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所理解的爱是什么样子的(用哲学角度解释一下)

【画家宝松 答网友问】爱是什么?用哲学角度解释一下?,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每个人所理解的爱是什么样子的?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每个人所理解的爱是什么样子的(用哲学角度解释一下)

每个人所理解的爱是什么样子的

【画家宝松 答网友问】

爱是什么?用哲学角度解释一下?

这个问题看起来怪怪的。为什么呢?我一时也说不清。总的感觉是:这个问题不要说是从哲学角度,就是用科学角度、化学角度、数学角度、人类学角度等等,凡是你能想到的任何什么角度的回答都可能会在“爱”这个问题面前变得苍白无力,不知所云。

我不是什么哲学家,不知道如何用“哲学的角度”来解释“爱”这个东西。因为在我感觉里,哲学这门学问是概括与抽象程度较高的概念:如物质与精神、信息与能量、运动与静止、必然与偶然、规律与混沌、对立与统一、系统与要素、结构与建构、理性与信仰、利己与利他、善恶与因果等。如果用它来解释“爱”这个东西,会把试图解释“爱”的哲学家们弄糊涂的。

我也不是什么“爱情分析师”。那些社会上随处可见、居高临下、道貌岸然的“爱情分析师们”真的懂“爱”?真的能将“爱”分析得头头是道?真的连他们自己也能做到“爱得轰轰烈烈痛澈心脾伟大而忘己,情至切切真真感人肺腑凄美而无私”?恐怕他们也经不起分析。

今天,我想以一个“画家”的角度来谈谈“爱”是什么?不当之处,且当醉话。

“爱”是什么?我认为“爱”这个东西是人类有别于其他生灵的一种极为特殊的情感。她源于动物的繁衍本能;对异性、食物、领地的占有。但在这种占有过程中人类发现了“美”,也正是因为这个“美”的发现,使人类与其他动物间在本质上产生了巨大的变化(智慧、情感等)。进而,在以后漫长的人类社会生活中逐渐产生了“艺术、美和文明”。这一切的变化,正是由于人类情感中对“美”的“爱”导致的。那时,人类或许并不知道“爱”是什么?也没有“爱”的概念。只是在心里、情感里对那些感兴趣的东西、事物、异性、等等他们认为“美好”的一切。而这一切,就是在人类中发生的“爱”。

随着人类生活的丰富多彩,人类“爱”的内容和含义也有了巨大的变化与时代特征。早期的人类,只要有石头项链也会感觉身份、地位和美貌;后来人们有了对“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的憧憬;再后来的“四十八条腿”(指家具);再后来的汽车住房彩礼;再后来的美女金钱地位权利等等等等。这些变化都对人类的“爱”做着某种诠释。但这些物质的追求是“爱”的全部么?

随着人类生活的时代变迁,人类对“美”产生的“爱”也在发生着变化:曾几何时的“以胖为美”和“三寸金莲”到如今的“名牌名包”和“丰胸拉皮”;曾几何时的健康阳刚到如今的“伪娘鲜肉”;曾几何时的“华夏荣光”到如今的“崇洋媚外”;曾几何时的“勤俭节约”到如今的“铺张浪费”等等等等,哪一项不是人类在“爱”的追求下发生的变化?

“爱”是包罗万象的:对家庭祖国、亲人朋友、山川河流自然风光、风雨雪霜日月星辰、女人金钱、男人香车、奢侈生活、闲云野鹤、琴棋书画、权利名声等等,哪一项都可以成为“爱”的内容和对象。

然而,这些就是“爱”的全部么?还远远不是!

“爱”还可以是“仁义礼智信”,可以是“普度众生”,可以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可以是“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可以是“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还可以是“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这些也正是“爱”的情怀。

说了这么多,只想说明“爱”是极其丰富和广泛的,有至高至伟的大爱,有你情我愿的小爱;有轰轰烈烈;有偷偷摸摸;有为了“爱”可以抛弃江山;有为了“爱”可以千金一笑;有“可以将牢底坐穿”的无私之爱;有可以“共赴黄泉”的忘我之爱;“爱”可以爱民如子;“爱”可以赴汤蹈火;“爱”可以铤而走险,“爱”可以利令智昏。这些“爱”的表现,可以说千姿百态。古今中外多少文人志士为了心中的“爱”演绎了五彩缤纷的故事,这些也就成为了人类情感史上丰富多彩而又不可言表的谜。

多少人为了探索“爱”的真相,寻求“爱”的道路,除了留下浩如烟海的关于“爱”的艺术创作之外,好像没有任何一个人给出过全面又贴切、中肯且透彻的答案。

歌德说:凡是让人幸福的东西,往往又会成为他不幸的源泉。

记得一位作家说过:爱情有时就像疯子一样,拼命的追逐着一个人却把另一个人抛下很远。

或许,这就是“爱”的诠释吧。

2021.7.29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