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退出太空站意味着什么(俄罗斯无力支撑)

1月29日,英媒BBC发表了一篇标题为《太空探索:人类不久后能实现新的太空飞跃吗?》的文章,对去全球航天未来是否能通过国际协作实现更大的突破作了个评估,提出了两个比较有趣的观点,一个是BBC认为俄罗斯航天发展非常不明朗,在2030年后或将成为第一个退出太空的国家;另一个则是中国在太空领域发展迅猛,但和美国仍存差距。

俄罗斯退出太空站意味着什么(俄罗斯无力支撑)(1)

BBC报道:全球协作更困难,俄罗斯或将退出太空领域

人类在过去的60多年里,已经将人类送达太空与月球,探测器已经在火星着陆,最远的探测器已经飞离太阳系,在过去,这些计划都是凭一国之力实现的。BBC表示,太空计划是一项耗资巨大并且充满技术挑战的项目,未来有更远大的目标必将面临技术与资金难题,未来10年是否能实现全球协作并达成更宏伟的目标呢?

俄罗斯退出太空站意味着什么(俄罗斯无力支撑)(2)

阿尔忒弥斯计划:20多国合作,中俄没有加入;

BBC表示,未来10年让人激动人心的是耗资高达930亿美元的阿尔忒弥斯计划已经开始实施,不出意外的是在2023年人类将再次登上月球,与上次美国“一己之力登月”不一样,这次的阿尔忒弥斯计划有多国参与,包括欧洲空间局 (ESA)、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 (JAXA) 、和加拿大航天局 (CSA),加起来也差不多有20来个国家,也算是全球协作。

俄罗斯退出太空站意味着什么(俄罗斯无力支撑)(3)

各国与组织负责的舱段

但中国和俄罗斯并没有参与,当然这不是中俄参不参与的问题,而是美国根本就没有邀请中俄参与阿尔忒弥斯计划,目前意识形态上的分歧,中俄基本已经落在了美国的合作的“朋友圈”以外。

俄罗斯退出太空站意味着什么(俄罗斯无力支撑)(4)

但BBC表示,这并没有影响中国,因为中国也没有加入1998年开建的国际空间站,目前中国已经建造了自己的空间站并完成了月球采样返回,未来将展开深空探测。

载人火星计划:仍然遥遥无期,中美采样返回竞争

距离第一次登月已经过去已经过去50多年,但载人火星计划仍然遥遥无期,即使是NASA也没有制定出具体的时间表。不过让人欣喜的是仍然有突破,中美都有非常详细的火星土壤采样返回的计划,美国已经实施,毅力号火星车已经在火星采集了多个样本并已经“妥善存放”。

俄罗斯退出太空站意味着什么(俄罗斯无力支撑)(5)

中国虽然还没有出发,但相当有趣的是中国的火星采样返回时间表要比NASA与欧空局的采样返回要更早,原因是NASA的计划太庞大,为保险起见将其中收集与发射的计划分成了两步执行,时间落后了两年,届时将出现中美竞争火星采样返回的盛况。

俄罗斯退出太空站意味着什么(俄罗斯无力支撑)(6)

俄乌冲突:彰显全球合作形势严峻,俄罗斯或退出太空领域

BBC表示,俄乌冲突是未来10年航天合作最大影响因素,在2月底开双方冲突以后的两周内,西方多国纷纷停止了与俄罗斯的航天合作,欧洲空间局(ESA)同俄罗斯的两次联合探月行动被取消,寻找火星生命痕迹的火星表面探测器项目也被叫停。

俄罗斯退出太空站意味着什么(俄罗斯无力支撑)(7)

俄罗斯也扣留了OneWeb公司的卫星,当然欧空局也扣留了联盟火箭,目前双方正在沟通互换,但合作是不可能再继续了。但空间站合作仍然继续,美俄双方互换宇航员座位,在对方国家训练,看似一片和气,但一个隐忧正在等着俄罗斯。

俄罗斯退出太空站意味着什么(俄罗斯无力支撑)(8)

英国皇家联合军种研究所(RUSI)军事科学团队空间安全政策研究人员朱丽安娜·绥斯(Juliana Suess)表示,现在俄罗斯对全球航天已经没有过去那么重要了,2030年后(国际空间退役)俄罗斯将无力独自建造空间站,俄罗斯近些年在太空探索上投入减少,技术更新换代跟不上时代,朱丽安娜认为俄罗斯或将成为第一个退出太空的国家。

俄罗斯退出太空站意味着什么(俄罗斯无力支撑)(9)

俄罗斯在2021年的太空探索资金投入甚至低于法国,这表示俄罗斯的太空探索活力正在淡出全球主流科学界,但很明显俄罗斯不可能放弃太空领域,即使在空间站项目上未能有建树,但在卫星以及军事应用领域仍然会保持存在,当然俄罗斯未来的方向可以与中国合作,但前提是中国要同意。

中国全球协作:是否能超越美国领衔全球太空探索?

1月25日,SpaceNews报道称欧空局局长表示该机构既没有预算能力,也没有政治意图将其宇航员送往中国空间站,中欧载人航天合作或将中止,欧洲不再派员至中国空间站:

“我们非常忙于支持和确保我们在国际空间站上的承诺和活动,在那里我们有许多国际合作伙伴共同努力,”欧空局总干事约瑟夫阿施巴赫在巴黎举行的年度新闻发布会上回答太空新闻的问题时说。“目前,我们既没有预算,政治也不允许,没有参与第二个空间站的打算”

2014年欧洲航天局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签署了《2015-2020 年中欧航天合作大纲》,明确在深空探测、 空间科学、对地观测、测控服务、空间碎片、教育培训等领域开展合作。

俄罗斯退出太空站意味着什么(俄罗斯无力支撑)(10)

2016年,中国航天员叶光富参加了欧空局的合作探险评估和锻炼人类行为和表现技能(CAVES)宇航员培训课程,该课程评估和锻炼人类行为和表现技能的合作冒险。

俄罗斯退出太空站意味着什么(俄罗斯无力支撑)(11)

叶光富参加欧空局洞穴训练

2017 年,欧空局宇航员萨曼莎·克里斯托福雷蒂 (Samantha Cristoforetti) 和马蒂亚斯·毛雷尔 (Matthias Maurer) 在沿海城市烟台与 16 名中国宇航员一起参加了海上生存训练,并一直在培养中文技能。

俄罗斯退出太空站意味着什么(俄罗斯无力支撑)(12)

Matthias Maurer

原计划这些交流是准备在2020年晚些时候让欧洲宇航员登上中国空间站,目前天宫空间站已经建成,但双方的合作气氛已经无法回到从前,个中的影响因素有美国试图遏制中国高科技行业的企图,也有俄乌冲突后意识形态的改变,近期来看这个形势已经很难改变。

没有欧洲合作:中国空间站就干不下去了吗?

“欧空局退出中国空间站计划”,这是国内社交媒体上很多“大V”的标题,但事实上欧空局根本就没有加入过中国的空间站计划,中国也从来没有邀请过他国一起建设天宫空间站,所以这就是一个标题党。

俄罗斯退出太空站意味着什么(俄罗斯无力支撑)(13)

无论欧空局是否参与天宫空间站都将继续,因为我们和欧空局合作本来就是在空间建设之后的科学研究交流,这和国际空间站的“加入建设”是完全不一样的,欧空局的加入可以为科学研究合作锦上添花,科学项目的资金注入也可以减轻在空间站项目上“回笼资金”。但科学合作不只有欧空局,全球各大科学组织都可以参与到中国的天宫空间站项目中来。

俄罗斯退出太空站意味着什么(俄罗斯无力支撑)(14)

天宫空间站有点忙:外国宇航员或将于2026年登上天宫

天宫合作的科学项目,早在2019年就已经确立了,6月12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和联合国外层空间事务办公室在维也纳联合宣布,来自17个国家的9个项目从42项申请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国空间站科学实验首批入选项目。

这些项目来自瑞士、波兰、德国、意大利、挪威、法国、西班牙、荷兰、印度、俄罗斯、比利时、肯尼亚、日本、沙特阿拉伯、中国、墨西哥、秘鲁等17个国家的23个机构,包括政府机构和私营实体等。项目涉及的领域包括空间天文学、微重力流体物理与燃烧科学、地球科学、应用新技术、空间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等。

除了这些需要有人照料或者无人照料的实验设施以外,比较值得一提的是第五个项目是太空肿瘤实验:空间飞行条件下的个体内健康和肿瘤组织的3D类器官培养物的早期突变特征研究,这是一个需要载荷专家参与的试验,负责这个项目的是挪威科技大学的医学博士Tricia L Laros博士,预计将于2025~2026登上天宫空间站展开为期31天的在轨研究。

俄罗斯退出太空站意味着什么(俄罗斯无力支撑)(15)

问天实验舱还有一个扩展区域,2028年将在这个区域安装一个高能宇宙辐射探测(HERD:High Energy cosmic-Radiation Detection) 模块,总重约2300千克,这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与意大利航天局达成的合作协议,包括西班牙、意大利和瑞士的科研机构将参与这项研究。

俄罗斯退出太空站意味着什么(俄罗斯无力支撑)(16)

加装了HERD模块的问天实验舱示意图

欧空局与天宫的合作“中断”了,但并不表示欧洲各国的航天局不能“越过”欧洲与中国建立合作关系,国际空间站很忙,也很贵,据波兰天体物理学家阿格涅什卡·波洛博士称,国际空间站上的试验费用很贵,并且还排不上队,目前在轨的空间站只有两个,如果试验不能上国际空间站,那么只能选择中国的天宫空间站,就此两家别无分店。

俄罗斯退出太空站意味着什么(俄罗斯无力支撑)(17)

除了欧洲以外,还有中东多国,比如阿联酋在2022年底就和中国签署了嫦娥七号的合作项目,据说费用高到令大家目瞪口呆(坊间传闻高达300亿人民币,但只是网传),不过双方都没有公开,目前还处在保密状态。

俄罗斯退出太空站意味着什么(俄罗斯无力支撑)(18)

除了中东还有正在亚洲和非洲以及南美等多个国家,不只是欧空局一棵歪脖子树,不找中国合作不是中国人的损失,因为国际空间站2030年后基本就要退役了,而美国也没有后续的空间站建设计划,仅有的只有理论上存在的阿尔忒弥斯计划中的“月球门户”,这个明显无法和空间站相比,因为它远在月球轨道,并且空间太小,只能作为月球或者深空门户,难道欧空局到2030年再来求中国?

中国太空探索计划:并没有打算领导全球

熟悉中国航天的朋友应该知道,我国的航天计划并没有打算领导全球,目前太空探索的项目主要有如下几大块:

  • 1、月球地面国际站计划;
  • 2、火星采样返回计划;
  • 3、深空行星探测计划;
  • 4、月球载人探索计划;

当然最重头的仍然载人登月,CZ-5DY版进展顺利,两次发射,月球轨道对接,载人登月在10年内实施还是很有希望的,中国航天正在完成历史使命,我们也不介意带大家一起玩,但并不是必须要带着大家才能玩。

俄罗斯退出太空站意味着什么(俄罗斯无力支撑)(19)

延伸阅读:SLS发射一次20亿美元,这不是坑钱吗?

据公开渠道获得的信息,SLS火箭(美国重返月球的阿尔忒弥斯计划主要火箭)发射一次的成本为二十亿美元,而在SLS火箭诞生之初,曾被美国宇航局定位为“可快速研发成型的低成本一次性重型运载火箭”,宣称单次发射成本仅4亿美元,低于航天飞机的4.5亿美元。但目前单次发射成本已飙升至20亿美元级别。

俄罗斯退出太空站意味着什么(俄罗斯无力支撑)(20)

这个笔者简直就没法吐槽了,原因是SLS火箭用的发动机是航天飞机时代留下来的,助推器也是那个时代,甚至前几次发射还用了航天飞机上拆下来的二手发动机,如此高的价钱简直没法交代。

俄罗斯退出太空站意味着什么(俄罗斯无力支撑)(21)

阿尔忒弥斯计划总预算为930亿美元,按目前的趋势来看超支是必然的,二十多个国家合作建设,不知道这些国家和组织投入了多少钱,但基本都是去补贴美国人的航天飞机供应链的。当然这与咱们中国无关,就月球探索而言,我们还是祝愿他们能登月成功。

#创作挑战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