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再来一次抗美援朝会怎么样(我敢断言这样拍)

如果再来一次抗美援朝会怎么样(我敢断言这样拍)(1)

从去年开始,随着抗美援朝题材的解禁,相关影视剧也逐渐多了起来。

可这些作品大多都有一个巨大的遗憾,那就是作为战争片,它们“不约而同”都以志愿军战士的热血、悲壮、牺牲为塑造重点。

这就给观众一种错觉,仿佛在战场上,志愿军战士们仅仅是靠坚强的战斗意志和战斗精神舍生忘死、以命相搏,才拿下最终胜利。

意志和精神当然都是真的,面对强敌的勇猛无畏也是我们战士的优良品质,但除了这些,志愿军赖以成名的单兵作战能力、组织能力和作战智慧,却被削弱甚至忽略了

72岁的张艺谋第一次拍抗美援朝电影,很可能弥补这一遗憾

如果再来一次抗美援朝会怎么样(我敢断言这样拍)(2)

在新片《狙击手》中,他另辟蹊径,让我们看到了战场上志愿军最真实的一面。

一、历史上的志愿军战士,远比我们想象的更强大,有人毙敌150人,彭德怀不敢相信他只有17岁

在《狙击手》此前发布几版物料中,有一段对狙预告,看得皮哥热血沸腾,额头冒汗。

玩过枪战游戏的观众应该知道,狙击手之间的对狙,拼的不仅仅是心态和技巧,更是智慧和谋略。

这是生与死的较量,对顶级狙击手来说,小小一个破绽,就意味着失败和死亡。

如果再来一次抗美援朝会怎么样(我敢断言这样拍)(3)

每一次露头,每一次瞄准,每一次扣动扳机,都是博弈和决战。

《狙击手》的战术版预告,就将这种溢出屏幕的紧张感和博弈感,呈现得惊险刺激。

冷枪五班执行秘密任务,却落入美军布好的口袋,战士们一个接一个被射杀。

如果再来一次抗美援朝会怎么样(我敢断言这样拍)(4)

如果再来一次抗美援朝会怎么样(我敢断言这样拍)(5)

虽然整个班都是精通狙击射击的战士,但美军精英狙击小队隐藏得很深,不随意开火,也就无法判断其位置。

怎么办?

班长刘文武下令“一个演,一个铲土,把火勾出来”,这叫“引蛇出洞”。

如果再来一次抗美援朝会怎么样(我敢断言这样拍)(6)

在不知道对方狙击手位置的情况下,五班战士通过伪装,诱骗敌方狙击手开火暴露位置。

随后,“呯”一枪,敌军狙击精英阵亡 1。

如果再来一次抗美援朝会怎么样(我敢断言这样拍)(7)

另一个美军狙击手,藏在深深的掩体后面,我军战士根本没有射击角度,怎么办?

刘文武再下令,“赶鸭子上架”。

如果再来一次抗美援朝会怎么样(我敢断言这样拍)(8)

所谓“赶鸭子上架”,就是我方两名狙击手轮流开枪,迷惑敌人,造成其判断失误,露出马脚。

如果再来一次抗美援朝会怎么样(我敢断言这样拍)(9)

随后,“呯”一枪,阵亡美军 2。

如果再来一次抗美援朝会怎么样(我敢断言这样拍)(10)

……

别看这些战术名词听起来通俗,实则都是志愿军战士在实战中积累出来的作战智慧。

这种智慧扎根于战争的土壤,人生地不熟的美军,虽然有更好的装备,但真在战场上遇见了,不一定就是志愿军的对手。

还是那句话,当下的观众总以为志愿军都是靠信念杀敌,上了战场就舍生忘死,实际上他们的团队协作、随机应变的战术智慧,同样也是频频打胜仗的关键。

如果再来一次抗美援朝会怎么样(我敢断言这样拍)(11)

要知道朝鲜战场上的志愿军,可是英雄辈出,不少人甚至可以称得上是世界战争史上的传奇。

他们的有些战绩说出来,比听小说还不可思议。

皮哥不妨为大家举三个例子:

第一个,叫邹习祥,是有名的志愿军狙神。

邹习祥1922年生于贵州务川县,7岁那年,邹习祥便开始学习打猎,潜伏、瞄准、射击。

小小的邹习祥很快便掌握了射击要领,并有优秀狙击手的特质,他总能干净利落射杀猎物,每次出猎都满载而归。

1949年,27岁的邹习祥被国民党抓了壮丁,后成为解放战士。1950年,他所在部队奉命入朝作战,邹习祥便迎来了人生的重大机遇。

如果再来一次抗美援朝会怎么样(我敢断言这样拍)(12)

上甘岭战役中,邹习祥所在的一营一连驻守上甘岭537.7高地,10月中旬,美军调集了兵力6万余人,火炮300门,坦克170多辆发起进攻,山头都被削去2米。

在没有医药、没有补给的情况下,邹习祥的一连与敌人反复争夺阵地59次,邹习祥更是足足坚持了43天。

这43天中,他用仅剩的半袋大子弹(206发),在百米之内的战场上连续射杀冲上来的美军。

因为有猎手的潜质,邹习祥心态沉稳,眼神锐利,出枪神速,美军看到我方有一名神射手,进攻的脚步也开始犹豫。

最终在战友配合下,他用206发子弹击杀203名敌人,创造了朝鲜战场的狙击神话。

如果再来一次抗美援朝会怎么样(我敢断言这样拍)(13)

后来,美国人把上甘岭537.7高地北山为“狙击兵岭”。

战后,邹习祥荣誉等身,荣获中国人民志愿军二等功臣,被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授予“冷枪英雄”称号,还被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授予二等功军功。

第二个,叫张桃芳。

外媒曾评选过一期“世界十大狙击手”,能上榜的都是西蒙·海耶、伊万西德·萨连科这样的传奇,而这份榜单上也有一个中国人的名字:张桃芳。

如果再来一次抗美援朝会怎么样(我敢断言这样拍)(14)

张桃芳1951年参军,1952年9月才步入战场,那时他刚刚20岁。

1953年,“冷枪冷炮运动”开始,张桃芳随即成为一名狙击手,他之前没有任何经验,所以第一次任务,他并未击毙任何一个敌人。

在第二次狙击战中,张桃芳找到了射击窍门,完成首杀后,他在40天里毙敌71人,名震全连。

如果再来一次抗美援朝会怎么样(我敢断言这样拍)(15)

后来,美军意识到志愿军里有一名神射手,于是从国内调来参加过二战的精英狙击手与其对决,没想到轮番交手下来,竟是张桃芳笑到最后。

据统计,在金化郡上甘岭狙击战中,张桃芳总共发射了442发子弹,毙敌214人。这创下了当时击毙联合国军的纪录。

更离谱的是,当时美军狙击手都有精度很高的光学瞄准镜,而张桃芳只有一把机械瞄准的莫辛·纳甘步枪,到现在,美国人也不知道这名中国狙击手是怎样成为狙神的。

大家或许不理解光学和机瞄的区别,简单来看,美军的狙击枪瞄准镜里,远处的目标是这样的:

如果再来一次抗美援朝会怎么样(我敢断言这样拍)(16)

而张桃芳,是这样的。

如果再来一次抗美援朝会怎么样(我敢断言这样拍)(17)

你就说,神不神吧。

第三位,名叫李代相,他虽然不是狙击手,但一人杀敌过百,可谓神迹。

李代相17岁上战场,入伍就赶上联合国军的秋季攻势,主攻方向正是李代相所在的47军。

47军接到志司命令,要坚守严岘山阵地。这里是咽喉之地,美军出动6架飞机,16辆坦克、近百门大炮,美骑一师出动两个团,战斗持续了三天四夜。

李代相所在的5连,开战前还有180多名战士,打了几轮就剩下十几个战友还活着。

如果再来一次抗美援朝会怎么样(我敢断言这样拍)(18)

5连一排正面阵地上的战士已经打完,二排阵地就只剩李代相一个人,几十米宽的阵地,三个掩体。

为了尽可能守住阵地,李代相开始在三个掩体中来回奔跑,不断切换攻击位置,他的武器时而是机枪,时而是冲锋枪,时而是步枪,有的掩体后只有手榴弹。

同时,李代相还灵活运用战术,比如拿战友的帽子作为假象迷惑敌人,完成一轮防守,就换一个掩体,最终一个人坚守阵地5个小时。

如果再来一次抗美援朝会怎么样(我敢断言这样拍)(19)

据统计,5连共击退美军29次的冲锋,击毙击伤敌人1200多人,而李代相一人就歼灭了敌人150多人,这可都是美军骑一师的精锐。

一个人在一场战斗中击毙一个加强连,这说出去都有点玄幻,但确实是新兵李代相的战功。

战后,李代相因为功勋卓著,受到彭老总接见,当看到李代相还是个新兵时,彭老总更是惊叹不已,反复询问是不是真的只有17岁。

志愿军部队中,像这样的英雄人物还有不少,他们之前或许默默无闻,但在朝鲜战场上一朝战斗天下知。

如果再来一次抗美援朝会怎么样(我敢断言这样拍)(20)

要知道,很多志愿军战士都有着精湛的射击技巧、过人的战斗能力和战场嗅觉,我们不知道这些英雄,并不代表他们不存在。

所以,张艺谋能把这些真实的传奇英雄搬上大银幕,讲述他们在战场上创造的那些神话,仅这一立意就值得我们肃然起敬。

如果再来一次抗美援朝会怎么样(我敢断言这样拍)(21)

像《狙击手》中的狙击五班,这样的精英战士在志愿军中有很多很多。这也是我志愿军靠炒面、万国造,把武装到牙齿的美国人赶下海的根本原因。

二、真正好的战争片,用最少的弹药征服观众的心

在西方战争电影的影响下,中国战争片过于强调用连天炮火制造的战争奇观吸引眼球,把视效当成“票房制胜秘诀”。

但战争片最核心的,往往不是射出去的枪炮,而是内心奔涌的情感。

如果再来一次抗美援朝会怎么样(我敢断言这样拍)(22)

这情感可能是思乡,可能是战友,可能是兄弟,也可能是爱情。唯有人物真挚的情感,才是战争电影里最猛烈的炮火。

能用最少的弹药征服观众的心,才是真正好的战争片。

像《高山下的花环》,简单一句“中国是你的也是我的”,就胜过无数枪林弹雨的铺陈。

如果再来一次抗美援朝会怎么样(我敢断言这样拍)(23)

像《上甘岭》中的一句“一条大河波浪宽”,就让人警醒,让人流连。

如果再来一次抗美援朝会怎么样(我敢断言这样拍)(24)

在电影《狙击手》中,我们也看到了这种最真挚的情感表达。

五班是《狙击手》的核心,全班战士的情感织成了一张网,但在一次营救任务中,这张网渐渐被美军狙击手撕开。

他们都是朝夕相处的战友,尤其对班长来说,这些孩子都是自己带出家门的,眼见他们一个个倒在美军的枪下,中美狙击手之间的对决,不仅有国仇,还带上了家恨。

如果再来一次抗美援朝会怎么样(我敢断言这样拍)(25)

如果再来一次抗美援朝会怎么样(我敢断言这样拍)(26)

国仇是集体主义的,这种集体主义我们已经见过很多次,志愿军战士最朴素的爱国情怀,在《狙击手》中的一场场战斗中都能看到。

最重要的,是家恨。因为家恨普通,平实,灌注着个人情感,是志愿军战士之所为真实人的情感基础。

报仇也好,带亮亮回家也罢,我们能看到《狙击手》想要表达的情感内核,那就是这一个个小战士,一个个普通人,在面临战争,面对生死,在失去同伴,拯救和牺牲之间的抉择。

如果再来一次抗美援朝会怎么样(我敢断言这样拍)(27)

他们是网上的一个个节点,他们用个人情感织起了一张张大网,正是这样的情感联结,让志愿军成了真正的铁板一块,同时也将美军拖入了战争的泥淖和失败的深渊。

从预告和已有的观众口碑来看,《狙击手》是有实力的好片。

如果再来一次抗美援朝会怎么样(我敢断言这样拍)(28)

但不得不说,《狙击手》如今面临的问题还有很多。

如果再来一次抗美援朝会怎么样(我敢断言这样拍)(29)

排片不行,上映时间非常不友好,不是饭点就是凌晨,虽然有《悬崖之上》靠口碑逆袭的先例,但一天一场的排片确实不符合市场规律。

如果再来一次抗美援朝会怎么样(我敢断言这样拍)(30)

当战争电影的卖点是大场面特效、工业化制作时,张艺谋似乎是一支孤军,他偏要用最真实的表达,创造出不一样的战争电影,书写只属于中国人的中国故事。

电影主题曲叫《回家》,在春节全中国人都阖家团圆之际,希望院线经理们能给这群狙击手,给这群最可爱的人,也给《狙击手》这部好片更多的机会。

从网络评价来看,增加排片也是众多观众的呼声,尤其这些评论中的“场次很少、不合理”“我想看、我等了半年”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对比之下能感受到大众对这样一部好电影的强烈渴望。

如果再来一次抗美援朝会怎么样(我敢断言这样拍)(31)

我们相信五班最终能够完成任务,也相信《狙击手》能凭借口碑和质量,给信任它的经理人以最友好和丰厚的反馈。

©原创丨文章著作权:皮皮电影(ppdianying)

未经授权请勿进行任何形式的转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