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哈尔滨谍战的电视剧(谍战剧爱上哈尔滨)

有关哈尔滨谍战的电视剧(谍战剧爱上哈尔滨)(1)

酱肘子、锅包肉、猪肉炖大鹅;鼎丰酒楼、五常大米、奋斗小学、尼古拉教堂、远东旅社……最近,热播谍战剧《面具》让哈尔滨又火了一把。

谍战剧“爱上”哈尔滨

《面具》由祖峰、侯勇、梅婷、杜志国等戏骨主演,讲的是1948年,一个潜伏在哈尔滨公安局的国民党特务李春秋(祖峰饰)和组织失联10年,娶妻生子过上普通人日子,被组织再次“唤醒”后执行任务时,开始逃脱保密局的控制,历经磨难,终于看清了国民党的阴暗腐朽本质,破坏了国民党的“黑虎计划”,最终弃暗投明的故事。

本报记者了解到,《面具》剧组去年冬天来到黑龙江取景拍摄,先是到牡丹江海林,然后转战哈尔滨。第一集中祖峰带梅婷和孩子去吃西餐的地方,就是位于斯大林公园内的哈尔滨铁路局江上俱乐部二层。在哈尔滨期间的主要拍摄场景,都集中在了道外北九道街一带,剧中祖峰的家,距离百年老店张包铺只需步行五分钟。

哈尔滨的周女士爱看谍战剧,她告诉记者,在谍战剧领域,哈尔滨是仅次于上海的存在,比重庆、南京的出镜率都要高。近十年,不少谍战剧都是在哈尔滨取景拍摄的,比如《夜幕下的哈尔滨》《功勋》《悬崖》《零下38度》《哈尔滨往事风雷动》《马迭尔旅馆的枪声》《面具》等。

在这些电视剧中,哈尔滨铁路局、马迭尔旅馆、香坊火车站、滨江铁路桥、太阳岛、道外老街、颐园街一号、省文联老楼,以及老教堂、老街道、老摩电等,甚至人防地下工程的老建筑都被收入镜头。还有一些剧没在哈尔滨取景,但讲的也是哈尔滨的谍战传奇,比如《黎明决战》《剃刀边缘》等。

谍战剧为何青睐哈尔滨?本报记者采访了黑龙江省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庄鸿雁。她告诉本报记者,“面具”下的哈尔滨,知人知面不知心。百年前,作为“中国北方第一谍报站”的哈尔滨,不少传奇故事在这里上演。

哈尔滨曾是东北亚中心

庄鸿雁介绍:“中东铁路开通前,哈尔滨是个大概有五六千人口的小渔村,当时就香坊有个田家烧锅,道外有个傅家甸。中东铁路通车后,哈尔滨人口快速增加,光中东铁路员工和家属就有好几万人。后来俄国爆发十月革命,大量俄侨贵族迁往哈尔滨。至上世纪20年代,哈尔滨有20万人口,俄侨就有15万人。那时,哈尔滨已经发展成整个东北亚的经济贸易金融中心。”

本报记者了解到,由于中东铁路的兴建,哈尔滨火车站成为当时亚洲最繁忙的火车站,有直达欧洲的车次,包括日本、朝鲜及东南亚各国的旅客乘火车前往欧陆各个城市,都需要转道哈尔滨。

除此之外,哈尔滨还与巴黎、纽约等国际金融中心有直接业务往来,外资企业多达1800多个,哈尔滨的投资总额一度居全国之首,被誉为“世界新星”。上世纪20年代末,哈尔滨已经成为亚洲最大的面粉、面包、啤酒的生产和出口基地,哈尔滨滨江海关稳居当时全国六大海关之首。

有关哈尔滨谍战的电视剧(谍战剧爱上哈尔滨)(2)

解放前,哈尔滨的政治活动错综复杂

上世纪20年代,十余个国家在哈尔滨设立了领事机构。花园街东侧的阿什河街、吉林街、龙江街、鞍山街这一片区域相当于北京的东交民巷,外国领事馆十分集中。如今,有的领事馆建筑已经消失,如1909年1月30日开设在铁岭街33号的西班牙领事馆、龙江街39号的法国领事馆、鞍山街上的拉脱维亚领事馆等。

上世纪初很长一段时期,哈尔滨道里、道外、南岗几个区域都各自为政,分属不同的行政机构。庄鸿雁对本报记者说:“南岗和道里的部分区域是中东铁路附属地,它的行政机构归中东铁路局管辖;道外归吉林省管辖,江北归黑龙江省管,几大政治区块,在各方面既分离又制约,就像上海的租界一样,这就给各色人等从事谍报提供了便利条件。”

本报记者了解到,1932年新年伊始,时任东省特别区长官的张景惠发表“独立宣言”,宣布黑龙江省“独立”;另一方面,在哈尔滨市和吉林省之间,出现了由国民党中央任命的主张抗日的吉林省临时政府与日本扶植的伪吉林省政府的对抗。当时,哈尔滨成了“三不管”的地方。

史料记载,张景惠仍为特区长官,虽未公开投敌,但其利用治安维持会,为关东军效劳。丁超身为滨江镇守使、哈绥路护路司令,握有兵权,但其并无抗日决心,暗中与关东军有所往来。李振声被张学良委以吉林省军政大员,但其难负众望,又与吉林省临时政府主席诚允意见不合,难以驾驭全局。而驻哈及周边各部队态度也不明朗,哈尔滨形成了谁也不服从谁,谁也管不了谁的各自为政的局面。

东北抗日指挥中心

哈尔滨也是传播马列主义思想较早的地区之一。史料记载,1920年周恩来赴法勤工俭学之前,曾来到哈尔滨,并在东华中学从事革命宣传活动。1920年以后,李大钊、瞿秋白、罗章龙等党的早期领导人,都曾相继来到哈尔滨从事革命活动。

中国共产党诞生不久,党的革命活动家马骏也到哈尔滨从事马列主义宣传工作。1923年中共中央派陈为人、李震瀛等来哈尔滨,建立了东北地区第一个党组织,即中国共产党哈尔滨独立组。

1928年3月15日,苏共决定在哈尔滨成立“共产国际执委会联络部分部”,而根据“国家政治保安局机关应在不通过正式边防站和没有办理签证的人员通过边境进入苏联领土时给予大力协助”这一决定,共产国际在哈尔滨、满洲里、绥芬河增设了交通站。一条组织严密、安全稳定、高效运转的红色通道就这样悄悄地构建起来。

“九一八”事变后,由于抗日斗争的需要,1932年1月,中共满洲省委由沈阳迁到哈尔滨,罗登贤担任省委书记。同年,杨靖宇担任中共哈尔滨市委书记,从此哈尔滨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东北人民抗日斗争的指挥中心。

庄鸿雁介绍:“当时的哈尔滨,不仅有共产党和国民党的情报机构,还有日本间谍和共产国际的组织代表。朝鲜人安重根刺杀伊藤博文也跑到哈尔滨来。这里甚至还有多面间谍,比如意大利人万斯白,先是在1920年加入了张作霖的特务机关,1932年开始为日本特务效力,后来又为共产国际传递情报。1936年他出了本书《日本在华的间谍活动》,将日本人的丑恶罪行揭露出来。”

有关哈尔滨谍战的电视剧(谍战剧爱上哈尔滨)(3)

全中国第一个解放的大城市

1946年4月28日,哈尔滨成为全中国第一个获得解放的大城市,被誉为“共和国长子”。谍战剧《面具》,描绘的就是解放后的哈尔滨。庄鸿雁介绍:“解放前后,哈尔滨的政治形势依然复杂,市区里不但有10余个国民党的组织,一些国民党特务机关和土匪也纷纷前来哈尔滨安营扎寨。1946年3月9日,抗日英雄李兆麟将军被国民党特务秘密杀害;同年8月15日,佳木斯市各界在中心广场见证公审日本战犯的时候,特务再次引发骚乱,导致集会现场枪声四起,主席台上血迹斑斑。解放后还曾经有犹太复国组织也在这里活动。”

庄鸿雁对本报记者说:“可以说,哈尔滨的政治舞台,各种势力全都有,各方情报机构在这片土地上特别活跃,这给电视剧的拍摄提供了非常多的素材和深厚的背景。”把谍战剧放到错综复杂的背景下,一定更吸引人,比如热播剧《悬崖》,它的情节比较单一,就是中共情报人员和伪满警察厅以及日本宪兵队的较量,其中还涉及到了苏联军队、抗联。“如果再复杂点,还可以拍共产国际、国民党、张作霖,这些都能放到‘哈尔滨’这个大盘子中。”

时尚之都不夜城

哈尔滨被誉为东方小巴黎、东方莫斯科、天鹅项下的珍珠,这些雅号绝不是空穴来风。庄鸿雁介绍:“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哈尔滨是世界知名的时尚之都,更是一座不夜城。哈尔滨的飞速发展体现在衣食住行各个方面。哈尔滨的女孩十分漂亮,20多个国家的外侨生活在这里,异域风情浓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很复杂,在谍战剧中加入一些爱情元素也很招看。”

庄鸿雁表示,哈尔滨的娱乐场所也特别发达,比如马迭尔旅馆,是谍战剧中出现次数最多的一个场景,这座建筑见证了不少谍战传奇。“同样出名的还有凡达基亚夜总会(原在军官街今霁虹街,1941年迁到尚志大街与田地街交口),号称“远东第一流”。这里有餐饮有住宿,每晚都有唱歌跳舞演出,通宵达旦。日本人占领哈尔滨后,凡达基亚特别火,各个情报机关、各国特务粉墨登场,在这里交换情报。中央大街更是每晚灯火通明歌舞升平。过去的年代戏,总是以大上海为背景,什么南京路、百乐门,其实,这种场所,哈尔滨都有。”(李子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