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生活的四大影后(两大影后的饭局)

在上海生活的四大影后(两大影后的饭局)(1)

看了一段短视频“两个抠门影后约饭”,很可爱。惠英红在横店请刘雅瑟吃饭,选了自己喜欢的一家东北铁锅炖。她是熟客,老板娘给打了七折,人均不到70块。

两人快乐地啃着鸡爪,咕嘟咕嘟冒着热气的一锅菜见了底儿。红姐得意地说这片她混得熟,以后要带妹子吃个遍。

在上海生活的四大影后(两大影后的饭局)(2)

刘雅瑟穿一件白底印花港风衬衫,也是红姐推荐的小店,斥资一百。但红姐说,你买贵了。饭后,红姐走路回去,脚下一刻不停,出一身汗就不会囤积肉肉。刘雅瑟更接地气,娴熟地骑上小电驴。

在上海生活的四大影后(两大影后的饭局)(3)

这感觉,竟比我和我的闺蜜约饭还要朴实两三倍。然而加起来95岁的她俩,是两代金像奖影后啊。

一样都捱过苦日子的这对好友,能高贵冷艳戴江诗丹顿,也能嘻嘻哈哈吃铁锅炖。高低起落,能屈能伸,人生千般滋味把她们浸泡成了有故事的人。

在上海生活的四大影后(两大影后的饭局)(4)

今年夏天,并非科班出身的刘雅瑟力压前辈巩俐、吴君如,成为金像奖史上第9名内地影后。当时,媒体几乎都用“一夜成名”来形容她。

在上海生活的四大影后(两大影后的饭局)(5)

其实哪有什么人一夜成名,只能说黑夜太漫长,屏蔽了所有目光。就像刘雅瑟起起伏伏蹉跎了18年。2004年,湖南经视推出一档选秀节目《明星学院》。

制作人龙丹妮做了创新,第一次采用短信投票,新鲜的玩法让年轻观众沸腾。

最终,一个留着刺猬短发的女生拿下了人气王,她有个普通至极的名字,刘欣。

在上海生活的四大影后(两大影后的饭局)(6)

其实15岁的刘欣唱歌一般,但她的风格叛逆、不羁,太对当时年轻观众的胃口了。

三年后,刘欣又参加了很火的《我型我秀》,与另三名选手组团拿下全国冠军。

在上海生活的四大影后(两大影后的饭局)(7)

紧接着,她受邀登上央视《同一首歌》,迎来高光时刻。

那几年李宇春的中性之美正红,刘欣跟她走的路线相似,也因为相似,反而无法凸显自我,随着一茬接一茬同类风格的选手出现,竞争优势快速消失。

“奋斗穷”的魔咒,一样落在年轻女孩刘欣头上。为了参加选秀,她借了上万元长期在上海租房。但短暂红了几天之后,并没有真正赚到多少钱。

在上海生活的四大影后(两大影后的饭局)(8)

有跟她打过交道的娱记,看见她深夜在路边ATM机取钱,踌躇片刻,只取了一百元。

2009年,刘欣又“回锅”参加《快乐女声》,入选20强,这个不尴不尬的名次,再次被潮水一般的新人淹没。

在上海生活的四大影后(两大影后的饭局)(9)

2010年前后,她放弃虚幻的选秀梦想,去了北京,试过很多份工作。好几次付不起房租,不得不厚着脸皮去朋友家借住,睡在沙发上。

北漂8年,搬了大约10次家。她养了一条小狗,不得已煮一锅粥跟小狗一起喝,因为大米每斤一块五,狗粮一斤要六块钱。

最后实在撑不下去,只能忍痛给小狗找了新主人。

在上海生活的四大影后(两大影后的饭局)(10)

打过许多零工,跑过许多龙套,几乎心灰意冷的时候终于接到《致青春》剧组的电话。还是因为辨识度很强的中性气质,她被选中演朱小北。

朱小北家境贫寒,天性纯良,骨子里兼容着自卑与骄傲。被栽赃偷东西,她无法忍受人格侮辱,怒砸超市,受到学校处分。

在上海生活的四大影后(两大影后的饭局)(11)

朱小北砸的是被贫穷烙印的青春耻辱,刘雅瑟砸的则是被梦想拖累的少年憋屈。

这样的情节,实在比那些畸恋车祸堕胎的伤痛文学桥段,更真实更引人共情。

在上海生活的四大影后(两大影后的饭局)(12)

刘欣此间改名刘雅瑟,在山穷水尽的拐角看见柳暗花明,接连演了《等风来》《匆匆那年》《失孤》《青丘狐传说》等作品,又跑去《演员请就位》,把自己身段放得更低,接收批评和吊打。

当时刘雅瑟演《滚蛋吧!肿瘤君》女主熊顿,演到倒地痛哭久久爬不起来,郭敬明批评她“失控”,陈凯歌却十分赞赏,评价她“戏痴”。节目还没过半,她就被淘汰了。

姜还是老的辣,陈导几十年到底阅人无数,那一双眼睛不是浪得虚名。

在上海生活的四大影后(两大影后的饭局)(13)

在港片《麦路人》里,刘雅瑟演一名单亲妈妈,在丈夫去世后遭到婆婆驱赶,带着女儿四处流浪。

如果没有选秀时期的浮躁和北漂时期的落魄,连婚都没结过的她,根本无法对单亲妈妈的身心俱疲共情那么深。到了港片《智齿》里的流浪女,这种共情飙升到极致。

流浪女孩王桃是生活的弃子,被追赶、殴打、虐待,卑贱如野草,随时面临死亡威胁,求生欲念却强到疯狂。

在上海生活的四大影后(两大影后的饭局)(14)

在平稳生活里像有轨电车一样运行的我们,对苦难是严重缺乏想象力的,刘雅瑟成功地让我们感受到久违的惊心。

生活是安逸的好,但灵魂深处的能量,安逸久了就会麻木,反倒是这样的野性,像内啡肽一样激活了我们日渐笨拙的热血。

据说刘雅瑟有半年时间都沉浸在王桃的阴影里。

在上海生活的四大影后(两大影后的饭局)(15)

是这样的。每一个需要高感受力、高共情心的工作,都是十分消耗人的。对它没有一点疯魔的从业者,做不到顶端。

目前刘雅瑟已经被霍汶希签约英皇,在新片《海关前线》《潜行》里都有很重的戏份。她的脸确实不适合当爱豆,甜美不足,倔强有余。略微下垂的眼梢,增加了内敛和克制,微凸的嘴唇又增加了力量感,仿佛经受痛苦之后有千言万语要控诉,最终什么都没有说。

比起选秀时代盲目而冲动的热情,现在的路子显然更匹配她的气质——是那种灰暗背景下炙热的人性张力,在血色上开出花来。

在上海生活的四大影后(两大影后的饭局)(16)

在上海生活的四大影后(两大影后的饭局)(17)

惠英红的故事我们写过,熟悉的读者应该还记得。还没出生就拿到一手“家道败落”的烂牌。大户人家的少爷不成器,连赌博带受骗,败光全部家财,这人就是她亲爹。

等惠英红出生的时候,全家只剩一个木箱子,里面装着毛线球。台风掀翻了小木屋,一家人只能蜷缩在别人的楼梯底下,捡餐厅的剩饭剩菜。

在上海生活的四大影后(两大影后的饭局)(18)

三岁的惠英红带着两岁的妹妹,手里拿着小纸盒,放着口香糖、筷子等不值钱的小商品,游荡在湾仔街头,半是售卖半是行乞。遇到凶恶的人,一个巴掌甩在脸上,或者一脚踹开。

在上海生活的四大影后(两大影后的饭局)(19)

她见过最混乱不堪的社会边缘地带,烂醉如泥的人,倾家荡产的人,吸毒死去的人。

长大一些,惠英红去夜总会跳舞,被导演张彻看中,让她演穆念慈。紧接着开始了漫长的打女生涯,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浑身上下都是伤。

从四楼跳下,腿立刻就断了,送到医院拍X光,石膏都没来得及打,就被喊回去继续赶工。

在上海生活的四大影后(两大影后的饭局)(20)

香港第一届金像奖影后就是惠英红。领奖时,她只笑着说了三声谢谢,再无多话。回到家感叹:这奖杯又不是金子的,又不能让家人过得更好,有什么用。

随手就放到床底。在那之后,遭遇武侠片的没落,来不及转型就被时代淘汰。患过抑郁症,吞过安眠药,跟死亡近距离交了手,又在医院病房里茫然醒来。既然没死成,就认真再活一次。把自己放得很低很低,再小的配角也能演,再大的辛苦也能咽。

在上海生活的四大影后(两大影后的饭局)(21)

在上海生活的四大影后(两大影后的饭局)(22)

惠英红三次拿到金像奖影后,却三次都痛失亲人。第一次父亲去世,第二次是哥哥,第三次是母亲。她的大半生,是别人的几辈子的容量。

她在戏里阴鸷、狠辣,让人脊背发凉。戏外却像广场舞阿姨一样圆融慈祥,带一两分风趣。她恨不得把“抠门”贴在自己脑门上,却在去年河南洪灾时,一次捐了30万善款。网友评论:豪捐巨款,生活节俭,这种老港星品格,流量明星们好好学学吧。节俭、自律、克己……

这些烙着老派印记的品格,可以被年轻人所不喜,但只有经历过这些“紧绷”,才有资格去抵达当下最时髦的“松弛”。

在上海生活的四大影后(两大影后的饭局)(23)

在上海生活的四大影后(两大影后的饭局)(24)

人们都说女孩要富养,我不否认,富养的女孩从物质到精神都没有匮乏感,确实甜美自信又松弛。但那些不曾被富养过的女孩,她咽下的苦,走弯的路,经受的捶打,也是阅历与财富。

在上海生活的四大影后(两大影后的饭局)(25)

62岁的惠英红和33岁的刘雅瑟,都有这样的质感——见过世面的粗砺美感。

所以,你听她们说、看她们笑,是真的感到轻松与快乐。因为毫不精致,反倒没有矫饰。

就像是,我见过豪华的饭局,菜是珍馐,酒是茅台,迎送是玛莎拉蒂,席间有明星献艺……

但置身其中,只觉得束缚辛苦,实在不如好朋友喝杯小酒吃个铁锅炖来得轻松快乐。

最近有段关于“世面”的话很火,我稍微改动了一下与你分享——

在上海生活的四大影后(两大影后的饭局)(26)

以自己为节点,向上看叫见世面,向下看也叫见世面,没人能定义世面。

你能一眼认出最新潮牌,别人能一眼分辨农作物的种类。你在卢浮宫欣赏艺术品,那是你的世面;放牛的少年在山上奔跑,那是他的世面。城里的孩子看惯高楼大厦,农村的孩子见过满天繁星,这个世界太大,谁也没资格说自己见过天地万物。

很多时候,你我坚持的“高级”只不过是偏见,而所谓世面,只不过是世界的一面。真正的世面是坦然接受千奇百怪的人和事,让自己更开阔。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