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当年到今日的感悟(志于学时的迷茫)

作者:使者 来源:美篇App

从当年到今日的感悟(志于学时的迷茫)(1)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国人的先贤宗师孔子,自述了他学习和修养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一个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过程。

杏坛飘香,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同时,也最有成就感。因为年复一年都要送走一批毕业生,迎来一批新生。真可谓三尺讲台乾坤大,培养弟子桃李满天下。但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要使小树成为木料需要很长的时间。而培养一个人成才则需要更多的时间,是个长久之计,并且十分不容易。

正当年少志于学时,不幸的是我们这一茬人,从上小学时开始文革,到中学毕业时文革结束。整个学生年代伴随着这一场史无前例的政治运动,身在其中的人们,对于这段十年文革的历史风雨,更是有着难忘的记忆。

1972年,告别了懵懂的小学时光,开始进入中学时代。文革期间教育体制处于改革不确定时期,把初、高中的三年制,分别减缩成了两年制,从初中到高中合起来四年,比现在的六年减少了两年。这还且不说,关键是整个过程伴随着教育闹革命,老师教不成,学生不用学,没有人抓教学质量,至于那个时候到底学到了多少文化知识,只有自己知道。那时改革的还有新生入学时间,由秋季改为春季,也就是在春季招收新生入学。

那时小升初不需要考试,是直接按照居住区域分配学校。家长们似乎也不太在意孩子们到哪里去上学,因为当时学校基本上不是把教学质量,放到应该有的位置。学生们更是随波逐流,学习生活没有任何压力,落得个玩得开心快乐。

小学毕业后,我被分配到居住区附近的和平中学(在和平街道上,其实名称是六中)学习。同学们差不多都是来自学校周边居民家的孩子,也有小部分外面转入的学生。

和平中学,因在和平街道而得此名。校址在一个非常狭窄的老旧小区里,建筑物几乎全是一般低矮的老房。沿着街道向北走的不远处,有一座中西结合的高大建筑物,即远近闻名的地标性建筑天主堂。现存建筑有主教楼、祈祷圣殿等建筑。其中祈祷圣殿位于主教楼东,重建于1937年,砖木结构,殿堂外形高大。侧面装饰以西洋风格墙柱和园窗,半圆券正门上横塑“祈祷圣殿”字样,两侧玫瑰窗。当时教会在附近还办有孤儿院、养老院、医院、学校等公益慈善事业。1942年,教堂西墙底部被日军飞机炸开一个洞口,教堂受到严重破坏,经过修复后改为侧门 。七十年代晶体管厂占用,后来政府部门根据国家宗教政策,把教堂归还给宗教部门使用。

我的中学时期,正处在教育界的多事之秋,特别是相继出现的几个大事件,在全国各地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也深深影响了我们的中学时代。

1971年“九一三”事件后,不久邓小平复出,协助周恩来总理开始了一系列的整顿,教育是其中的重点领域。周恩来、邓小平在一批老同志的支持下,要求全国所有学生回到课堂,认真学习基础理论,为建设社会主义学习过硬本领,后来俗称“教育回潮”。1973年春节后,国务院通知全国各级各类学校,恢复自1966年秋以来停止的文化知识课考试制度。在周恩来和邓小平的努力下,昔日被“读书无用”之类标语和大字报充斥的校园,逐渐又响起了琅琅书声。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1973至1974年,连续发生了轰动全国的“黄帅事件”、“马振扶事件”和“张铁生交白卷事件”。先是《人民日报》以“一个小学生的日记”为题发表北京五年级小学生黄帅的数篇日记,并加了“编者按”,提倡“反潮流精神”,大批“师道尊严”,其实就是鼓动学生不学习和老师顶牛。许多颠覆性观点,搞得学生不肯学习,教师灰头土脸。黄帅这个鲜活的所谓榜样,使学生更难教育,班主任老师也更难做。

还有当年“张铁生事件”不可小觑,他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教育路线,使教育领域成了重灾区。因为邓公复出后,全国各条战线刚刚出现的一线生机,紧接着“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时,又被打压回去,大家的希望转眼变成了失望。使许多学校出现了教师不敢管学生,不敢抓文化课教学,不敢进行文化考查的局面,严重地影响了学校的正常教学工作。

当时实行开门办学,要求“走出去,请进来”。“走出去”,就是备好课后将学生带到工厂、田间地头或农场听老工人、贫农讲忆苦思甜的故事或者土改往事,然后让同学们讨论发言。“请进来”则是备好课写好教案后,老师不讲,却到社会上请插队知青或老干部、老党员、老退伍军人来校上课。

教育改革中,学生上文化课的时间实在有限,而且教材也改革了,特别是物理、化学课,干脆改成“三机一泵”的农业机械常识课。学习柴油机、蒸汽机、电动机、农用水泵的操作方法。原来的理化理论教材统统不用,被改为实用教材,以至于造成了一批现代的科盲和文盲 。

记得我校开展批判“师道尊严”活动时,班⾥有⼀个同学,思想⽐较激进,写了⼀封“给我们⽼师的⼀封公开信”,可笑的是他把⽼师的“师”字写成了“帅”字,惹得⽼师、同学们哭笑不得。还有⼀个同学,总是把英语字⺟“B”字写成阿拉伯数字“13”,他⾃认为是对的,并且疑惑地问,为什么把1和3粘在⼀起写呢?其实是因为他把英语的26个字⺟,都没有学会,致使他始终认为⾃⼰的写法是正确的,这些真实的笑话令⼈忍俊不⽌,也是时代的悲哀。

从当年到今日的感悟(志于学时的迷茫)(2)

那时学校里都派驻有工人阶级宣传队,让宣传队员管理学校。派驻到和平中学的是市八一电机厂的职工,经常组织同学们到电机厂参加学工劳动。具体就是用锉刀磨掉电机硅钢片表面上的毛刺,这是一项学习内容。因为那时的冲床质量不好,冲压出的电机硅钢片产品质量难以保证。

在学工活动中,我逐步对电器产生了浓厚兴趣。于是就找了一些工厂报废的硅钢片,到商店里购买漆包线,学着做低压变压器,还真的做成功了。当然,这中间不知道被电打了几次,现在想起来还有些后怕,也是相当危险。

一个人在家钻研电器,成了我的业余爱好,这也很符合我独立思考的性格。那年月家里贫穷,没有钱去买电器零件,我发现市郊无线电二厂墙外的垃圾堆里,有很多东西可以利用。于是每逢星期天,我就到那里扒电子垃圾,捡回来磁铁、线圈、舌簧等零件,自己学着焊接组装。做好的舌簧喇叭、耳机都能正常发出声响使用。

父亲发现我的爱好后,就帮我介绍认识了他们单位的大学生技术员小康叔,让我跟着他学习无线电收音机的安装技术。为了筹措资金,我就用家长平时给的零花钱,一分钱一分钱地凑起来,先后买来了电阻、电容、三极管、二极管、扬声器、磁棒、线圈等零件,并且学习设计线路,就这样一个四管来复式晶体管收音机组装成功了。当时收音机可是稀罕物品,父亲夸我聪明,同学们也都羡慕不已。邻居们也都说,十多岁的孩子就会无线电,真是不简单。收音机搁在家里可以收台播放,我心中也很有收获感。

记得有一天,父亲带我到他的同事孙伯伯家拜访。大人们谈话中,父亲夸我喜欢无线电,并且自学安装了一个收音机。因为那时收音机还是属于高档家用电器,一般家庭都还没有。孙伯伯听后很高兴,说他家里有个收音机,不过现在有毛病不能使用,问我会不会修理。当时我感觉自己才开始学习无线电,修理线路复杂一些的电器,心里确实没有数。但是又想,这可不能把脸面掉地上。于是就硬着头皮说,让我试一试吧。打开收音机后,只能听到喇叭发出微弱的气喘声音,感到毛病不大。我初步判断是电池的电量不足,只需要更换电池即可。结果换了新电池后,就能够使用了。孙伯伯脸上露出了笑容,连连把我夸奖。但是我想若弄不好的话,岂不是很尴尬的事情。

后来才知道,我们一个年级的校花孙玲同学,是孙伯伯家的女儿。因为那时男女同学互相不搭腔说话,一直不了解他们是父女关系。另外,孙伯伯家的小女孩华妮长大后,是父亲给她帮忙安排了工作。不幸的是,年纪轻轻的小华妮已经谢世。人生无常,有许多意料不到的事情。

实行“开门办学”,学校经常开展学工、学农、学军活动,使学校的教学生活走出课堂,有不少时间是在工厂、农场,栉风沐雨的艰苦岁月,也让我们渐渐磨平了棱角。

从当年到今日的感悟(志于学时的迷茫)(3)

当时学校、社会上都提倡勤工俭学,由于家庭生活困难,在我的心灵里早已经打上了勤俭节约、吃苦耐劳的烙印。进入中学时代,从十三岁起,我就一直想办法利用假期放假时间去干小工(现在人们说的打工)。

最先在一家化肥厂找到的零活,是用铁锤砸耐火砖渣。厂里要求把拆下来的耐火砖砸成碎渣,然后论斤记付薪酬。因为停产检修蒸汽锅炉时,需要把锅炉内壁磨損部位用耐火碎料填充,防止蒸汽锅炉壁炉膛内空间过大。在整个暑假期间挣到了三十多元钱,这是我人生通过劳动得到的第一笔收入,并且全部上缴给了母亲。

从这次打工得到薪酬后,每当学校放假期间,就让父亲想办法给我找些零活去做。特别是暑假时间长,能够多干几天活。每天的薪酬是1.2元,若遇到下雨天,还能得到八毛钱的雨工工资补助。记得在中学时代的假期里,曾经做过的零活是这些,即到邮局扎顶棚(就是现在的装修吊顶);到一家汽车配件厂修理下水道;到外贸公司家属院做维修旧房子的泥水工;到印刷厂装订车间,给厂里书籍脊背刷粘合胶。几乎一到暑假都没有去休息,心里想的就是找零活去打工挣钱。收到薪酬后主要用于缴纳学费和补贴家用,尽量去减轻父母的家庭负担。

从当年到今日的感悟(志于学时的迷茫)(4)

中学特殊历史时代,由于没有课余作业,更没有升学考试的压力。也就有了很多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从而逐步培养起了我的广泛兴趣爱好,也学到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平时我喜欢去新华书店,到那里看一看有没有自己想购买的新书,即使是不买也觉得值得去转一转。不知道为什么一时心血来潮,想学绘画,那时没有课外班,苦于找不到这方面的老师,就自己到书店买来简笔画,比葫芦画瓢,经过一段时间勤学苦练,父母亲看到后还鼓励我说,你自学画得还有点像模像样。

那时还曾经跟着父亲学习过吹笛子、拉二胡。因为父亲年轻时喜欢音乐,他会吹笛子和箫,其实箫和笛子样子差不多,是竖着吹的民族乐器。

说起拉二胡,买的时候也是一波三折。由于家里经济不宽裕,没有闲钱去买二胡,但我觉得如果买一把二胡,那将是多么开心的事情。这一年秋季,商家在体育场搭棚子起会(商品交易),大减价除处理积压商品,我看到有一把二胡卖三块钱,就求父亲给我买一个,并且表示要下功夫去学,绝不半途而废。父亲被我的决心所感动,就给钱让我买。

当跑去把二胡买到手后,高兴之余,谁料想半路上不小心,把二胡拧琴弦的木质琴轴弄丢了一个,怎么办?那么心心念念的物品,没有使用就用不成了,吓得我不敢说话,心想应尽快想办法解决。于是动脑筋悄悄找来木棍,用刀子削成琴轴的样子,把前端削成细小、且钻一穿弦小孔,做成从中间过渡渐大的柱型替代品。后来父亲发现内外琴轴不同,问我说怎么看着不一样,我说人家就是因为有毛病才降价了,就这样马马虎虎蒙混过了关,其实内心里一直感到是一个遗憾。

中学时最大的兴趣爱好,就是阅读。但那时候想读书,是一个比较困难的事情,因为一些古典名著被批判为封建主义糟粕;一些红色作品被斥责为封资修读物,甚至说是反动作品,属于禁止阅读的书籍。感到真是万花纷谢一时稀,好的传统读物一时到处难觅。

但是同学们之间仍然悄悄流传、借阅一些读本,诸如小说《红岩》、《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三国演义》等作品,这些图书一但借阅到手,在家恨不得赶夜连晚一下子看完。这些课外书籍里生动形象、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 深深打动、吸引着我去不断的想办法借阅,从中汲取新鲜的营养,获得一般课本里学不到的知识。

那时能够打开窗户看世界的唯一渠道,就是阅读看报 。当然我说的“报”不是普通的报纸,而是当时论行政级别才能够阅读的《参考消息》。

由于家庭住房困难,我每天晚上不得不跑十来里路程,到父亲单位一间办公室就寝。睡觉前闲暇之余,就读书看报 。无意中发现《参考消息》中登载的外电外媒文章,是那么令我感到好奇新鲜,并且吸引着我想进一步去阅读。

当时这个报纸是限制级别的读物,需要是县、团级以上级别的干部才能够阅览。父亲时任一家工厂里的革命委员会副主任,论级别是有资格去看这份报纸材料,这也是一种政治待遇。

结果在不知不觉中,我喜欢上了这份报纸,且一发而不可收 。因为在没有广播电视以及互联网的时代,能够从那里获取许多消息。阅读后才知道外面的世界真精彩,许多重大事件,比如七二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前的中美乒乓球外交,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建交等重大消息的具体分析和深度报道,都可以从那里得知其背景故事 。

地理知识缺乏的我还从读报中了解到,南海争端问题的起源。在中国大陆的南方,中南半岛和菲律宾、马来群岛之间这一大片海域被称为“南中国海”。这片海域面积超过300万平方公里,海域内岛屿密布,有东沙、西沙、中沙、南沙四大群岛。从秦汉时期开始,中国先民就开始在这些水域活动,唐宋时期将南海岛礁纳入行政区划,距今已经上千年。

报纸上说,西方人称中国西沙群岛为“帕拉塞尔群岛(Paracel Islands)”。当时我觉得这个西方名字很拗口难记,就想进一步了解关于西沙方面内容。那时的《参考消息》经常报道中国西沙群岛问题,特别是1974年,南越海军不断制造事端,我国海军在西沙群岛与当时的南越政权海军爆发海战,人民海军一举收复西沙群岛,维护了国家海疆领土的完整 。通过看报,关心时事政治,增加了爱国主义情怀。

那时人们的文化娱乐活动贫乏,至今难以忘记的一件事,是父亲带我看电影。有一次父亲参加地区召开的干部会议,晚上安排在东方红电影院看影片。父亲就把我带上去电影院,但会议组织人员要求很严,不让其他闲人入场,父亲当时讲情说是小孩子,不会影响会议保密的,人家才勉强让我们一起进了影院。

原来想是放影什么故事片,但是,那天晚上影片是内部参考片,片子介绍了日本现代农业机械产品及应用状况。特别是日本根据其山区丘陵多、耕地面积小的情况,制造推出小型的手扶拖拉机等农业机械,用以插秧、犁地,田间地头运输,非常适合分散的小型耕耘种植 。这些农业机械,使我大开眼界,在国内我是闻所未闻,更不用说看见过实物。因为那时农村基本上还是用牛拉车、用牛犁地、拚人力的传统农耕方式。

影片中展示的农业机械产品,真正在国内应用是十年以后的事情。日本先进的制造业令人羡慕和震撼,更加认识到国家农业机械化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所以我一直感到邓小平讲的那句话:发展是硬道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确实是至理名言。

从当年到今日的感悟(志于学时的迷茫)(5)

中学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稀里糊涂的度过了三年。到最后一学年,我想换一下学习环境,就试着给父亲说,我想回到老家的高中去学习,想不到父亲竟然爽快答应了。他主动安排有关上学事宜,让我转回老家的县一高中,具体吃饭在学校,住宿在二叔家里。

县一中解放前的名字叫临泉高中,是由绅士赵兼恕主办的一所民办学校 。当时是由北京大学著名教授冯友兰先生题写校名,具有丰富历史文化底蕴。

但县城里的学校与市里学校相比,是有许多不同的地方。主要是来自农村的学生多,县城里的学生只是一小部分;学校负责食宿,进行封闭式管理;还有朴实无华的校园里,学习氛围浓厚。但是对于我来说,有不少不适应的地方。比如学习内容、时间与市里有不一致的地方,一些以前在市内学过的这里才开始讲,也就是说进度不一样;用餐问题是交钱和粮票,然后再换成学校食堂饭票。如果家是农村的学生,则是自己在家里拿来大米、面粉、薯干、等原粮交到学校食堂,另外,还需要交一些加工费换成饭票。

就餐时没有餐厅,也没有可以坐的凳子。在露天的院子里,炊事员把数个直径一米多大饭盆子,抬到伙房前的空场里一字排开,把大蒸笼抬出后掀开摞起来。主食有白面馒头、还有黑桃A(红薯面或其它杂面)馍馍,配有咸菜、炒大白菜,以及面条、米汤等食物。每天的品种单调,仅仅能够解决果腹吃饱问题,至于营养如何,那还是一个另外的问题。那时农村还是处在比较原始的生产耕耘方式,农民一年到头辛勤劳作,但是收入很低。小麦面是稀缺资源,主粮是产量大的红薯。

计划经济时代,百姓温饱问题依然是没有得到很好解决,能够吃饱饭已经是比老一辈人强不知道多少倍的事情,所以人们在讨论问题时,不能够脱离实际去批评社会。

通过在老家的这一学期,最大的收获是进一步了解到,农村学生的努力学习精神,以及他们的诉求所思,初步了解到国家经济条件落后时,农村同学生存状况。

过了这一学期后,我给父亲商量着说,目前在哪个学校里都学不到多少东西,毕业后也只有上山下乡当知青这一条路,还不如早点考虑考虑呢。其实,父亲当时不是没有想,自己的孩子毕业以后怎么办?他说男孩子下乡了出路要比较多一些,那么你就做好准备,到农村锻炼锻炼吧。

说来事情也巧,此时老家的湖阳中学准备办一个校办印刷厂,涉及到业务技术方面想请父亲给他们帮忙。父亲是一个十分乐于助人的人,别人找他办事,他总是尽量想办法去帮助解决。这时父亲的一个部下说,还不如先让孩子也去工厂实习一段时间,这样下乡当知青时也有个落脚点。父亲觉得他说的是这么个理,于是就安排我与农村校办工厂的学员们一起,到南召印刷厂去学工实习。

到工厂当实习生,这是我开始迈入人生独立生活的第一步 。虽说高中没有毕业,但这是一个完全不同的社会实践。分配让我实习的项目是,学习操作四开机的印刷技术。那时印刷设备都比较落后,不是自动化设备,没有吸纸气泵,需要人工摆纸 。把切纸机已经切好的白纸,按照印刷要求发成斜坡状,码放在机器的滚筒板前,然后根据转筒的速度,从操作台上用手一张张把纸续进印刷机里。这时纸张通过机器中排好的印版,以及调整好的墨滚子,把印刷品印出来。要求纸张不能有折皱,印墨浓淡均匀。掌握这个技术也是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够学会。想达到熟练掌握,更加需要用心琢磨实践。

三个月实习期间,参加培训的学员共七人,校办工厂负责生活费,待学员学会印刷技术后,回去充当业务骨干。感到那里的厂领导和工人师傅,都非常亲切友善。在耐心帮助我们实习的同时,还热心关照学员在厂职工宿舍住宿,让我们吃职工食堂,伙食也经济实惠方便。记得炊事员做的萝卜肉沫面,是普通捞面条的升级版,非常有家乡的味道。忘不了我的师傅年轻姓袁,是宛城茶庵乡人。我们白天在一个车间工作,晚饭后一块到厂附近的河畔散步,朝夕相处中相互沟通融洽,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回忆往事,中学时的学习、生活、劳动场景也早已物是人非 ,昔日艰苦年代已经渐渐的远去。但对中学时代,依然记忆犹新,曾经挥洒过辛勤的汗水、流淌过无奈的泪水、迷茫中的求索,还有执着的梦想和欢乐,时时萦绕心田……

从当年到今日的感悟(志于学时的迷茫)(6)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