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在风筝线上的童年优美句子(系在风筝线上的童年)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这是诗人高鼎《村居》中描写孩子们在春天里放风筝的画面。我想每个成年人只要读到这首诗都会情不自禁的想起自己童年时代放风筝的事情来。我也不例外,每年春天,我都会去大自然中放飞风筝,感受和煦的春风,怀念那份童真。

我的童年是买不到如今这些花花绿绿、形状各异的风筝的,那时候的风筝是用智慧和双手、用废旧物品自己DIY制作而成的。记忆中做的最多是“蝌蚪”风筝,我和小伙伴一起从各自家里找来制作风筝的材料:报纸、竹篾、棉线等材料,然后几颗小脑袋抵在一起,叽叽喳喳商量一阵。把报纸裁剪成一个正方形和小长方形,将准备好的竹篾做骨架,竹篾要用刀削成条状,一条长度是报纸对角线的长度,一条是报纸对角线弓行的长度,骨架的连接用棉线紧紧的缠住。要做成一个好的风筝骨架,竹条的制作是最关键的,不但要有韧性而且要轻,太重的飞不天。将较短的竹篾用线系于正方形报纸的对角线上,用另外的报纸裁剪成条状,用于风筝长长的尾巴,尾巴大约占整个风筝的四分之三。尾巴的长度决定着风筝飞得方向和高度,也是有讲究的。当糊好风筝的面后,再用绵线连接出飞行时要拉扯住风筝保持风筝平衡的三条支线,这要反复几次才能准确地找对位置,后面就可以连接放风筝的线了。一头系在风筝上,一头缠在一个线拐子上。线拐子也是自制的,父亲做过木工,我四处“淘宝”找来方木,让父亲帮忙用木据做出一副“井”字形的线拐子,再用刨子和砂纸抛光打磨。这样,在放飞的时候,双手来回倒线格外顺畅。

系在风筝线上的童年优美句子(系在风筝线上的童年)(1)

三月的似剪春风还残留着冬的料峭,我们这些颠跑在田野里的孩子,是不知道什么叫冷的。何况又常把嬉笑系在风筝线上,即便有些寒意,也早被如火的童心熔化掉,让野气的笑声赶跑了。一个个蝌蚪风筝从辽阔的田地里,迤逦的大道旁冉冉升起,被底下幼稚的欢声笑语吹着,腾腾热气捧着,悠悠飞向空中,去亲吻白云。好似争艳的奇葩,挂彩的气球。心里的那份自豪感就不用说啦。那时,学校会组织放风筝比赛,比谁的风筝制作工艺精美,飞得更高。所以,回到家里,我会绞尽脑汁琢磨着改进自己做的“小蝌蚪”风筝,怎么让他飞的比别人的更高、更远。风筝尾巴的长度,竹条的粗细长短,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包括连接风筝三角线的比例都需要调整,还有放飞时的技巧技术也是最重要的。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我的努力下,我做的“蝌蚪”风筝稳稳地飞上了蓝天,越飞越高,越飞越远,似乎要触及到天上的白云,常常引来小伙伴羡慕的目光。风筝有时候飞的好好的,任你如何摆布。但有时候也有赌气的时候,它会突然掉头,往下栽。这时我们都像张飞似的环眼圆睁,立即牵绳引线拯救。随着欢呼声,风筝重又飘然升起,刚刚得意,猛不防风筝又挂在电线杆上,猛一拽又断线了,我们拉着断了的风筝线,又不胜惋惜……

系在风筝线上的童年优美句子(系在风筝线上的童年)(2)

童年时光悄然离去,田野变成了高楼,杂草变成柏油路,小伙伴也都各自成家了。时间在流逝,环境在改变,不变的只有心中的那段童年记忆。那些童年的众多游戏成了我一生中一道永不褪色的风景线,在心灵中永远亮丽夺目。很多时候那些童年趣事便是心上的一根琴弦,把现在与过去连在了一起,在都市的高楼大厦和疲惫匆忙的人群中,无意拨动,便能拨出许多清新和甜蜜来。

系在风筝线上的童年优美句子(系在风筝线上的童年)(3)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系在风筝线上的童年优美句子(系在风筝线上的童年)(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