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脱肛的症状与治疗(小儿脱肛家长别惊慌)

经常有一些家长带着宝宝到儿科就诊,说发现宝宝大便时有像肠子一样的红红的肉脱出来,期初,便完了自己会缩回去,时间久了,需用手托才能回去,甚至宝宝啼哭、咳嗽时也会脱出。如此反复,给宝宝带来巨大的痛苦,家长也非常苦恼。遇上这样的情况,家长先别慌张,这是小儿脱肛的表现。

脱肛:肛门就像袖口,里外连接不牢

小儿脱肛是一种常见病,又称直肠黏膜脱垂,是指直肠黏膜或直肠壁全层脱出于肛门之外,多发生于1-5岁的婴幼儿。

小儿之所以易发生脱肛,是由于婴幼儿的直肠与肛管上下处于一条直线上,骶骨弯曲度尚未形成,盆底组织结构发育还不完善,支持直肠的周围组织松弛薄弱。如果发生长期便秘、频繁腹泻、慢性咳嗽等情况,使腹腔内压力长期处于增高状态,自然会引起直肠黏膜脱垂。

打个比喻。衣服的袖口如果外层与里子连接不牢固,而穿衣服时又不断增加向袖口方向的作用力,里子就容易从袖口脱出。脱肚就是这个道理。

小儿脱肛的症状与治疗(小儿脱肛家长别惊慌)(1)

小儿脱肛

治疗:降低腹压,及时复位

清楚了发病原因,治疗便可对症,即积极治疗导致小儿腹内压增高的原发疾病,如目日咳、便秘、肠炎、腹泻等,原发疾病得愈,脱肛多能痊愈。同时,要纠正不良排便习惯。宝宝大便时,应避免蹲位或久坐便盆,可暂时采用坐高盆排便或侧卧、侧仰卧位排便,这样能减轻小腹内压。

对于脱出的直肠,家长应及时使其复位,以免脱垂部位充血、水肿给复位带来困难。家长可让患儿趴在膝盖上,手指涂石蜡或麻油等润滑剂,缓慢地将脱出的直肠纳入肛内,然后清洁肛周,并用吊带将纱布垫固定于肛周两侧。如脱出较严重。表面发暗,肿大嵌顿,坏死、疼痛明显,应及时就医。

有少数宝宝是因营养不良、身体虚弱引起的脱肛,应注意增加营养,如鸡蛋、瘦肉、鱼虾、豆类及新鲜的蔬菜水果等,营养充足,肛周肌肉收缩力增强,脱肛自然好转。

小儿脱肛的症状与治疗(小儿脱肛家长别惊慌)(2)

小儿脱肛

预防:养成三个好习惯

第一,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每天定时排便,切勿长时间蹲坐便盆,防止大便干燥,排便时不要用力过猛。便后、睡前可用热水坐浴,刺激肛门括约肌收缩,对预防脱肛有积极的作用。

第二,保证均衡的饮食营养。便秘患儿应多吃新鲜蔬果,如芹菜、白菜、黄瓜、猕猴桃、香蕉等,不吃辛辣刺激食物。久泻患儿少吃蜂蜜、粗粮等通便食品,不吃生冷滑腻及寒冷性食物,如冷饮、白萝卜、竹笋、梨等。

第三,鼓励患儿做提肛运动。提肛运动就像忍大便一样,将肛门向上提收,然后放松,接着再往上提,如此反复,有规律地进行提收,坐、卧、站立均可进行。每次一提一收可做20-30次,每天早晚各一次。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