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一战战争片 揭秘战上海幕后故事

真实一战战争片 揭秘战上海幕后故事(1)

1959年,国庆十周年。

各电影厂都拍出了众多好电影,纷纷向国庆献礼。

其中上影厂的《林则徐》、《聂耳》、《万紫千红总是春》等,北影厂的《青春之歌》、《林家铺子》等,长影厂的《五朵金花》、《我们村里的年轻人》等上映后,都受到了广大的观众的一致好评。

真实一战战争片 揭秘战上海幕后故事(2)

然而更受欢迎的,还是八一厂所拍的战争片。

这一年,八一厂共有4部电影被确定为向“国庆十周年献礼”的影片,分别是《海鹰》、《万水千山》、《回民支队》和《战上海》。

相比之下,于1959年国庆之前上映的战争大片《战上海》似乎更受一些“军事迷”们的喜爱。

真实一战战争片 揭秘战上海幕后故事(3)

影片中所呈现的恢弘的气度、高燃的战争场面、真实的场景还原、鲜活生动的人物群像等,都令人欲罢不能。

有的观众一连看了好几遍,仍不过瘾。

电影一开始,丁尼扮演的方军长,站在军用吉普车上,气度不凡地将手往前一推,斩钉截铁地说“向大上海前进!”

真实一战战争片 揭秘战上海幕后故事(4)

小时候,这个动作,不知被我们模仿了多少遍。

那么,如今63年过去了,各位还记得这部当年火爆影院的老电影吗?还记得影片中那些动人的场景、魔性的台词,以及经典的桥段吗?

另外,大家知道这部电影的创作过程是怎样的吗?

它的编剧究竟是谁?

它的主创们的现状如何?

今天,就让雅清,为大家揭秘老电影《战上海》的幕后故事,再来重温和回顾这部精彩的战争大片吧。

一、《战上海》的编剧是谁?

《战上海》这部电影的编剧,字幕上写的是群立

真实一战战争片 揭秘战上海幕后故事(5)

很长一段时间,观众们都不知道这个“群立”是何许人也。

都觉得这应该是“集体创作”的别称。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不过执笔者,名叫柳特。

其实早在1958年10月,八一厂就做出了将上海解放战役搬上银幕的计划。

时任南京军区空军司令的聂凤智担任了这部电影的组织实施者。

真实一战战争片 揭秘战上海幕后故事(6)

在上海之战中,他是担任解放市区并负责警备重任的三野九兵团所辖第27军的军长。

这场战役,给这位名将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因为两军对垒,我军严格要求只准用枪,不许用炮。

而所面对的敌人,有拿枪的,也有不拿枪的。

所以解放上海之战,不仅要打军事仗,而且还要打政治仗、政策仗。

其难度之大,复杂性之高,可想而知。

所以后来有很多人回忆起这场战役,都会用“瓷器店里打老鼠”来形容,既要把老鼠打死,又不能损坏瓷器。所以要求各级指挥员“要文打,不要武打”,“不仅要军事进城,更要政治进城”,一定做到“军政全胜,完整地解放上海。”

真实一战战争片 揭秘战上海幕后故事(7)

事实上,我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确做到了这一点。

那么该如何将这场战役通过影像的方式,呈现出来?

聂凤智亲自上阵,与南空文化部的柳特、毕戈飞一起,七易其稿,共同创作出了电影剧本《战上海》,由柳特执笔。

所以《战上海》这部电影的编剧,应该为三人合作的结果。

但因为在创作过程中曾广泛吸收各方意见,所以称得上是“群策群力”,取“群立”之名,也无可厚非。

真实一战战争片 揭秘战上海幕后故事(8)

执笔者柳特,他是山东日照人,曾在部队先后担任过八路军山东纵队鲁艺学员、宣传员、三野 纵文工团二队队长、南京空军文工团长、南空文化部副部长等职务。

为了真实地还原上海战役的原貌,展示出这场战役在政治上的复杂性,柳特在创作《战上海》时,曾做了大量采访调查,搜集了众多素材,并对这些素材进行了严谨的筛选。

我觉得在《战上海》中,对敌方人员的描写尤为精彩,柳特把这些人从垂死挣扎到彻底失败的复杂心态,展现得淋漓尽致。

真实一战战争片 揭秘战上海幕后故事(9)

这源于他对当时敌方人员原型人物的认真剖析和研究。使得汤云甫、刘义、邵壮、韩军长、屠局长、巴队长、美国将军等角色个个栩栩如生,又人各有貌。

而我方人员的塑造则更为严谨。比如在丁尼所扮演的方军长身上,就有我方多位高级指挥官的影子存在。

真实一战战争片 揭秘战上海幕后故事(10)

我觉得无论从哪个方面看,《战上海》都是一个非常成熟的电影剧本,故事的编排、场景的设置、人物的塑造、台词的提炼,都非常专业。

比如开场几分钟,就通过多个角度,将敌军的垂死挣扎给呈现了出来。“只有拼命,才能保命”、“老子的腿就是被你们吹掉的”等经典台词也应运而生。

真实一战战争片 揭秘战上海幕后故事(11)

《战上海》的故事看似简单,但其实也通过有限的篇幅,展现了多条线索。如敌我双方的斗智斗勇,前线战士们勇猛的冲锋,和城内地下党的坚守,齐头并进,直到最终迎来上海的解放。

值得一提的是,参与创作《战上海》的柳特,还在影片中客串了一个小角色,一个敌军传令官。

真实一战战争片 揭秘战上海幕后故事(12)

他大概出现在影片的1小时零3分36秒的时候,只见他扮演的传令官一下车,便被王润身扮演的解放军战士赵永生所俘虏。

然后他被张良扮演的解放军战士小罗押送到了我军指挥部。

于是柳特和丁尼这两位好演员,奉献了一个名场面。

只听丁尼扮演的方军长问道:“你以为,你们能守住苏州河吗?”

柳特扮演的传令官不假思索,脱口而出:“不能不能,绝对不能,贵军一步就能跨过。”

真实一战战争片 揭秘战上海幕后故事(13)

这个场景,令我们当场笑甭。

话说柳特虽不是演员,然而他在影片中的表演,却相当自然、松弛,令人难忘。

后来柳特离休后还曾创作过《宣传队长》等剧本,但遗憾的是未能与观众见面。

2000年9月,柳特因病去世,享年80岁。

二、王冰因执导《战上海》一鸣惊人

王冰比柳特小6岁,但他参加革命的时间和柳特差不多。他12岁就随父母参加了八路军。后来在四野文工团工作时,被当时的东北电影制片厂(长影厂前身)选中,参演了电影《回到自己队伍来》和《人民战士》,成了一名专业电影演员。

真实一战战争片 揭秘战上海幕后故事(14)

1952年,八一厂筹建,王冰成为了其中的编导成员,参与执导了《激战前夜》、《长空比翼》等电影。

但他真正为广大观众所熟知,还是在执导了《战上海》这部电影之后。

他在这部电影中,充分显示出了自己的创作才华,突破了当时战争片中“见事不见人”的模式和框框,将战争场面拍得气势恢宏,将人物群像也刻画得生动形象。

真实一战战争片 揭秘战上海幕后故事(15)

我觉得,《战上海》这部电影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就在于它非常真实地展示了上海解放的历史进程。

这部电影所构建的战争场景,场面十分宏大,这在当时很多战争片中,都是很难看到的。

而且它的所有外景,几乎全都是在上海实地拍摄,当地的许多工人、学生、店员等都积极主动地担任群演,而且分文不取。他们出现在电影中,态度是那么认真,情绪是那么饱满。

真实一战战争片 揭秘战上海幕后故事(16)

影片中所出现的武器,也都是真刀真枪(不过是空包弹而已)。

据说,为了协助剧组拍好《战上海》,部队首长慷慨地派出了两个步兵团的人员参与拍摄,还专门调派了数十门迫击炮等设备,作为电影拍摄的物资和道具。

那时候拍电影,有老百姓的积极参与,有部队的大力支持,何愁拍不出好作品?

真实一战战争片 揭秘战上海幕后故事(17)

所以,我们在《战上海》这部电影中,看到了比特效更为令人血脉喷张的真实画面,看到了我方官兵为保护历史建筑所做出的牺牲,看到了赵永生被敌军机关枪扫成重伤,可他依然坚持着爬向目的地,我军战士因为无法使用重火力掩护战友,所以眼睁睁看着赵永生倒下。

真实一战战争片 揭秘战上海幕后故事(18)

我记得我当时看到这个场景时,泪流成河。

《战上海》是一部很朴素的战争影片。它最感人的地方,全在于人物的精神体现,而不是特效能够营造出来的。

导演王冰,凭借自己对战争生活的真切感受和体会,将影片处理得气势磅礴且节奏明快,很具有史诗般的大片特点。

哪怕如今63年后我们再回放,依然看得热泪盈眶。

真实一战战争片 揭秘战上海幕后故事(19)

王冰此后又执导了《碧海丹心》、《胜利在望》等电影。

只是令人遗憾的是,1970年,他便因遭到迫害而去世,直到1978年被八一厂平反昭雪并补开了追悼会。

真实一战战争片 揭秘战上海幕后故事(20)

因此王冰这一生作为电影导演所执导的作品并不很多,而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战上海》了。而他的儿子王咖,后来也成为了八一厂的导演,执导过《惊心动魄》、《惊天动地》、《飞天》等获奖影片,完成了父亲未完成的事业。

三、八一厂群星集体出动,强大的演出阵容,令人过目难忘

后来我分析《战上海》这部电影为何那么受欢迎?

我觉得最重要的原因,有三点。

一是战争场面很真实,不悬浮。

二是人物塑造很成功,无论是我方官兵还是敌方人员,个个都性格分明。

三是演员的表演很出彩,呈现的名场面,数不胜数。

真实一战战争片 揭秘战上海幕后故事(21)

在《战上海》中究竟汇聚了多少位明星?

可以说八一厂的众多大咖都参与到了《战上海》的演出中,如此强大的演员阵容,如今再看,也着实少见。

比如曾在《激战前夜》中扮演鲁维智的王润身出演赵永生,曾在《董存瑞》中扮演董存瑞的张良出演小罗,曾在《白毛女》中扮演王大婶的胡朋出演赵妈妈,曾在《丰收》中扮演村支书的李舒田出演肖师长等。

真实一战战争片 揭秘战上海幕后故事(22)

另外八一厂的刘季云、石存玉、言小朋等,也都纷纷出镜,扮演了敌方阵营的刘义、韩军长、巴队长等角色。王孝忠主动在其中出演了一个类似背景板的龙套角色。

真实一战战争片 揭秘战上海幕后故事(23)

而扮演我军方军长的丁尼,来自于南京前线话剧团,是话剧舞台上的台柱子,另外还出演过《春风吹到诺敏河》(扮演孙守山)、《霓虹灯下的哨兵》(扮演老工人周德贵)、《奴隶的女儿》(扮演沙玛木洛)等电影。

真实一战战争片 揭秘战上海幕后故事(24)

电影《战上海》中有一句脍炙人口的台词叫“汤司令到!”一说到这句台词,众多久违的画面便袭上心头。

扮演汤司令汤云甫的演员,名叫王斑,他是来自中国青年艺术剧院的一位表演艺术家。

真实一战战争片 揭秘战上海幕后故事(25)

这些好演员,都在《战上海》中呈现了惟妙惟肖的表演。

一说到他们的名字,众多“名场面”便迎面而来,就好像昨天才发生的事情一般。

比如说到丁尼,就想到他的那句“向大上海,前进!”以及他的那个有力的手势。

说到王润身,便想起他所扮演的赵永生在战斗中英雄牺牲的场景。

真实一战战争片 揭秘战上海幕后故事(26)

说到胡朋,就想到她温暖的笑容以及深厚的台词功力。

说到刘季云,便想到他所塑造的刘义,那老谋深算的眼神,和富有层次的演绎,那句“第五次反围剿有我,曲线救国有我,建立无人区有我,全力进攻山东也有我,想不到转战一生,到头来落得个替死鬼的下场,这才叫罪有应得啊!”的台词,更是令人记忆犹新。

真实一战战争片 揭秘战上海幕后故事(27)

说到王斑,便想到汤司令犹如黑云压顶般的出场和霸道的气势。

说到石存玉,便让人想到他所扮演的韩军长,死死地抱着汤云甫的大腿,苦苦哀求:汤司令,汤司令,请你看在多年交情的份上,你不能这样!汤司令,我跟随你20多年啊,汤司令啊,汤司令啊……

真实一战战争片 揭秘战上海幕后故事(28)

还有王晓棠的丈夫言小朋,也在《战上海》中呈现了生动鲜活的表演。

真实一战战争片 揭秘战上海幕后故事(29)

那么这些艺术家,如今现状如何?

唉,大多都相继离世了。

首先是刘季云。他演完《战上海》后,又出演了《林海雪原》、《暴风骤雨》、《夺印》、《秘密图纸》等多部影片,塑造了多个令人难忘的反派形象。然后于1971年6月24日病逝,时年60岁。

真实一战战争片 揭秘战上海幕后故事(30)

其次是王斑。他后来还参演过《暴风骤雨》(饰杜善人)、《青年鲁班》(饰高师傅)等电影,但于1974年9月11日他也去世了,年仅61岁。

真实一战战争片 揭秘战上海幕后故事(31)

再然后是石存玉。这位在八一厂一直以塑造老人形象为主的演员,在拍完《战上海》后,又在参演了《突破乌江》、《碧海丹心》、《夺印》、《打击侵略者》、《苦菜花》、《秘密图纸》等电影。1978年5月他也去世了。

真实一战战争片 揭秘战上海幕后故事(32)

言小朋也已于1992年就去世了。

真实一战战争片 揭秘战上海幕后故事(33)

老艺术家胡朋,是观众最为熟悉和喜爱的“银幕老太太”。由她在《回民支队》中所扮演的马母、在《槐树庄》中所扮演的郭大娘、在《烈火中永生》中所扮演的双枪老太婆等角色,都是那么深入人心。2004年12月28日,胡朋逝世,享年88岁。

真实一战战争片 揭秘战上海幕后故事(34)

王润身演完《战上海》后,便接到了在《林海雪原》中扮演杨子荣的表演任务,他因此一炮而红,成为八一厂的又一位银幕小生。只可惜这之后他拍片不多,仅在《野火春风斗古城》中出演过关敬陶之后便被“赶出”了八一厂。

1978年,他被调入长影厂,陆续出演了《春眠不觉晓》、《明天回答你》、《不该发生的故事》等电影。2007年9月27日,王润身因心脏功能衰竭不幸逝世,享年83岁。

真实一战战争片 揭秘战上海幕后故事(35)

丁尼后来出演过《姐妹俩》、《末代皇帝》、《千虑一得》等影视剧,2013年6月17日在老家山东济南病逝,终年95岁。

真实一战战争片 揭秘战上海幕后故事(36)

如今,在《战上海》中担任主演的演员,就只剩下两位还健在了。

一位是扮演三连长的李长华。

真实一战战争片 揭秘战上海幕后故事(37)

一位是扮演战士小罗的张良。

李长华在拍完《战上海》后,又参演过《碧海丹心》、《英雄诗篇》、《南海长城》等电影。他曾任广州军区战士话剧团团长、军区文化部副部长等职务。如今老人家已经97岁高龄了,但却精神矍铄,令人羡慕。

真实一战战争片 揭秘战上海幕后故事(38)

张良在演完《战上海》之后,又在八一厂参演了《林海雪原》、《碧空雄师》、《打击侵略者》等电影,并因在电影《哥俩好》中出演大虎和二虎,而成为了第二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男演员。

真实一战战争片 揭秘战上海幕后故事(39)

可是这之后他也遭到不公正对待,离开八一厂回到了老家东北。70年代被珠影厂所接纳,再次迎来了自己的艺术创作高峰期,陆续执导了《梅花巾》、《雅马哈鱼档》、《少年犯》等众多票房和口碑双佳的影片。

如今张良89岁,和妻子王静珠生活在广州,身体和精神都很棒。

真实一战战争片 揭秘战上海幕后故事(40)

1959年,一部《战上海》看得我们热血澎湃,63年后,重温这部电影,那些逼真的战斗场面,宏大的场景,放到今天,仍称得上是大片的既视感。

这部电影上映后,还曾衍生出一首儿歌:汤司令到,机关枪扫,热水瓶爆,癞蛤巴跳,马桶盖掉……

当遥远的地方,再次响起熟悉的声音,各位是否看到了几十年前,自己唱这首儿歌时的模样?

真实一战战争片 揭秘战上海幕后故事(41)

那时候拍电影的很认真,看电影的也很认真。

而现在,我感觉很多东西,都距离我们越来越远了。

各位觉得,是不是呢?

欢迎大家通过留言区,与更多网友进行互动吧。

文/DJ雅清编辑部:阿杰

©原创丨文章著作权:DJ雅清(yaqngzhuli99)

未经授权请勿进行任何形式的转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