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德尔松音乐家的故事(他的音乐被称为)

全名:菲利克斯·门德尔松 国籍:德国

门德尔松音乐家的故事(他的音乐被称为)(1)

生卒年:1809—1847年 地位:1 9世纪欧洲最重要的浪漫派作曲家之一,其音乐被称为“描绘性浪漫主义 主要作品:《赫布里德序曲》、《意大利交响曲》、《苏格兰交响曲》、《芬加尔洞序曲》、《仲夏夜之梦》 门德尔松的音乐只可能来自温顺、和谐、善良的心及白皙、雅致、幸福之手,除了门德尔松之外,我们不可能在其他作曲家的作品里体会到如此纯真的执著。在西方音乐史上,再也找不出哪一位作曲家能有门德尔松那么完美的成长环境与生活背景。幸运的音乐家 门德尔松于1809年2月3日出生在德国汉堡一个富有的资产阶级家庭。他的祖父是一个具有资产阶级启蒙主义思想的哲学家,父亲是一位大银行家,母亲是一个 具有高度音乐修养的人,并以广博的文化素养和音乐才能闻名,府邸的沙龙一直是柏林文艺精英会聚之处。门德尔松童年时代住在柏林,自小在浓郁的艺术氛围中长 大,高贵可亲却敏锐易感,学识渊博且知礼得体。全家都是音乐爱好者,这对门德尔松在音乐方面的成长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和熏陶。他4岁开始随母亲学习钢琴和音 乐理论,后来又转到巴黎跟随马利亚比高特学习,9岁时便已能登台举行钢琴独奏会,1 1岁开始尝试创作各种类型的音乐作品。巴赫专家车尔特于1 82 1年带着年仅12岁的1]德尔松到魏玛会见72岁的歌德,歌德对门德尔松赞誉有加,一老一少,感情甚笃。由于他身上所具有的特殊音乐天才,使他在学习音乐 的道路上能够快速地前进。与此同时,他的创作才能也开始显露出来。1817年他开始跟随作曲家捷尔特学习作曲,不久便以惊人的成绩令人刮目相看。他在 1826年写出优美的管弦乐序曲《仲夏夜之梦》时,年仅17岁。这是一部具有高超写作技巧和完美艺术眭的杰作,它最终成为门德尔松一生的著名代表作品。他 在少年时代除了致力于音乐学习和创作外,还自学柏林大学的一部分课程,努力充实自己多方面的知识,终于成为当代最具有文化教养的艺术家之一。 由于门德尔松的处境优越,生活安逸,从来没有遭遇到为生计而奔波的困难,也不必去为谋得职务而烦恼,幸运使他对生活的感受不同于其他浪漫主义艺术家。他不 像贝多芬和舒伯特那样一生都在同贫困作顽强的斗争,而是在平静和愉快的环境中度过了一生。因此在他的作品中听不到激昂的斗争音调和忧愁的旋律,也没有接触 到社会性的题材或者是尖锐的生活问题,也没有严肃的哲理意味和深刻的戏剧性情结。同浪漫主义艺术家所特有的奔放的激情相反,门德尔松惯于冷静地控制自己的 感情流露,用严格匀称的形式来表达安详的思想。因此,他的作品中,抒情性音乐占优势,主要运用城市生活风俗性的体裁,他的鲜明的旋律写作保持着同民间歌曲 舞曲的紧密联系,有深厚的乡土气息,内容通俗易懂,而且用肯定的态度对待生活和大自然,把幻想与现实、幻想与大自然的光明世界联系在一起,这就使他的音乐 具有的光辉色彩,优雅,温柔,处处充满着生命的活力和恬静的情感,听后总给人一种轻松愉快和优美如歌的感觉。 门德尔松和舒曼一样,一生致力于振兴和发扬德国古典和民族音乐的优秀传统。1829年,门德尔松在莱比锡指挥演出了巴赫的著名乐曲《马太受难乐》,使这部 沉睡了100多年的伟大作品得以重见天日,使人们对巴赫有了真正的重视和了解。1833年他任杜塞尔多市乐长职务,特别是在1 835年迁居莱比锡并担任格万豪斯音乐会指挥后,更系统地积极传播德国古典音乐作品,组织了按历史次序编排演奏曲目而连续举行的音乐会,演奏了亨德尔的神 剧、海顿的交响曲和清唱剧、贝多芬的《庄严弥撒乐》和《第九交响曲》等;舒伯特的《C大调交响曲》在1838年被舒曼发现后也是在门德尔松指挥下在莱比锡 首次演出的。1843年他和舒曼一起创办了德国第一所音乐学院——莱比锡音乐学院,并亲自担任了该院的第一任院长,建立了基本上以古典音乐为依据的一整套 音乐艺术教育体系,形成了所谓“莱比锡乐派”,为培养青年音乐家和发展民族音乐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这一切,都是门德尔松为振兴德国民族音乐和继承前辈 作曲家优秀遗产所作出的巨大努力和贡献。 门德尔松作为作曲家、指挥家和钢琴演奏家的才华得到了玛利·比戈(在巴黎)、路德维希·贝格尔、莫舍莱斯等钢琴老师和策尔特(1817年在柏林教他作曲)的鼓励。 在短暂的一生中,门德尔松创作了大量的作品,其创作体裁涉及很广。这些作品中最著名的有:管弦乐序曲《仲夏夜之梦》、《路易·布拉斯》、《芬加尔洞序 曲》、《苏格兰交响曲》、《意大利交响曲》、《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G小调钢琴协奏曲》,清唱剧《圣保罗》等。此外,还有大量的声器乐及室内乐作品, 这些作品都具有独特的韵味。它们的丰富内容、优美旋律、新鲜风格和感人情调,使之凝练成为浪漫主义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 门德尔松的一生虽然一直幸福美满,但却十分短暂。他因大量的工作和繁重的事务而操劳过度,致使身体越来越坏。1847年,他接到他挚爱的姐姐不幸病故的消 息,精神上受到沉重打击,故而心力交瘁、一蹶不振,身体每况愈下,终于在这一年的11月日因脑溢血而逝世,终年38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