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取经到底有多少年(唐僧为什么要去取经)

从小,我们便是听着唐僧取经的故事长大的。现在,这个故事不但在我们国家广为流传,甚至,它在世界上的许多国家都是非常受欢迎的。

这个故事来源于我国古代的一部非常著名的小说《西游记》,作为全书的主要人物,唐僧这一人物的形象,在这本书中占据了非常大的篇幅。根据书中的描写,我们不难发现,这个故事发生于唐朝时期,故事的主人公唐僧,曾是唐朝时期有名的得道高僧。

唐僧取经到底有多少年(唐僧为什么要去取经)(1)

作为一代高僧,他的首要任务除了提高自己的修行之外,剩下的就是弘扬佛法了。一直以来,他留在世人心中的形象,都是一副悲天悯人、德高望重的高僧模样。而他之所以能在世人心中留有这么高的地位,主要是因为他不畏艰险、历经苦难,带领着自己的几个徒弟前往西天取回了多部经书。

可以说,他的这一举措极大程度上推动了唐朝佛教事业的繁荣与发展,同时,也让他在世人心目中有了更高的地位。但是,不管是那个时期的人,还是我们现在的人,大多都只知道他历尽苦难去西天求取真经,却不知道他为什么要去求取那些经书,更不知道他求取的都是哪些经书。

今天,我们就一起,带着这些疑问来一一探索。

根据小说中的记载,我们了解到,唐僧是一位佛法修为非常高的得道高僧。可能真的应了那句“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将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他的幼年时期,真可谓是相当坎坷,并且,他并不是自愿盾入空门的。相传,他幼时家境不错,之后,却在一次跟随父母外出时突遭横祸,父亲被奸人害死,母亲被掳走,只剩下了年幼的他。

唐僧取经到底有多少年(唐僧为什么要去取经)(2)

当时,他的母亲为了保护他,将其放到了一个盆里,让其顺着江水流走。对于一个没有自理能力的小婴儿来说,独自在江上漂流能够活下来,已经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了。

或许,他真是一个受上天眷顾的幸运儿,一路被江水冲到了金山寺下,寺中的长老收留了他,从此成为了金山寺的一名小沙弥。从小的耳濡目染,让他对佛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你用心去做一件自己热爱的事时,往往结果会事半功倍,这句话用在他身上不就非常贴切吗?

随着时间的推移,年纪轻轻的他,便已经成为了当时颇受世人敬重的佛法大师。虽然,在当时来说,此人的佛法造诣已经非常高了,但是,他在研习佛法的过程中却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个时期的佛经出现了断层现象,许多的佛经著作都存在残缺不全的现象,因此,他一直在想办法修补这些残缺的佛经。

然而,渐渐的他发现,如果单靠自己这样闭门造车,是没有办法补全这些佛经的。这时,一个重要的人物出场了,她便是小说中提到的观世音菩萨。在菩萨的点化下,他明白想要得到完整的佛经,就必须前往佛教的发源地西天去取。这件事如果成功完成,那必定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

唐僧取经到底有多少年(唐僧为什么要去取经)(3)

想要进行如此重大的一件事情,自然免不了要争取皇帝的支持。

于是,他把这件事禀报给了太宗皇帝李世民。皇帝听后,不但对他的做法大加赞赏,同时,还用自己的切身行动给予了他极大的支持。皇帝主动提出要和他结为异姓兄弟,并公开下旨封他为御弟,皇帝的这一做法,无异于在极大程度上提高了他的社会地位。

好了,说了这么多好像有点偏题了,接下来我们言归正传,一起来了解一下他到底为什么要去求取佛经?

在我看来,他之所以不惜历尽千辛万苦求取佛经,主要有以下三点原因:

第一点,与他幼年时期的经历有关:

前文我们说到过,在他很小的时候,不仅父母被奸人谋害,连他也流落到了寺庙之中。在出家之后,他一直潜心学习佛法,而且,在他所求取的经书中,有一门叫做“大乘佛法”。

这门佛法的主要作用,就是普度众生和感化人心。大概他是想,如果佛门中的僧人都学会这门佛法后,再去向世人宣扬这门佛法,如果,每个人都能受到佛法的感化,从此不再作恶,一心向善,那么,这个世界会不会少一些像自己这样遭逢不幸的人。从这一点上来说,他取经的主要目的既是为了让世人少遭受一些苦难,同时,也是为了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唐僧取经到底有多少年(唐僧为什么要去取经)(4)

按照小说中的叙述来看,他取经的第二个目的,则与他的前世有关。

佛家都讲究因果,因此,他们非常相信前世今生这种说法。相传,他前生是佛祖座下的金蝉子。那一世的他,因为没有认真听佛祖讲解经书,使得佛祖认为他辱没了佛法,将他贬入凡间,让他重新在人间历练修行参悟佛法。因此,他才转世进入了佛门。

这样的生活,让他循环了十世,每一次他都遁入空门认真修习佛法,每一次他都用自己所学来帮助他人减轻苦难与罪孽。最后一世,他虽然历经苦难,但是,只要能重新取到真经,便算是功德圆满,才能重新回到灵山。因此,求取真经,就成了他修行路上的必然。

接下来,我们再来说一说,他之所以要去取经的第三个原因。说到这第三点原因,便要从他本人的主观意愿上来说。

上文,我们说他是当世有名的佛法大师,他之所以能够取得这么高的成就,除了因为自身的天赋之外,主要还是因为他从心底里热爱佛法。前文,我们提到当时的佛法已经出现了许多断层现象,以前留下的许多经书,要么残缺不全,要么字迹模糊,反正,其中的许多内容都已经完全没有办法辨认了。

而这,对于他的修行之路来说,无疑是一个极大的阻碍。西天是佛教文化的发源地,此地在当时有着非常高的声望。只要成功到达那个地方,他不但能够得到内容完整的经书,连他自己在修行佛法过程中的一些疑惑,也能成功得到解答。

因此,无论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爱好,或者是提高自己的修为,又或者是为了向世人弘扬佛法,推动当时佛教事业的发展,他前往西天求取真经都是责无旁贷的。

唐僧取经到底有多少年(唐僧为什么要去取经)(5)

好了,说完了他前往西天求取真经的原因之后,我们再来说一说,完成这项艰巨的取经任务,到底用了多少年?其中他又取回了多少部真经?

无论是小说还是当今的众多影视剧,都对他前往西天求取佛经的时间,做出了具体说明。从这些资料中,我们不难发现,他完成这项艰难的取经大业,总共花费了十四年的时间。在这十四年里,他可谓是吃尽了苦头,历尽了艰辛才成功到达西天。

小说中,那些所谓的妖魔鬼怪,我们姑且不论。现在,我们单从交通上来说,想必大家都知道,古代的交通条件是非常落后的,能够拥有一辆马车作为代步工具,便已经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出行只能靠双腿步行。然而,他只有一匹白龙马作为代步工具,行李都只能靠人来挑。

在那个时候,从一个城镇到另一个城镇,要走上十天半个月。但即使在这样简陋又艰难的条件下,他们却用自己的双脚丈量无数个国家。他们的脚步不但走遍了中国的大江南北,还游遍了世界的名山大川。常言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获得成功。正是他身上所具备的那种顽强意志和不畏艰辛的品格,才支撑着他整整坚持了十四年,最终,完成了自己的夙愿。

唐僧取经到底有多少年(唐僧为什么要去取经)(6)

最后,我们再来说一说,他此次西天之旅的收获。

根据相关记载,他此次取回的佛经,主要可分为大乘佛经和小乘佛经两大类。其中,还有许多其它类型的经书,我们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据现存的史料记载,其总量大概为六百二十部。

总之,他带回来的经书,无论是从种类还是数量上来说,都是非常多的。取回的经书虽然数量很多,但其翻译工作,却是一个相当大的工程。当时,并没有那么多的翻译人才,因此,这些经书大多都是他一本一本逐字逐句翻译而来的。

原本,他在翻译的过程中,也曾想过根据自己的意愿,对经书的内容做出部分删减。但是,当天晚上他却梦到有猛虎对自己示警,如此一来,他自然也就歇了投机取巧的心思。并且,他还梦到有佛光照耀在自己身上,在佛光的照耀下,他感觉自己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灵,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涤荡。如此一来,他感觉到内心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平静,这对于他的翻译工作来说,无疑是一大助力。

唐僧取经到底有多少年(唐僧为什么要去取经)(7)

无论是十四年的艰苦取经之旅,还是此后若干年的翻译岁月,都对他的修行事业有着很大的帮助。在小说中,他修成正果得道成仙,作者为他安排了一个圆满的结局。虽说,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中国人一向喜欢大团圆结局,但是,在真正的历史上他的付出也得到了回报。

他不但成为了当时有名的佛法大师,还成为了世人心中一座永不磨灭的丰碑,并对当时佛教的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最终,被后人铭记。

另外,他悲天悯人普度众生的精神,也值得我们学习和效仿。

参考资料:

【《大唐西域记》、《西游记》、《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西安市志·(第七卷) 人物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