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余杭改革(想站上杭州C位)

杭州余杭改革(想站上杭州C位)(1)

建设杭州城市新中心!

余杭区提出的这个新目标,让人一下感受到了余杭跳跃而出的雄心,也让人进一步审视余杭的特色优势与使命。

余杭区地处杭州大城西的中心,是杭州举全市之力建设的城西科创大走廊的核心区。

杭州余杭改革(想站上杭州C位)(2)

它,能否成为杭州的又一个城市中心?想站上杭州“C位”,余杭区还需要在哪些方面更努力下功夫?

听听大家怎么说。

杭州余杭改革(想站上杭州C位)(3)

网友:

橙友“淡淡一笑”:余杭区有良好的自然生态和文化氛围,加上日趋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使它成为人才就业的好去处。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科创园区在这里拔地而起,年轻有为的高端人才在这里集聚。

余杭区提出定位面向世界、引领未来、服务全国、带动全省的创新策源地,这个规划非常有可行性。

尾号为“4688”的网友:赞,但余杭区还是缺商业配套。

橙友“X侠”:有未来科技城,余杭区建设杭州城市新中心就有信心。

网友“宁生”:杭州原来的中心太靠东了,余杭不缺地,甚至还能再造一个城,产业中心配套移过来,顺带能辐射临安、富阳。

网友“一江春水”:对标美国硅谷、北京中关村、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深圳南山区,打造特色鲜明、美丽宜居的生态公园型城区,余杭区方可成为世界人才高地。

网友“木子”:教育跟上,余杭才能成为城市中心。

杭州余杭改革(想站上杭州C位)(4)

居民张先生:

建设城市新中心,希望能进一步丰富城市生活配套

生活在余杭的居民,希望余杭区建设的杭州城市新中心,是能让老百姓过上高质量生活的。

30岁的张先生住在仁和街道,是土生土长的余杭人,他希望,余杭区能进一步丰富城市生活配套,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城市中心级”的生活服务。

比如,多建一些图书馆、体育中心、少年宫等公共服务中心。

杭州余杭改革(想站上杭州C位)(5)

鲁尔物联创始人胡辉:

建设城市新中心,希望能聚集更多创新资源

创业在余杭的人,希望余杭区建设的杭州城市新中心,是能聚集更多创新资源的。

2013年8月,胡辉在余杭区创立了鲁尔物联,提供安全物联网解决方案。这位土生土长的余杭人决定回乡创业前,放弃了在德国的百万年薪,正是看中了余杭区越来越好的创业环境。

“在余杭的这几年,我见证了儿时杂草丛生的荒地,变成了智能小镇。”

在胡辉看来,一个城市的中心,将聚集更多的创新资源,可为企业发展所用。“余杭的创新动力、资金支持、人才政策等必然会叠加爆发,为企业发展注入活力。”

杭州余杭改革(想站上杭州C位)(6)

南京市城市与交通

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杨涛:

要重点关注市域轨道快线规划建设

杨涛说,余杭区要集聚科创和人才资源,吸引全球旅游消费,需要有与之配套的城市功能,来满足人才衣食住行的需求。

因此,余杭区要重点关注市域轨道快线规划建设,快速直连杭州西站、萧山机场、杭州南站、杭州东站等交通枢纽,融入轨道上的长三角、杭州都市圈,快速直通西湖商圈、钱江新城等城市中心,为市民通勤、生活出行提供快捷便利可靠的交通条件。

杭州余杭改革(想站上杭州C位)(7)

杭州市规划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委员、杭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总工程师汤海孺:

要站上杭州“C位”,余杭区至少还有三步要走

要成为一个城市的中心,这个区域的商业、娱乐、购物、文化、公共设施、行政机关等要素必然要高度集中。也就是说,要建设杭州城市新中心,余杭区必须主动聚集一身顶配的城市功能。

从杭州城西的中心走到杭州城市中心,余杭区要走几步?

杭州市规划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委员、杭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总工程师汤海孺认为,至少还要走三步。

1 增强科创实力

杭州要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力量集中在城西科创大走廊。作为大走廊的核心区,余杭区亟需进一步增强科创实力。只有进一步打造完善的创新创业生态体系,创业人才才会愿意到余杭来。

2 在杭州西站周边布局服务功能建设

杭州的区位特点决定了东链接(大湾区)、西辐射(大花园)的特征,杭州要服务西部、辐射西部,余杭区就要主动承担起大城西发展的区域服务功能。

依托杭州西站,在周边布局更多的区域性服务功能,包括商务办公、科技研发等。

比如,布局高端化的商业、文体、休闲、酒店等配套设施,建设国际化的社区、学校和医院项目,辐射大城西区域乃至杭州西部区(县、市),推动高质量发展。

3 在杭州未来科技文化中心

周边布局服务功能建设

围绕杭州未来科技城核心区的科技文化中心,植入更多生活、生产类服务功能。

当然,科技文化中心周边的功能定位,要和杭州西站形成错位发展。城市功能的提升,是能留住人才的关键。

提升公共服务能级,或许是余杭区建设杭州城市新中心最需要迈出的一大步。

杭州余杭改革(想站上杭州C位)(8)

杭州余杭改革(想站上杭州C位)(9)

杭州是否需要多个中心?

纵观国内外,大城市通过多中心化的新城建设,带来城市空间形态的变化,从而推动城市的发展。

放眼国内外,东亚地区在多中心城市的实践上比较多。比如日本东京、韩国首尔、中国香港等,都是多中心城市,且发展得比较成熟。

一个城市是否需要多个中心?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行政区划研究中心教授孙斌栋等所著的《中国城市区域的多中心空间结构与发展战略》一书,总结了国内外多个主要城市区域多中心的实践。

孙斌栋认为,在都市区范围内强化多中心结构,是应对未来人口集聚的重要战略抉择。多中心也是一种集聚的空间形式,是追求集聚与分散有机结合、集聚经济和不经济效益综合最大化的空间组织形式。

随着城市规模增长,有助于提升经济绩效的空间结构会呈现出单中心—多中心—单中心的变化。

也就是说,城市规模较小时,单中心有助于提高经济绩效;规模较大时,多中心结构的经济绩效更好;但规模继续扩大,由于交通技术和管理水平提升,集聚负外部性被降低,单中心可能重新成为经济绩效最优的城市空间结构。

杭州余杭改革(想站上杭州C位)(10)

从西湖时代到钱塘江时代,杭州逐渐打开城市格局,早已不是20多年前那个“围着西湖摊大饼”的城市了。

随着城市骨架被拉开,“越来越大”的杭州,是否需要多个城市中心?

汤海孺认为,余杭区提出的“城市新中心”,是针对原有城市单中心的结构而言的。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杭州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能级不断提升,原有的单中心、团块状的城市形态已经无法适应城市的发展变化。

杭州余杭改革(想站上杭州C位)(11)

翻开《杭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杭州已经明确要按照“多中心、网络化、组团式、生态型”的原则,构建“一核九星、双网融合、三江绿楔”特大城市新型空间格局。

孙斌栋认为,在空间联系紧密的都市区或市区尺度,多中心结构具有更好的经济绩效。也就是说,一个城市要发展多中心,这些中心的联系一定要紧密,这也是余杭区在建设杭州城市新中心的道路上需要解决的课题。

专家的建议、百姓的需求,

余杭将认真落实好,

奋力以城市新中心建设的实际成效

增进民生福祉

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杭州余杭改革(想站上杭州C位)(12)

● 全国首批!全市唯一!余杭又添“国字号”荣誉!

● 又发消费券啦!地铁、公交都可使用!快来“看余杭”APP领取!

● 余上共富 | 事关就业社保!余杭这些民生获得感实实在在!

来源 | 橙柿客户端

编辑 | 周颖

杭州余杭改革(想站上杭州C位)(1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