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僵尸电影香港:香港僵尸电影的发展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香港鬼怪电影蓬勃发展,也在此期间涌现了大量的僵尸题材电影,迎来了香港僵尸电影的繁荣时期。时至今日,在度过了数十年的时间后,香港僵尸电影尽管没有再重现当年的繁华,但是从其本身所代表赋予的意上,与其在香港电影上所占据的比重来看,我们认为,香港僵尸电影是具备再一 次步入辉煌的潜力的。

经典僵尸电影香港:香港僵尸电影的发展(1)

一、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初:僵尸电影的萌芽与探索

1.《午夜僵尸》:香港僵尸电影的萌芽在研究过程中,通常把1936年所拍摄的《午夜僵尸》作为第一个出现的僵尸题材的电影。彼时的僵尸电影尚处在萌芽期,在核心上依然沿袭了欧美较为成熟的恐怖片模式。片中讲述了因家产争夺而导致兄弟阋墙,而长兄为了独吞家产不惜下狠手放火烧死弟弟,并尸沉碧海,妄图毁尸灭迹。没想到报应轮回,死去的弟弟变作僵尸,归来向自己的长兄寻仇。

《午夜僵尸》一定程度上借鉴了西式吸血鬼电影风格,剧情从当下的视角看较为平庸。因此《午夜僵尸》无论是在剧情设计上还是在僵尸形象上来看,都不应该完全属于香港僵尸电影的范畴。

经典僵尸电影香港:香港僵尸电影的发展(2)

这与香港僵尸题材电影的出现萌芽有关系,主要有两点原因:第一点,1913年香港的“人我镜剧社”与华美影片公司拍摄的电影《庄子试妻》被认为是香港第一部恐怖片,并以此拉开了早期香港恐怖片的拍摄探索,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受到当时拍摄技术与设备等诸多限制原因,香港恐怖片在初期发展并不顺利。香港恐怖片导演们将眼光投向了恐怖片的亚种类上,僵尸题材便是其中之一。

另外一点原因是受到布莱姆·斯托克于1897年所写的小说《吸血鬼德库拉》影响,国外于1931年《吸血狂魔》为起点创造出了很多吸血鬼形象的恐怖电影,并倍受好评。由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香港尚处于英治的特殊环境,因此受到了较为强烈的文化冲击,1936年的《午夜僵尸》这部电影便是在这种环境下产生的以“僵尸”命名的吸血鬼电影。

经典僵尸电影香港:香港僵尸电影的发展(3)

2.六部僵尸电影:香港僵尸电影的探索在接下来的四十年的漫长发展期中,香港僵尸电影不停的接受着各种文化冲击以及市场的影响、时代背景的影响。在此期间,香港仅仅出现了七部以僵尸为题材的电影,这一原因很大部分是当时香港恐怖片市场整体不景气导致的。

三十年代出产了《鬼屋僵尸》(《三千年地底僵尸》三部僵尸题材的影片,而接下来直到五十年代末期到六十年代初期才拍摄《湘西赶尸记》、《尸变》、《僵尸复仇》、《吸血妇》、四部僵尸题材的电影。并且由于60年代,受到内地影响,香港开始进行破除封建迷信的思想清洁运动,大量香港恐怖片其中都不再存在鬼怪,香港僵尸电影也受到了影响。

经典僵尸电影香港:香港僵尸电影的发展(4)

其中《吸血妇》所讲述的便是女主方慧珍为其子吸出毒血,却被家里老夫人与丈夫误认为是吸血僵尸,要将其打死,最终方慧珍解释后大团圆的结局。从《吸血妇》可以看出当时的香港僵尸电影由于受到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整体是混乱的,“僵尸”这一元素被应用在了不单单是恐怖片这一个分类下。

香港僵尸恐怖片在这个时候是一种与当时社会意识相违背的题材,因此受到了思想意识的影响与排斥,更何况拍摄技术和后期制作方法都尚不成熟,因此这段时期的香港僵尸电影并没有盛 行起来,反而陷入一种基本等同于停滞的状态

经典僵尸电影香港:香港僵尸电影的发展(5)

3.70年代的《七金尸》与《茅山僵尸拳》:僵尸电影虽败犹荣的继续探索直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电影《七金尸》的出现,再度激活了香港僵尸电影的发展。严格意义上来说《七金尸》同样不能算作香港僵尸电影,因为它主要描写的是吸血鬼,同时这部电影也是英国公司的《德古拉》电影系列的最后一部,但是其中有中国湘西赶尸的民俗传说相融合,所以也可算做僵尸题材的电影。

《七金尸》由于杂糅的元素过多,且融合的十分生硬作为香港“新浪潮”前的最后一部僵尸题材电影,虽然《七金尸》失败了,但是它也为未来香港僵尸电影的繁荣提供了一种思路,对未来八十年代的繁荣打下了基础。

经典僵尸电影香港:香港僵尸电影的发展(6)

同期电影《茅山僵尸拳》很明显的受到了李小龙所主演的《精武门》等武打片的影响,《茅山僵尸拳》就是一个披着僵尸皮的武打片,虽然票房仅仅36万,并且基本没有僵尸元素,但是毫无疑问《茅山僵尸拳》将喜剧元素与武打元素进行了融合,使得八十年代香港僵尸电影的元素融合有了较为明确的方向。

二、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至九十年代初:多元素融合形成独特类型

很多学者认为,正是由于林正英所主演的《僵尸先生》的大火,才引领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香港出现了如此之多的优秀的香港僵尸电影。甚至有人将《僵尸先生》所出现的1985年之前定为香港僵尸电影发展的萌芽期、探索期,而1985年之后定位鼎盛期。林正英已经逝去23年了,然而时至今日每当有新的僵尸片出现,下边的评论就百分之一百绝对性质的会有人提到林正英这三个字。

经典僵尸电影香港:香港僵尸电影的发展(7)

不难看出,林正英对于香港僵尸电影的影响之深。我们认为,把《僵尸先生》的出现1985年后定义为繁荣期是错误的。因为《僵尸先生》可以作为香港僵尸电影繁荣期的代表,却不能作为繁荣期的开端。

在他之前便已经有影片因为僵尸题材而大获成功,那便是1980年洪金宝所自编自导自演的影片《鬼打鬼》。《鬼打鬼》这部影片是第一个成功融合了喜剧片元素与武打片元素的香港僵尸电影,在1980年产出票房五百六十万港币。因此,将1980年也就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作为萌芽探索期与鼎盛繁荣期这两个时期的分割时间。

经典僵尸电影香港:香港僵尸电影的发展(8)

1.《鬼打鬼》:“僵尸”“喜剧”“武术”的成功杂糅经过了四十多年的探索发展,以及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影视元素的成功融合,八十年代终于成为了香港僵尸电影的鼎盛时期。洪金宝《鬼打鬼》以及之后一个系列的成功,让正处于“新浪潮”的香港影坛将部分关注点再次放到了僵尸题材,《鬼打鬼》是首部将“僵尸”“喜剧”“武术”完美杂糅在一起,并备受好评的香港僵尸电影。

其中,有一段情节,许真人与钱真人斗法,洪金宝所扮演的张大胆与钱真人徒弟、谭老板互相请神上身。这一段戏突出了中国道教与佛教的神学文化、不断变幻的妆容与表情突出的是中国传统戏剧文化、神上身的武打片段是功夫元素的完美融合、中间夹杂这变了声调和语速的“神语”以及略显滑稽的武打动作是喜剧元素的完美融合。可以说《鬼打鬼》的成功,为不久后的一系列香港将是电影的出现开创了一个先河,为香港僵尸电影的繁荣打下了地基。

经典僵尸电影香港:香港僵尸电影的发展(9)

2.《僵尸先生》:列入1985年十大华语电影随后在香港僵尸电影因为一个契机一举进入了繁华时期,那便是1985年上映的电影《僵尸先生》也是让林正英成为香港僵尸片代言人的开山之作。《僵尸先 生》票房高达2009万港币,更是获得了第五届香港电影金像奖中多个奖项提名以及最佳音乐奖,并被称之为1985年十大华语电影之一。

《僵尸先生》的大获成功,在香港影坛掀起了一阵僵尸热潮。《僵尸先生》开创了香港僵尸电影的主体结构,即人物形象的身份背景性格的塑造,僵尸形象的特点得到大幅度丰富,僵尸惧怕之物自此被确立为生糯米、童子尿、黑狗血、桃木剑等僻邪之物,并且僵尸先生还融合了女鬼这一形象。

经典僵尸电影香港:香港僵尸电影的发展(10)

钱小豪被女鬼勾引但是并非女鬼妄图加害,为之后的所有香港僵尸电影留下了,“并非人绝对是好的,鬼绝对是坏的,奈何人鬼殊途这一条铁律。”直到现如今,这条铁律依然在影响着各个类型的华语灵幻片。

而且《僵尸先生》中的配角哪怕仅仅露脸一两次的配角都具有自己完整的小支线故事,例如午马饰演的米铺老板,卖糯米的几句话,便使观众连接到米铺老板贪婪的性格与米铺老板儿子老实憨傻的性格。剧情喜剧感十足又不脱离主线故事有头有尾,人物塑造也相当饱满。

而音乐《鬼新娘》更是成为了经典,可以说音乐一响剧情便出现在了脑袋里。不管从哪个方面来看《僵尸先生》都无愧于香港僵尸电影的开山之作、香港僵尸电影繁荣期的标杆。但是《僵尸先生》的大火,成功,却并没有让后来的香港僵尸电影去进行总结,反而是大量的作品涌现出来。

经典僵尸电影香港:香港僵尸电影的发展(11)

根据香港公开放映及香港电影资料馆拥有记录的代表性影片统计1985年至1989年间拍摄的具有代表性的香港僵尸电影便多达12部:《僵尸先生》、《僵尸小子》、《僵尸家族》、《僵尸翻生》、《茅山学堂》、《僵尸再翻生》、《僵尸翻生续集》、《僵 尸少爷》、《灵幻先生》、《僵尸叔叔》、《僵尸斗 巫师》、《一眉道人》。

大量的僵尸片的出现,标志着香港僵尸电影的繁华同时也代表着大量粗制滥造的出现,以及受众针对自《鬼打鬼》开创,由《僵尸先生》完善的,喜剧元素、武术元素、吸血僵尸元素三种大元素完美融合而成的香港僵尸电影给予受众的新鲜感迅速疲劳,为即将到来的衰退期打下了铺垫。

经典僵尸电影香港:香港僵尸电影的发展(12)

三、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至今:多元素失衡发展丧失主体类型

1.多元市场对僵尸电影的冲击九十年代初期,依然有大量香港僵尸电影被拍摄出来,但是观者已经不再买账,不客气的说票房至少有四分之一是奔着林正英而去。但是就算有林正英的不断加入,传统喜剧元素、武术元素、僵尸元素三者融合的电影形式也越来越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观众眼界。

这段时期涌现的各路挂着僵尸之名的电影《新僵尸先生》、《僵尸至尊》《僵尸福星仔》票房都不算理想,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在这段时期,香港的家庭已经开始进入录像带放映机,大量家庭在家即可观看世界各种高质量的电影,这导致香港观众的观影眼光日渐提高。

经典僵尸电影香港:香港僵尸电影的发展(13)

而本身杂糅喜剧元素、武打元素的香港僵尸电影看起来更像是新鲜感已经完全褪去的无趣之物。观众需要更加丰满更加复杂的剧情,而这段时期的香港僵尸电影不但没有顺应时代推陈出新,反而是再度涌现出大量烂制作的影片,因此观众不再买账。

2.僵尸电影需求突破的失败。从1990年-1995年的香港票房前十来看。九十年代初,香港开始涌现出大量无厘头喜剧、现代武打剧、赌博类片种。香港僵尸电影则无一再次上前十,面对这一衰败的局面,部分导演开始尝试为香港僵尸电影引入新的元素。

诸如将时代背景再度往现代靠拢,如《驱魔警察》将时下正火的警匪动作片元素与僵尸元素进行融合,这部片也是具有开创意义的,可惜最终票房并不理想仅仅有364万港元。

经典僵尸电影香港:香港僵尸电影的发展(14)

而随着1988年11月10日,香港发布的《1988年电影检查条例草案》致使相当数量的香港僵尸电影与色情镜头相互融合如《赶尸艳谈》《妖怪都市》这一类影片可以说是香港僵尸电影的再度尝试,可是无疑是非常的失败,内容支离破算,僵尸元素依然快要消失,给人一种就算僵尸变成其他的妖怪看起来也不会有什么区别一样的观感。

而《一屋哨牙鬼》《一咬OK》等则是将眼光再一次放在了国外的鬼怪文化上,采用了中西结合的方式,将吸血鬼元素再次大量融入香港僵尸电影,创意不俗,而且却是有一些观看的新鲜感,可惜最终还是失败了。

3.《我和僵尸有个约会》:继承僵尸电影的僵尸题材电视剧的意外成功在香港僵尸电影的低迷期,1998年的电视剧《我和僵尸有个约会》却大获成功,这是首个将僵尸元素与现代都市爱情融合在一起的电视剧。

经典僵尸电影香港:香港僵尸电影的发展(15)

《我和僵尸有个约会》由冼志伟与谭友业执导一共拍摄三部,第一部于1998年拍摄讲述了1938年与日军少佐山本一夫苦战的况国华濒死之时被僵尸王——将臣所咬从而变为长生不老的僵尸,在1998年与驱魔后人马小玲之间产生感情,一同合力打败同样变为僵尸的山本一夫的故事。

第二部于2000年拍摄讲述了僵尸王——将臣与女娲之间的故事,同时解释了为什么第一部将臣会将况天佑变为僵尸,女娲对于人类的贪婪感受到心痛,并最终决定万世后如果人类仍然杀戮不断无法摆脱嫉妒、怨恨、迷茫、痴恋、贪婪便要毁灭人间。最终况天佑与马小玲合力阻止了女娲的故事。

第三部于2004年拍摄,期间再次出现了大量中国神话中的人物:瑶池圣母、人王伏羲、盘古族等,讲述了人、神、尸合力抗争命运的故事,电视剧的形式在一方面也给予了那个时代香港僵尸电影一个新的出路,那就是构建更加完整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经典僵尸电影香港:香港僵尸电影的发展(16)

《我和僵尸有个约会》的成功便是他完整的构建出了一个僵尸的世界,有自己的符号和自己的完整的故事,甚至继承了传统香港僵尸电影的部分特点,每一个人物故事都是完整的值得让人去细细品味。不得不说,虽然《我和僵尸有个约会》不是香港僵尸电影,但是他对香港僵尸电影的未来出路具有强烈的借鉴意义。

此后的十年里,香港僵尸电影慢慢淡出了观众的视线中,只有偶尔会蹦出来几个水花,但是完全无法掀起新的波澜。在经历了90年代大量香港僵尸电影失败的尝试后,香港僵尸电影的出片量大量缩水2000年至2020年可查询到登录院线的电影仅仅有十四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