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居东魁杨梅的优缺点(将乐县东魁杨梅的栽培管理及效益分析)

将乐县东魁杨梅的栽培管理及效益分析

_范森垚

杨梅是常绿果树,因果实酸甜可口、风味佳,经济价值高,既可作果园栽培,也可作绿化观赏树种栽培。将乐县地处福建省西北山区,分布有大量野生杨梅,但生产上规模栽培很少;在20 世纪 80 年代末曾经引进种植,但因管理粗放、栽培技术欠缺、经济效益低等原因未能推广。

1 东魁杨梅在将乐县的栽培表现

1.1 特征特性

果实椭圆形,果色紫红,肉柱较粗,可溶性固形物12%~12.5%,糖含量为 9.5%~10.6%,果汁含量为 74%,酸含量仅为 1.36%,品质风味优于其他杨梅;因果特大而著称,平均纵横径(直径)为 4.2 cm×3.8 cm,平均果重 24.7 g,最大的果重为 51.2 g,每 500 g 东魁杨梅一般有 20 颗,最少 12 颗,平均肉柱长 1.15 cm,肉厚、味浓、汁多,可食率为 95.8% 。

1.2 生长习性

东魁杨梅树冠高大,呈圆球形,枝繁叶茂,叶色浓绿,叶背脉纹明显,树势强健,枝梢发生量大,树冠形成快。一年可抽 3~4 次梢 。春梢生长量占全年总量的 60% 以上。东魁杨梅的开花结果主要依靠上年抽生的春梢。

1.3 物候特性

东魁杨梅春梢 3 月中旬萌发,4 月下旬停梢;夏梢 5 月上旬萌发,6 月中旬停梢;6 月下旬第2 次夏梢萌发,8 月上旬停梢;8 月中旬萌发秋梢,10 月中旬停梢;10 月下旬和 11 月上中旬仍会抽晚秋梢。3 月上旬初花,3 月中旬盛花,3 月下旬终花。果实 5 月下旬开始转色,6 月初果实成熟。

2 栽培管理技术

2.1 园地选择

2.1.1 坡度  坡度一般在 10°~25°,适合日常管理及果树的生长,在建园时应修筑等高梯田;将乐县水南综合农场在 20 世纪 80 年代种植一片杨梅,由于坡度> 25°,难以修筑等高梯田,既不便于施肥、喷药等日常管理,也不利于安全采摘果实。作为采摘园,坡度应在 10°~15°。

2.1.2  坡向  杨梅耐阴,建园坡向以北坡为宜 。南坡日照充足,对提早成熟和果实甜度有一定的作用,但夏秋季南方阳光强,会灼伤果树的主枝、副主枝;树形为开心形的,主枝、副主枝受烈日照射,枝条朝上部分易干枯,朝下部分正常。

2.2 幼树管理

2.2.1 幼苗定植

2.2.1.1 苗木质量 选用 2 年生共砧嫁接苗,地径以上 10 cm 处干粗 0.8~1 cm,株高 50~60 cm,有 3~4 个分枝,苗木根系发达,无检疫性病虫害。

2.2.1.2 定植时间 定植时间在 2 月下旬至 3 月中旬,定植应选择在阴天或小雨天进行。

2.2.1.3  定 植 方 法  定 植 前 30 d 按 株 行 距4 m×4 m 或 4 m×5 m 挖好定植穴,定植穴规格为长宽各 1 m,深 0.8 m。到春季定植时,施入土杂肥、堆肥 50 kg 后回填土。定植前,要剪去苗木的枝梢和叶片,将过长的须根截短。定植时,将苗木放正,使须根略向下向四周舒展,并保证苗木嫁接口露出土表。定植后,浇足定根水。注意配置授粉树,一般 100 株配 1~2 株雄树。

仙居东魁杨梅的优缺点(将乐县东魁杨梅的栽培管理及效益分析)(1)

2.2.2 水肥管理

2.2.2.1 定植 1 年杨梅苗木 杨梅在定植后 2 个月内不必追肥,以后用浓度 3% 的尿素和复合肥的混合溶液每月浇根 1 次,或用稀薄的人粪尿水浇施。9月中下旬每株施入复合肥250 g 及有机肥20 kg 。

2.2.2.2  定植2年杨梅苗木  杨梅根系生长较健壮,2~3月以施氮肥为主,每月浇水1次液肥(人粪尿稀释液或 3% 尿素、复合肥的稀释液),直至 9 月份止;9 月中下旬每株施入复合肥250 g 及有机肥 20 kg。

2.2.2.3 定植 3 年杨梅苗木 第 1 次施肥时间为春梢萌发前 15 d,第 2 次在 5~6 月,每株施肥量为复合肥 500 g;第 3 次施肥在 9~10 月,每株施1000 g 复合肥、30 kg 有机肥,以环状施肥,施肥的同时浇水。

2.2.3 修剪整形 苗木定植后主干留 40 cm 左右短截,第 2~3 年采用长效、短截、疏删、拉枝、抹芽、摘心等办法, 培养 3~4 个比较开张的主枝, 在此主枝上再培养副主枝和侧枝, 使其分布合理, 层次清楚。过长枝要摘心或断枝, 密集细弱和过旺的分枝要适当疏删,在 3~4 年内基本形成树冠骨架。

2.3 结果树

2.3.1 施肥管理 成年杨梅树在早春萌芽前施入第 1 次肥,株施尿素 500 g、过磷酸钙 100 g、草木灰 1000 g;第 2 次为 5 月中下旬,株施草木灰2000 g、尿素 200 g、过磷酸钙 100 g;第 3 次在 6月底到 7 月初,为杨梅采果后,株施尿素 150 g、过磷酸钙 300 g;第 4 次在 10~11 月,株施农家肥50 kg。

2.3.2 修剪整形 杨梅成年树修剪,应以保持树体生长和结果的平衡,缩小大、小年幅度,提高果品质量和产量为目的。进入成年结果期后,树冠的形状、大小基本稳定,修剪要注意“疏、截、放、撑、除”五个要点。

2.3.3 疏花疏果 疏花疏果是控制杨梅大小年结果,提高果品质量的重要技术措施。

2.3.3.1 疏花 一是结合春季修剪,疏除多余的花枝,尤其是细弱花枝;二是多花大年树在花期可用杨梅疏花剂“疏 5”200 倍液进行喷雾。

2.3.3.2 疏果 在谢花后 20 d 左右,根据树体挂果量进行合理疏果,疏除密生果、畸形果、病虫果及小果,进行 2~3 次,于果实膨大前完成。

3 病虫害防治

3.1 病害

杨梅主要病害有褐斑病、癌肿病、赤衣病、根腐病、枯梢病、干枯病、枝腐病等。

3.1.1 褐斑病 发生在叶片上的真菌性病害,严重时造成叶片脱落并死亡,闽西北山区每年4~6月高温高湿,易发此病。用 50% 多菌灵 700 倍液、70% 代森锰锌 800 倍液等杀菌剂交替使用,防治效果良好。

3.1.2 癌肿病 发生在枝条上的细菌性病害,此病多由致病细菌从树体伤口侵入,造成树干隆起肿瘤,树皮粗糙开裂。由于肿瘤阻碍树体内营养物质的运输而导致树势早衰,严重时引起全株死亡。除了做好清园和减少管理上损伤外,在3~4月刮除病斑,在伤口处涂 1∶1∶100 波尔多液或77% 可杀得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抗菌剂效果较好,15 d 后再涂 1 次,采摘园采果后一定要防治1 次。

3.2 虫害防治

杨梅主要虫害有果蝇、蚧类、袋蛾类、卷叶蛾、干天牛等。

3.2.1 果蝇 成虫在杨梅果实上产卵,幼虫孵化后钻入果实取食,使被害果成为蛆果;从果实开始成熟至采收结束,果蝇幼虫为害逐步加剧。防治方法:诱杀成虫,及时清理落果,在果园周围及树下喷杀虫剂,必要时可用 6% 艾绿士悬浮液1500~2000 倍液喷雾防治。

3.2.2  其他  蚧类、袋蛾类、卷叶蛾可用 20%杀灭菊酯 2000 倍液或 50% 杀螟松 1000 倍液等杀虫剂喷雾防治;干天牛采取人工捕杀。

4 东魁杨梅效益分析

4.1 经济效益

成年东魁杨梅果树株产 50 kg 左右。采摘园除品尝、落果等损耗外,尚可出售 25 kg,价格20~30 元 /kg,经济效益 500~750 元 / 株。扣除成本,纯收益 400~600 元 / 株。

4.2 社会效益

种植杨梅为将乐县城郊区果园采摘丰富了采摘品种,增加了乐趣,为人们亲近自然提供了更多的机会,此外,果园采摘的杨梅风味更佳,远胜市场上销售的杨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