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博的真实生活(最漆黑的那段路)

考博的真实生活(最漆黑的那段路)(1)

图片来自于网络

简书是写作的初心,那时候UGC的概念虽然炒的火热,但是真正让作者自由发挥,寄托情思的平台确实少之又少的。

坦诚而说,写作或者是文字分享对于性格内向的人来说是极其友好的,它通过一种秘密工作的形式与整个世界保持着关联,而文字与文字的相遇,或者说心声与心声的相通,在某种层面上,比现实中的久别重逢来的更为可贵,不需要仪式性的回眸或者是拥抱,只是在一个当下,两种东西发生了不可思议的关联。

我一直觉得是看我文章的人发现了我,而不是我找到了他们。

但是这样美好的时光却不得不被中途搁置。

1、毕业、就业和分手

在短短半年的时间里,经历了一个应届毕业生可能会经历的一切。我的人生像是被按下了快进键,考试在四月、毕业在六月、就业在七月、分手在九月。

我固执的选择考博,是因为心中认定自己是那块材料。可是却被现实无情地泼了一盆冷水,仅存的一点小骄傲被碾压的稀碎,情绪跌到了谷底,变得喜怒无常。

在宿舍蒙头大睡两天之后,我从哈尔滨连夜到北京,在六道口附近的青年旅社住了十五天,每天马不停蹄的投简历、面试,找了一份月薪过万的工作,只是想一边赚钱一边来年再战,具体什么工作倒也无所谓了。然后稀里糊涂的就签了就业合同。

前男友签了北京的研究所,待遇非常好,还顺利转了北京户口,便开始劝我不要再考,安心工作,两人一起规划美好的未来。可,那是他的未来?还是我们的未来?

为了备考,找房子、找学校、搬家、做饭、打扫,前男友从来不过问,后来,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他要的是安稳,而我不甘于现状。

就在我生日当天,当我坐上回家的地铁时,这段感情也就戛然而止了。

过年回家,所有亲戚都笑话我傻,那么好条件的男朋友都不要了,非要自己去争取一个虚无缥缈的东西。

父母也沉默了,我就明白了,有些路注定还是要一个人走。

2、时间、青春以及理想

从22岁到25岁,我从一个妙龄少女慢慢拖成了大龄剩女,拒绝一切的社交,每天去的地方只有图书馆、复印社、超市和卧室。

书架已经被复习资料和参考书压弯了,溢出来的只能塞在床下和堆在地上。没有前人指路,前行的过程会比一般人更加辛苦。

工作虽然是朝九晚五,但是因为在政府机关,所以不容得有半点马虎,经常还需要通宵达旦的加班,只能在早晚下班的路上抓紧时间记单词。趁着周末的时候,一边补瞌睡,一边复习专业课。为了保险起见,多报了一个学校,这样准备的内容变成了双倍。

第一年,急性肠胃炎住了院,一个人在医院完成了所有的肠胃镜检查。

第二年,上呼吸道感染加重,普通型感冒脱成了过敏性鼻炎。

因为报的两所学校考试时间接近,但一个在北京、一个在武汉,只能连夜坐车,在硬卧上铺通宵背书。

担心没钱交房租和社保了,考前一个月才彻底辞去工作。

本以为备考只是在和时间、体力较劲,最后才发现是和自己的内心:忘不了有一次经过北京天桥,看着脚下的车来车往时,有了纵身一跃的心情。清醒过来时,吓出一声冷汗。

3、裂缝处便是阳光

考博的第三年,我收到了录取通知。

朋友现在总说,很羡慕我,在二十多岁的时候,完成了自己的理想。

但是回顾这三年的时光,又怎么会没有遗憾呢?

我变得比以前更沉默寡言了

缺少了能够真心交谈的朋友

和父母的关系变得逐渐生疏

所以,我尽可能的将我摔过的跤、走过的弯路分享给后辈,并不是为了炫耀我曾经受过的苦难,展现我坚强的意志力和超凡的决心,只是想让他们更加积极阳光一点。

师弟说:师姐,你为什么愿意帮我?

我告诉他:因为我那时最渴望的就是有人能够拉我一把。

昨天农历十六,我在院子里熬中药,从两栋楼的夹缝中找到月亮,还以为是街边的路灯,明亮到晃眼,后来才意识到,那是因为我站在黑暗中。

如此便释然了,想起了陶渊明的那句“悠然见南山”。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