。虽然常常在奢华的住所举办纸醉金迷的酒会引得富人小姐夜夜笙歌,可他并没有获得上流社会的尊重。那些光鲜亮丽的贵族人士一边在盖茨比家尽情享受一边毫不留情地表达对他的不屑一顾。即便盖茨比获得巨额财富,他也无法与当时的贵族平起平坐,这是盖茨比的悲哀,也是时代的悲哀。

盖茨比常常在自己家的院子里盯着黛西家的那一束绿光,那是他想得却不可得的“幻想”。他天真地固守着自己的美梦。即便发现“她的声音里都充满了金钱”也不曾想过放弃,即便最后是悲剧收场。然而“这并不是她本人的过错,而是由于他的幻梦有巨大的活力。他的幻梦超越了她,超越了一切。他以一种创造性的热情投入了这个幻梦,不断地添枝加叶,用飘来的每一枝绚丽羽毛加以缀饰,再多的激情或活力都赶不上一个人阴凄凄的心理所能集聚的情思。”

小说中的盖茨比诠释了书中的爵士时代,而菲茨杰拉德却用整个一生诠释了真实世界中的爵士时代。爵士时代是菲茨杰拉德最为春风得意的十年,他和妻子享受过挥金如土,被人追捧,一同纵情享乐的生活。然而待到经济大萧条时,属于菲茨杰拉德的黄金时代也悄然逝去。

“So we beat on, boats against the current, borne back ceaselessly into the past.“”于是我们继续奋力向前,逆水行舟,被不断地向后推,直至回到往昔岁月“这句话是小说结尾的最后一句,最终也被刻在菲茨杰拉德和妻子泽尔达墓碑上,令人感伤不已。

比尔盖茨是干什么成功的(了不起的盖茨比)(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