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挖树太累变几个人帮忙挖(惠施十人种树抵不过一人拔树)

一个人挖树太累变几个人帮忙挖(惠施十人种树抵不过一人拔树)(1)

田需得到魏襄王的重用,为魏相,志得意满。

惠施告诫他说:“您一定要善待魏王的近臣。好比杨树,横着种可以生长,倒着种可以生长,折弯了种也可以生长。但是即使十个人种植杨树,就一个人刻意去拔树,杨树没一颗能成活。

所以以十人之众种植容易成活的杨树,也不能胜过一个人,为什么呢?种树困难而毁坏它非常容易啊!

尽管眼下您在魏王那里种下了树,但是要拔除的人很多,您的处境非常危险啊。”

十人种树抵不过一人拔树。如果是一人种树十人拔树呢?惠施用种树和拔树作比喻,提醒田需,只有和魏襄王的近臣维持良好关系,才不会被倾轧和排斥,才有可能官运亨通。

惠施的真切话语源自切身感受,因为和从秦国而来的张仪政见不合,被张仪一伙排挤出魏国朝堂,尽管他曾经为魏国作出许多贡献。

田需有没有接受惠施的坦诚劝告呢?接受了,他至死担任着魏相。

一个人挖树太累变几个人帮忙挖(惠施十人种树抵不过一人拔树)(2)

魏相田需过世,楚令尹昭鱼对苏代说:“田需死了。我担心张仪、薛公和犀首当中有一人会继位田需担任魏相。”楚国大臣为魏国操心?不,为楚国盘算。

战国时期,强国有时会为弱国明里暗里指派中意的人担任相国,弱国也会为了攀附强国任用其中意的人担任相国。

魏国是战国初期的强国,可惜魏惠王时开始转弱。田需是齐国人氏,依靠楚国的支持,担任魏相。

苏代回答说:“那么哪位继任魏相对您有利呢?”

昭鱼说:“我期望魏襄王太子担任魏相。”苏代说:“请让我北上面见魏王,必定让太子担任魏相。”关键时候怎么少得了纵横家。

昭鱼问:“怎么办呢?”苏代回答说:“假设您是魏王,我来说服您。”

昭鱼问:“怎么讲?”

苏代说:“我从楚国而来,楚令尹昭鱼忧心忡忡。

我就问他:‘您有什么忧虑呢?’他说:‘相国田需死了。我担心张仪、薛公和犀首当中有一人会继位田需担任魏相。’

我说:‘您不要担忧。魏王年长,一定不会任用张仪为相国。如果张仪出任魏相,一定是亲近秦国而疏离魏国;如果薛公出任魏相,一定是亲近齐国而疏离魏国;如果犀首出任魏相,一定是亲近韩国而疏离魏国。魏王年长,一定不会让他们中任何一人担任相国。’

魏王问:‘那么我应该任命谁担任相国呢?’我说:‘不如由太子担任相国。张仪等三个人都会以为太子不可能一直任相国,他们必然努力以本国服侍魏国,从而得到相国的印玺。凭借魏国自身的强大,加上三个万乘大国的辅助,魏国一定安全无忧。所以说,不如由太子担任相国。’”

苏代和昭鱼一人一个角色,在苏代的“导演”下,演示苏代和魏王的交谈。苏代要告诉魏王,张仪、薛公和犀首三人都不是真心实意地为魏国;让太子担任相国,可以诱惑他们为魏国出大力。

于是苏代北上面见魏王,把前面一段话告知魏王,结果真的是由太子担任魏相。魏襄王太子或许首创以太子身份担任相国之职。战国的纵横家真的敢想敢干!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