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中吴用的人生轨迹(戏说水浒吴用小聪明无大用)

如果说晁盖是宋江“义”的影子,那么吴用便是宋江“谋”的影子。晁盖的作用是替宋江先站住梁山,立好根基,好让宋江作为串戏的线,把各路好汉的珠串起来。吴用的作用便是替宋江承担小聪明,背那些阴谋诡计的锅,维护宋江光辉正义的形象。

水浒传中吴用的人生轨迹(戏说水浒吴用小聪明无大用)(1)


吴用与宋江是水浒里唯二的书生,是儒的代表。宋江排名第一,吴用排名第三,纵然其他106将各有本事,终究还是得读书人领导。吴用这个名字取的绝妙,明明是智多星,偏偏是百无一用,着实讽刺。

吴用出场第一计是智取生辰纲,原文记载:【吴用笑道:“我已安排定了圈套,只看他来的光景。力则力取,智则智取。我有一条计策,不知中你们意否?如此如此。”】后续的事便十分清楚了,杨志等人被蒙汗药麻翻,晁盖等人不费吹灰之力劫取了生辰纲。


水浒传中吴用的人生轨迹(戏说水浒吴用小聪明无大用)(2)


紧接着白胜成为官府缺口,晁盖等人被迫逃亡,选择了梁山泊作为目的地。但彼时梁山泊之主乃是白衣秀士王伦,书中描述是个心胸狭窄的不义之人,那自然要被取代。吴用激怒林冲火拼王伦,奉晁盖为主,完成了梁山泊基础搭建工作。

随后的故事主线完全转移到宋江身上,直到宋江浔阳楼题反诗身陷牢狱,吴用出了个写假信的计策,但未能奏效。最终联合各路英雄江州劫法场,七星聚义升级成白龙庙二十九人聚义。

宋江上山后,吴用便跟随左右出谋划策,晁盖则被逐渐淡化。吴用也是书生,自然与同是儒生的宋江志趣相投,他的转变正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此后的故事里,宋江是绝对主角,吴用的御用配角。阴谋诡计是有碍英雄形象的,而且其中难免有违道义,所以吴用在这个角度上就是宋江的影子,两人是一体两面,分化出的两个角色。

水浒传中吴用的人生轨迹(戏说水浒吴用小聪明无大用)(3)


实际上小说里吴用出了出谋划策之外,少有凸显其人物性格、志向的片段。他既不像宋江那样志向明确,一心想着为国效力,同时也不像鲁智深那样除暴安良,更没有李逵那样一通滥杀杀出个新天地。从小说的角度,吴用这个人物形象是模糊的,所以视作宋江的影子更为合适。

但另一方面,这个人物的设定又是极为成功的,他完全起到了作者安排的作用。梁山泊大部分人都是精于武艺短于智谋的人,吴用这样的角色能让剧情顺利推进。

吴用的确称得上是足智多谋的人,但这样的谋是小聪明,是战术的雕虫小技。雕虫小技能谋一时富贵,但救不了整个社会层面上的堕落惯性。古代社会结构缺乏的是制衡体系,这种制衡在局限的社会条件下没有存在的空间,这并非个别人所能解决的问题。无论是道德还是宗教,都是一种弱制衡,在人性的欲望面前不值一提,所以宋江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吴用更不能解决这个问题。

水浒传中吴用的人生轨迹(戏说水浒吴用小聪明无大用)(4)


作者的态度呢?他既要迎合听众的口味,制造“反抗”的英雄,也要基于知识分子的理智去尝试解答问题,最终的结果就是以“义”的大旗来囊括天下好汉,去对抗国家的敌人。作者的态度是迷茫的,他憎恨贪腐的官僚阶级,恨不能一把朴刀掏心剜肺,也憎恨毫无道德信仰的强盗土匪,希望以“替天行道”“忠义双全”两面大旗来感化他们。这是一个理想化的故事,也是充满矛盾的线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