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去世过什么节(昨天为逝去亲人过的这个节)

原创 中华书局

文:郗文倩

农历十月初一是传统的“寒衣节”,此日正值秋冬交接,寒意袭人,人们添衣御寒的同时,也担心冥间的亲人缺衣少穿,遂糊制各色衣裤帽鞋,逐一焚化以供鬼魂御寒。“十月一,送寒衣”,故寒衣节也被俗称为烧衣节、鬼节。

老人去世过什么节(昨天为逝去亲人过的这个节)(1)

鬼者,归也。人死为鬼,即归去。可到底奔向何方?在佛教传入之前,古人观念里有天(仙)界和冥世两个去处。成仙意味着不死,生命向前无限延伸,这是很多人都向往的结果,但那需要更高的技术含量。战国以来多有关于神仙所居昆仑山和蓬莱岛以及不死之药的传说,这些玄虚恍惚却又神奇美妙,是古人心目中神仙世界的象征。

不过,相比昆仑山的高远缥缈,海上仙岛更可见,似乎也更容易到达,所以战国时临海的诸侯,如齐威王、齐宣王、燕昭王等都曾派人入海求仙。据说渤海之中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岛,去大陆不远,岛上有诸仙人,有不死之药,那里禽兽尽白,以黄金白银造为宫阙。然而,仙岛虽美妙,却可望不可即,古人描述道:“未至,望之如云;及到,三神山反居水下。临之,风辄引去,终莫能至云。”(《史记 · 封禅书》)这真是海市蜃楼一样缥缈了。然而,不可至似乎并未阻碍后世对神仙世界的热情和向往。秦始皇登会稽至海上,亦欲求仙,唯恐不及,再派童男童女入海搜求。汉武帝步其后尘,更是兴师动众,史书曾多次记载汉武帝对神仙世界的向往。有一次,大臣公孙卿给他讲了黄帝升天的故事,他感叹道:“嗟呼!吾诚得如黄帝,吾视去妻子如脱屣(鞋)耳。”(《史记 · 孝武本纪》)

老人去世过什么节(昨天为逝去亲人过的这个节)(2)

秦始皇遣徐福求仙群雕

秦皇汉武当然最终都没能成仙,可见成仙难度之大。皇帝如此,一般人更是渴望而不可得,死后只好乖乖地去阎王爷那里报到。古人想象,地下世界是人间翻版,有官府衙门,有街市交流,有人际往来,有吃喝拉撒,如此,死后生活所需与生前应当并无两样,也就去吧。

基于这种观念,中国传统丧葬习俗中,在瘗埋随葬品时,对死者生前的嗜好或身份、职业特点都有相当程度的关照。比如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墓主轪侯夫人辛追是一位贵族女性,也是家庭最高地位的女性,其随葬品就多为生活用品和食物。再比如陕西咸阳杨家湾4号墓和5号墓年代约在文景时期,墓主为当时的重要将领,随葬品中就有手持武器的步兵俑1800余件,骑兵俑580余件。而中山靖王嗜酒成性,在其与妻子窦绾的满城汉墓中就有30余个盛酒的大陶缸,估计盛酒达一吨以上。甘肃武威出土的东汉墓,墓主生前长期从事医业,墓中就随葬治疗疾病的药方。如今,这些观念在民间丧葬仪式中还能有很鲜明的表现。

老人去世过什么节(昨天为逝去亲人过的这个节)(3)

满城汉墓

不过,人们虽然想象地下世界一如人间,但就根本而言,它还是一个令人感到担心的未知世界。既如此,多备些钱粮物品,带些喜欢、习惯的物品,或许就可以在这陌生的世界高枕无忧了吧。更何况,人们设想生死虽有分界,却可以沟通,生者的思念与问候能够经由神秘途径传递到那里,但面对这个模糊的通道,人们心里却很矛盾:既然阴阳可沟通,那“死”鬼亦可随时拜扰生人,这种交往既是福之源,但似乎更是祸之根。因为神相对公正,鬼却似乎更为难缠,从古到今,在人们津津乐道的各种鬼故事里,鬼魂对生人的影响很多都是负面的,轻者戏弄、干扰人们的正常生活,重者致人疾病,甚至危害生命。因此,人们对鬼魂颇有些恐惧,即便是亲友的亡魂也以不见为妙。基于此,为死者稳妥安排阴间衣食住行,其实也是尽可能依据人间生活经验对冥世进行干预。假如逝者在阴间活得安稳、舒坦,能乐不思蜀,那就再好不过了。

死后生命依然有知,这是人们的想象,可是这想象却能带来实实在在的安慰,令我们面对死亡少些恐惧。因此,传统文化中复杂的丧葬礼俗,都包含着生死陡然转换的人性化过渡设计。在中国很多地方,老人都希望在有生之年为自己准备好一口棺材以备不时之需。棺木停在那里,时时触摸一下,那个自己即将奔赴的陌生世界也就变得亲切了,这是有准备的行程。

但人仍然是有感情的,阴阳两隔,逝者去矣,“一别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经常性的祭奠活动就能慰藉生者的哀思。因此,从这个角度看,一系列针对死亡的节俗仪式虽严肃沉重,在维护心理健康方面却发挥着重要作用。

比如死者去世后,设置灵堂,人们陆续来到死者家中吊唁,亲属迎接,哭诉去世的原委,回忆死者生前的一些生活细节和说过的话。来宾安慰亲属,也谈及死者的过往言行和品德,表达惋惜之情。之后若干天,人们苦心经营一系列繁复的送丧和落葬仪式,借助仪式,人们直面“亡故”这一事实,日常避讳的“死亡”话题可以大方地说出来,死亡的现实感遂一遍又一遍强化,终至被人们接受。仪式给生者提供了比较充足的时间,慢慢接受亲人死亡这一现实,亲人离去所带来的悲伤、失落、孤单甚至恐惧等诸多情绪,也一点一点被引发、释放出来。

有时,面对死者,我们很多人常常茫然失措,甚至不知该怎样认识和恰当表达自己的情绪,而这些约定俗成的程序、规定好的诸多仪节就是提前设置好的通道,沿着它走,情感就自然被塑形并引导出来了。

正式的葬仪过后,每隔一段时间,还要再去祭奠,再借助仪式,慢慢接受亲人亡故的事实,内心的悲伤、失落也一点点被导引出来,而终至平静。日后,假如人们还会因想念亲人而茫然、不快,年终祭奠、清明祭扫、鬼节送衣等仪式再次作为容器,承载和容纳这些悲伤。

因此,中国古代丧祭仪式是传统礼仪中最复杂的,形式的背后有着中国式的心理学意义。相比面对死亡的“勇敢”(所谓化悲痛为力量)或者回避死亡,述说死亡、接受死亡更有利于心理健康。借助仪式的展演,生者象征性地看见亡魂的“归程”,或许也可以帮助他们克服由于亲历死亡而产生的心理危机。

中国传统讲究“慎终追远”,以各种节俗仪式传达对先人的缅怀,种种仪节背后往往隐含着一些普遍的知识、思想和信仰。茶余饭后,聊聊这些“无稽”之谈,也算是节日文化的一部分吧。

(本文选自《食色中的传统》,中华书局2018年10月出版)

老人去世过什么节(昨天为逝去亲人过的这个节)(4)

点“了解更多”阅读本书

《食色里的传统》

郗文倩 著

简体横排

32开 平装

9787101133738

36.00元

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一言以蔽之曰“食色”。本书从古人日常生活出发,细说饮食、服饰、行旅、草木、节令、百戏等主题,举类迩而见义远,一滴水里见出大千世界,古人的天人关系、时空想象、宗教信仰、伦理道德、思维惯性、治国理念、养生观念、时令民俗、审美风尚、娱乐休闲等尽在其中。文笔清新自然,结尾有余不尽,“可信”与“可爱”兼而有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