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品中正制如何选官 家世行状定品

导语:科举考试,在汉朝就已经初见倪端,隋唐时期正式确立,宋朝彻底完善。明清时期的科举制度在原则上都是沿袭南北宋时期的科举制度,并进行简略修改。可是,在科举考试之前,又有什么制度来为朝廷选择贤才呢?当这个延续1300年的制度刨除在外之后,朝廷人才流动又是通过什么运作方式来明确规定的呢?

魏晋南北朝时期,鉴于当时书籍资料有限,文化传播距离更是有限,封建王朝选择一种极其新颖的制度来为帝国运作提供保障:九品官人法。当然,九品官人法有另一个洋气的名字:九品中正制。共公元220年开始,曹丕重用礼部尚书陈群来提点人才,九品官人之法正是搬上舞台,并且沿袭将近三百年。

九品中正制如何选官 家世行状定品(1)

可在隋朝时期,九品官人法被制止,并且同时代下绝大多数官员采取另一种选拔制度。为什么?一个好端端的人才选拔端口突然关闭?九品官人法有何种弊端?竟能倒逼隋王朝短时间内彻底废除九品官人法?九品官人法中所描述的家世、行状、定品又与朝廷官员官位确定有着何种联系?让我们一起揭开历史的迷雾,细细窥探下吧。


九品官人法制度分为上、中、下三种等阶,可明明是九品,为何只有三品呢?这一切还要从头开始:因为古代官员的品阶判定极其复杂,上、中、下三大阶层中每一层的表现又因人而异,为了更好地将各个阶层中的人进行划分,便在原来的上、中、下之中再次添加上、中、下三个等阶。这样一来,九品官人法就分为九个品阶,上层分为:上上、上中、上下;中层分为:中上、中中、中下;下层分为:下上、下中、下下。

本文主要从家世、行状、定品三个方面来浅析九品官人法发展弊端以及没落根由。

九品官人法评定顺序,决定了制度可人为操作

九品官人法,在没有科举考试统一评定之下,是如何做到公平公正的?又是如何做到客观恰当的呢?有一个大概的评选顺序,我们姑且拿出来看看。

九品官人法筛选制度一:设置中正。中正,类似于魏晋时期的监察管理官职,只不过这个官职不是对上公开的,而是对下公开的。简而言之,中正统辖范围内有权利对所有百姓进行一个评比,认定你是好是坏;与此同时,中正也会对官员绩效进行考核,掌管州郡中人物的评定和考核。只不过,后期中正腐败严重,常常会做一些玩忽职守之事,配不上官员应有的素养。一来二去,官员和百姓的考核就交给了司徒大人。中正所提供的诸多资料,也只能当个凭借看看。

九品中正制如何选官 家世行状定品(2)

九品官人法筛选制度二:人物评定。结合第一条筛选制度不难发现,这一条主要针对中正设立,其中包含中正评定人物等级时所须注意的诸多事项,以及在诸多事项中的利益关系。在很多时候,评定一个人物的好坏优劣,不能只看表面,还需要从背景出发,更需要看到背景之后的能量和势力。之所以会这样复杂,是因为魏晋时期有大宗族的存在,他们的一言一行甚至会影响皇帝的安危。比如,司马懿先生,并没有我们想得这么简单,在司马懿的背后还有者整个司马大家族做支撑,要不然司马昭之心是如何实现的?宗族势力往往占据评选人物等级的很大因素。

九品官人法筛选制度三:家世、行状、定品。这三大主要因素我们将会在下亲吻详细介绍,但也不得不提的一点是:家世在评定一个人优劣的时候,往往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九品官人法制度形成一个奇怪的局面,凡事评定为上品的人,很少有寒门子弟,甚至基本没有;反而是评定下品之人,寒门子弟一抓一大把,数之不尽。而当这个局面彻底形成之时,就已经决定了九品官人法制度的腐朽没落和不可救药,也为后期科举制度的出现提供契机。

家世好坏,决定评定结果优劣

九品官人法第一道门槛,我们称之为:簿世。当然,用最通俗的话来讲,那就是家境好坏,自己家中有没有贵族或者门派,以及家庭背景中的一切都需要上交给中正,让中正进行一个客观的评价。这种评价制度还是比较暧昧或者模糊的,毕竟老子英雄儿子不一定好汉,一个人的评定如果非得将家庭背景联系到一起,只会弄得一团糟。可惜,魏晋时期的统治者似乎并没有想到这一点只是一味的将将家族势力与个人能力划一个对等,只为了最简单有效的评定人才。

九品中正制如何选官 家世行状定品(3)

  • 01 簿世是什么?

簿世,短短两个字,已经在无形之中决定了士子的命运。魏晋时期的九品官人法中的评定,很多时候只是按照世家的背景、才能进行评定。通过这些评定当做政府用人的依据,并且统一规划,进行严格管理。

征其人居、及父祖官名

这句话,摘自魏晋时期九品官人法的详细流程,我们解释下:中正在评选官员或者遴选民间才子的时候,往往会问某人家住何方,以及自家父亲、祖父等人的官职等阶,而这些,必须全部录入簿世中,当作日后凭证。

考之簿世,然后授任

  • 02 簿世不佳,评定有影响么?

既然有簿世这么个神奇玩意,就得从头来说:如果才子的簿世上面记载自家三世都是普通老百姓,对于评定有什么影响呢?答案是:有影响,而且影响之大超过所有人预料。晋朝开始,所谓的评定官员等阶,完全依托簿世,根本不会去看这个人物的品行操守和办事能力。

九品中正制如何选官 家世行状定品(4)

这一点,晋朝史书有明确记载:出身寒门或者三代为农者,尽管评价再高,民生威望再足,办事能力再强,可依然只是个中下或者下中,根本不会评为上品。反观,那些能力不足,办事不强,家庭背景却极其深厚的人,动不动就能整一个上品,甚至官居高位。也就是在晋朝时期,簿世这种评选制度的弊端彻底显露出来,与之前的察举制度再无区别。

  • 03 评选不公,没有官员予以制止么?

既然簿世制度如此不公平,如此不利于朝廷选材,有没有对应的管制来对抗或者制止呢?还是有的,古代讲究的就是阴阳协调,官员办事往往也是一环扣着一环,每一环都有独立话语权。魏晋时期也有对中正的直接管控权,我们称之为:‘访问’。

因为制度原因,在魏晋时期并没有出现具体官职,可是一直有具体人物负责。比如,晋朝时期的司徒或者吏部尚书,对于人才的选拔起到很好的监督作用。但有一点:晋朝似乎走错了道路,哪怕是司徒或者吏部尚书也会认为没有家庭背景很难得到高官。这下麻烦了,负责此事和监管此事的绝大多数臣子都认可这个先决条件,直接造成了魏晋时期人才短缺和人才不公现状。

九品中正制如何选官 家世行状定品(5)

行状好坏,辅助评选品阶

如果说家世好坏决定了上中下三等人,那么行状好坏则决定了上中下三等人中的细分,比如说:上上或者上中。行状无法大规模、强力度的改变一个人的评定,但是在细节方面会起到辅助作用。而在同等竞争状态之下,细节上的稍微疏忽可能就会形成两种截然不同的官职。

  • 行状是什么?

我记得在上小学的时候,墙上贴满了大字报: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而这个行状,就是类似于这样的标语和口号,唯一的区别在于:这样的标语和口号有专人看管,并且在最终将会以打分的形式记录下来。古代的行状,就是将一个人的品行、操守全部记录在册,并且会有一个类似于总评的标语,而中正将会根据这个标语进行打分。

德优能少、亮拔不群、天材英博

简单收集整理下,这基本上就是古代魏晋时期的总评,能够得到最后一个评价的少之又少,基本为零。毕竟,还没有担任任何官职,就能够得到这样的一个评价,想想都可怕得很。

九品中正制如何选官 家世行状定品(6)

  • 行状对人才评定有什么具体功效?

行状的出现,极大减轻中正的工作量,并且是一种互利互惠的局面。用最通俗的话来讲,行状就是档案,中正就是档案员,档案员根据档案进行评分,评分高的直接当大官,评分低的直接当小官。

但有一个前提,那就是迈过第一道坎,能当官。在这个时候,中正就会拿出你的档案表来细细查看一下,在原有品阶之上进行一个细分,至于具体细分到什么状态和地步,还需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而且,为了防止与中正有世仇或者被黑掉,往往每三年重新评价一次,只要在其中诸多次评价过程中没有被一巴掌拍死,就还有重新开始的机会。而且,三年之后的中正评价有很大概率不是之前的中正,就给官员很大的喘息时间。

定品,官员最后一道门槛

家世决定你能否当官,行状决定你能否当个好官,定品则决定了你能否在当个好官的前提之下有一个好的品阶。可以说,定品是九品官人法的灵魂所在,是所有官职、等阶、评定、选举的最后一道门槛,这道门槛迈过去,那就如鲤鱼跃龙门一样,前途不可限量。

九品中正制如何选官 家世行状定品(7)

  • 定品,是如何进行的?

定品分为四步骤,我们可以称之为四步走,要一步不落,才有可能谋个高官。

定品第一步:地方中正设立,人才入库。定品之前,要将全天下的人才进行统一归纳管理。可普天之下如此之大,怎样才能将人才入库,进行统一规划管理呢?答案就是中正,没办法,天下事情这样多,怎么也得有个背锅的。

中正一般是二品及以上官职担当,他们在成为中正之前,往往就已经是九品官人法中的佼佼者了,对于这个路数也算得上驾轻就熟。在之后,就是对郡县中的所有人物进行一个评价,这个过程极其枯燥,一般情况下由属员进行工作,只有重要人物或者权威之大常人难以想象的人物,才会由中正直接评定,而且这一类人物往往都是上上或者上中。

定品第二步:综合评价,具体分析。还记得最开始说的那两点么?家世和行状,这两者在最开始是分开的,并没有进行归纳整理。而此时的中正就得花费大力气将所有内容进行汇总并且进行一个粗略评比。

这两者所占的分数比例各不相同,一般情况下家世会占据绝大多数自主选择权,并且能够更容易享受高官厚禄。而行状这一个档口,人为参与因素实在是太多太多,想要进行一个细节修改似乎也不是很难。

九品中正制如何选官 家世行状定品(8)

定品第三步:司徒复议。中正做的再具体、在认真负责,上面也必须填加一层进行压制或者审阅。因为中正权力过大,极有可能做到权力失衡或者权利倒流。这点需要结合古代社会现状来进行解说:古代读书人科举考试成功之后,一般会拜码头,而拜码头的第一人选就是科举考试的当场老师。

同样的道理,九品中正制也会去拜老师,因为朝廷就是个小型斗争场所,在这个小型斗争场所中,必须有自己的势力,否则寸步难行。而中正是最为合适的人选,因为他将在不久之后掌管自己的未来。可是,中正说到底只是一个二品官员,一旦二品官员掌权极大,那么一品官员就会处于不利状态。在这个时候,就有必要将司徒或者吏部尚书请来,平衡一下朝中势力。

定品第四步:三年一调整。总分有了,按照分数分配官职似乎不是很难。管制分配完了,就这样一直干到老?不,还需要一个考评,每三年一次。官员干的好,接着往上升;官员干的不如意,那就只能撸下来了。

九品中正制如何选官 家世行状定品(9)

人为因素参与其中,活生生毁了九品官人法

九品官人法创立最开始的时候,是为了挑选人才,换句话来说:是因为国家缺少人才。可是,一种制度执行半天,搅得天下大乱,人才倒没有整出几个来,一来二去谁也没了心气。九品官人法制度,从最开始的为国家挑选人才慢慢演变成富家子弟的历练场所,已经偏离朝廷最开始的意愿了。

九品官人法,最开始确实做到了推举贤良,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魏晋时期朝廷势力,实现了一次大洗牌。更重要的是,九品官人法削尖了州郡县长官的权利,将权力归拢到中正和司徒身上。而中正和司徒又是皇权之下的直属官员,有侧面集中皇权势力,短时间内将皇权推到一个巅峰。加强中央权力,削减地方权力。将地方权力收归国有,将皇权再次放大。

可在不久之后,九品官人法发生质的变化,从最开始的重视人才变成重视官员背景、身份。那些有才能的人无法做官,反观那些平庸之人却可以依托自己的家族势力享受丰厚的待遇。这是一个集齐可怕的现象,所造成的后果也是极其明显的:穷人越来越穷、富人越来越富、掌权者权利越来越大、平民的权利彻底消失。

九品中正制如何选官 家世行状定品(10)

根据魏晋时期历史记载,当时中正由二品大臣担任,而挑选的民间优秀人才也绝大多数是出自二品及以上的名望大族,基本没有任何平民参与其中。一个人才选拔制度变成只重视门第出身的权贵欢乐之所,覆灭也是必然。

九品中正制不仅成为门阀和世家大族掌控权力的根据地,甚至演变成毫无作用的一场政治选秀。人才得不到重用,庸人却位居高位。当世家大族的地位越来越高,平民跨越阶级越来越困难时,所谓的九品官人法也变成一个笑话。

为什么呢?一种制度的消散必然有着其根本缘由,今天我们也不妨来看一下九品官人法是如何消散的:

权贵有了权力,就会获取更多利益;在更多利益扶持之下,就会妄图获取更多权力。这是一个死循环,无解。但是,中正的出现,却成为权贵的脚踏石,因为中正负责官员遴选和甄别。那么,只需要将中正搞定就万事大吉。于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多方运作下,中正终究是无法做到公平公正。

九品中正制如何选官 家世行状定品(11)

后期的科举制度,彻底将中正抹除,将人为可控因素降到最低。简而言之一句话:一个绝对公平的制度和政策不能出现,那就必须寻找当时条件可控范围内最为公平的遴选制度。九品官人法人为参与过多,那就将科举考试搬上台面来。后期的科举多方变革,也正是为了做到尽量公平。

参考文献:《晋书·刘毅传》、《晋书·王沉传》、《晋书·郑袤传子默附传》、《太平御览》、《晋宣帝集》、《通典》、《宋书·恩幸传序》、《晋阳秋》、《三国志·魏志·陈群传》、《三国志·魏志·常林传》、《三国志·吴志·鲁肃传》、《九品中正制度试释》、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