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电影大制作(一部国产片一个导演)

2018年,所谓电影产业的寒冬,每个人都巴不得它结束。

稍微改写狄更斯那句已经被引用得烂俗的话,所有最坏的年份,同时也都是最好的年份。

2018年,在某些意义上,必定也是电影的美好一年。

这篇文章是一个另类的小型盘点,虹膜将推荐一部国产片,一个导演,和两个演员,因为我们认为,此前默默无闻的他们,在这一年平地崛起,石破天惊,在他们的作品和表演中闪现出让人激动的天赋,其中溢出的对电影艺术的探索与热爱,以及在艺术上无限的可能性,都足可代表2018年电影界之美好,让所有心存理想的人,获得了2019年继续奋斗的动力。

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他们都有谁。

国产电影大制作(一部国产片一个导演)(1)

虹膜年度推荐影片——《过春天》

国产电影大制作(一部国产片一个导演)(2)

国产电影大制作(一部国产片一个导演)(3)

在今年的平遥电影展上放映了首场之后,《过春天》就刷爆了朋友圈,即便是后来加映了早场,也是座无虚席,影片最后也斩获了费穆荣誉最佳影片和最佳女主角两项大奖。

这部影片现下还没有公映,正因为这一点,我们更有理由,也有信心向大家提前保证,这就是青年导演在2018年的最大惊喜!

《过春天》是导演白雪的处女作,你此前当然未曾听过白雪的名字,因为用她的话来说:「我从2007年本科毕业之后,花了十年时间寻找生活,找到了一个非说不可的故事,找到了志同道合的同事。」

一个科班毕业的北电导演系学生,田壮壮是其导师,过去十年中国电影产业突飞猛进,白雪都没有拍电影,她承受的何止是寂寞!

国产电影大制作(一部国产片一个导演)(4)

影片现在已经定档明年的3月8日了,我们可以断定,这部电影在上映之后,绝对能预定2019年度最佳国产片之一的席位。

《过春天》完成了青春片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事,它其实是一部以青春片为外壳的社会学文本电影。

这和它主人公的身份有关,也一定程度上来自导演白雪的个人经历。主角佩佩在深圳居住,于香港上学,是过着双城生活的跨境学童,同时还是偷带手机过关的「水客」。

这里面的任何一个话题,都足以做上一份浩大的社会学调研,一个完整的人文研究课题,一份人物特稿。

国产电影大制作(一部国产片一个导演)(5)

「过春天」既是水客成功过关的行话,也指向了佩佩即将从少女跨向成年的分隔线,更是从守法到越界那摇摇欲坠的准则线。

影片的优点有非常之多,表演、摄影都可圈可点,它之所以能被选为年度影片,作品整体所呈现出的完整度和成熟度当然是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它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时代的特殊性与最微妙的变化。

国产电影大制作(一部国产片一个导演)(6)

那些由特定时期政策所制造出的特殊群体,原本离大多数人很远,但透过手机这个几乎人人都会接触到的客体,这个关于跨境学童和水客的故事,成为了让所有人都极其有代入感的时代样本。

青春与成长、水货行业带来的窥私猎奇与悬疑感、社会话语层面的港陆关系也因此交织在一起,这种类型上的杂糅,让《过春天》所关注的群体原本就具有的多元而复杂的意义,得以最大程度释放出来。

而今年,也刚好是广深港高铁通车的一年,通勤两岸的时间距离缩短到了十四分钟,而在文化和身份认同上的距离,恐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作为一部处女作,《过春天》实在是太过耀眼,虹膜年度影片非它莫属。

国产电影大制作(一部国产片一个导演)(7)

虹膜年度推荐导演——文牧野

国产电影大制作(一部国产片一个导演)(8)

国产电影大制作(一部国产片一个导演)(9)

今年的全民话题电影,当然要数《我不是药神》。这部影片拥有许多必定成功的理由,从题材,到监制,到演员阵容,但一开始最容易被人忽视的是它的导演。

因为文牧野和白雪一样,都是新人,而且还都是田壮壮的学生。但又有点不一样,因为这位新人,此前因为短片作品,其实已经被业内人士普遍看好,否则,宁浩不会选中他来执掌这部重量级影片。

作为年轻作者,文牧野在《我不是药神》中呈现出了极强的掌控力。关于影片的分析在此前也已经有了许多,我们在这里不再赘述,单独来说说文牧野。

国产电影大制作(一部国产片一个导演)(10)

很多人应该都还记得徐峥说的文牧野的外号,叫「文保保」,是因为他在片场拍摄的时候,总会要求「保一条」。

他非常清楚自己要什么,并且沿着这条线,不断把演员往极限上逼,这,就是《我不是药神》里那种强烈情感冲击的来源。

国产电影大制作(一部国产片一个导演)(11)

《我不是药神》

在这个被讲过无数次的「笑话」之外,文牧野跟他同辈的新人导演最不同的一点是,他总在力求无限地接近观众与市场。

文牧野自己在采访里说,《我不是药神》里的每个哭点、笑点,全都是精心设计过的。要在每一个节点做到什么样的情感浓度,是大哭,是鼻酸,是挠痒痒,还是大笑,全都精确计算过。

国产电影大制作(一部国产片一个导演)(12)

文牧野最先想要掌控的,是观众的情绪;在这之后,才是影片中那些现实的、无望的、艰难的部分。

情绪是他的牵引线,以轻松为引,牵着观众们往那沉重的地界去。

我们总习惯把艺术电影与商业电影之间画上一条界限,但文牧野并没有这样做;反之,他始终努力在为《我不是药神》寻找一种工业和艺术、理性和感性、社会性与娱乐性的共融。

国产电影大制作(一部国产片一个导演)(13)

《我不是药神》

青年作者大致可以被分为两类,这两类并无高下,只是表达方式不同。

一类是作者性和风格化极其强烈,每一个镜头、每一条调度都在宣告他是一个新的发声者,近些年来最好的代表者无疑是毕赣,他也用这样的方式在2015年异军突起,成为了另一个突然出现的存在。

另一类则如文牧野,他让自己的作者性隐蔽于电影的表达性之后,就好像你其实并不能在《我不是药神》看到太多的风格化的影像特质,所有的镜头、调度,都是以人物为中心来构建的。

文牧野退到了电影本身之后。

而正是这样的举动,让我们在今年里,得以看到他,看清楚他,也看到他身上的无限可能。

国产电影大制作(一部国产片一个导演)(14)

虹膜年度推荐男演员——章宇

国产电影大制作(一部国产片一个导演)(15)

国产电影大制作(一部国产片一个导演)(16)

章宇今年突然就这么冒出来了。

还给你一种「怎么哪儿都有他」的感觉。

关键是,在每一部有他的电影里,你都止不住惊叹,怎么他可以这么好?

《我不是药神》《无名之辈》《大象席地而坐》,每一部都是今年的话题影片,每一部里都有章宇。他让这些小人物,或者说混混、边缘人,如此清晰真实地站到我们面前。

国产电影大制作(一部国产片一个导演)(17)

章宇在《无名之辈》中饰演胡广生

杀猪青年黄毛、劫匪胡广生、混混于城,这三部戏中的角色有一定的共性,这种共性是什么呢?有人说他们都是年轻的边缘人,有人说他们都是陷入困境的底层人士,这些都没错,但都还不是章宇所演绎出的这几个角色最根本,最打动人的共性。

这种共性在于,他们都是某种意义上的「革命者」。

这个「命」,是命运,他们总在试图改变自己或他人的命运。

那生猛、直接、外露的狠劲儿、不管不顾的力量,都是这些角色,试图为自己或者别人做点什么的时候,往生命里用力带出来的惯性。

国产电影大制作(一部国产片一个导演)(18)

章宇在《我不是药神》中饰演黄毛

黄毛从程勇的手里抢药,把救命的药分给别人,在最后开着车代替程勇去死,也帮助更多的病人去活,这是他的「革命」。

胡广生把枪抵到马嘉旗脸上,牙齿咬到青筋都暴起也还是无法开枪,知道自己抢的全是模型机,做强做大的计划成为泡影,他也还是温柔地给马嘉旗洗好头,假装送她上路,这是他的「革命」。

于城间接导致了自己朋友的跳楼自杀,他想要逃避,去满州里看大象,但最终还是选择放过韦布,这是他的「革命」。

国产电影大制作(一部国产片一个导演)(19)

章宇在《大象席地而坐》中饰演于城

我们之所以被他们击中,是因为我们在这些「革命者」的身上,不仅看到了困境,这种困境既是事件上的,也是精神上的;还看到了他们面对困境所想要做出改变的力气。

事件并不能共享,但精神可以相通,这个世界上大抵不太会存在没有任何困境的人。

国产电影大制作(一部国产片一个导演)(20)

不过,或许也存在这种可能,我们觉得章宇在今年如此惊艳,是因为这种共性叠加起来,放大了章宇在银幕上带给我们的冲击力。这也不免带来一种担心,章宇是否会受限于此类角色,从而难以实现演技上的突破?

他自己倒是曾经在访谈中说,他是个没有什么计划的人,也没有具体的想要演的角色,他选戏的标准就是看这个角色能不能激发他的创作欲望。

如此看来,这种无计划,或许恰恰说明了一种未来的可能。

因为打动章宇的,和章宇打动我们的,都是一样——

那是真实的人物与生活。

国产电影大制作(一部国产片一个导演)(21)

虹膜年度推荐女演员——曾美慧孜

国产电影大制作(一部国产片一个导演)(22)

国产电影大制作(一部国产片一个导演)(23)

曾美慧孜在《冥王星时刻》中饰演春苔

今年的曾美慧孜有四部电影,毕赣的《地球最后的夜晚》与章明导演的《冥王星时刻》分别入围了戛纳电影节的一种关注和导演双周单元,陈果的《三夫》让她提名了金马影后,曾赠的《云水》提名了上影节亚洲新人奖。

和章宇一样,贵州老乡曾美慧孜在2018年强势井喷。

她其实早就不是电影圈的新人了。被娄烨选中,以《颐和园》为处女作入围戛纳主竞赛单元,曾美慧孜的起点比大多数人高很多。

国产电影大制作(一部国产片一个导演)(24)

曾美慧孜在《颐和园》中饰演冬冬(右)

她自己说,后来拍的电影,都是因为导演们想看当时电影里那个女孩长大了会是什么样子。

客观地说,在《颐和园》之后,曾美慧孜确实没有特别亮眼的角色,《苹果》里的小妹勉强算一个。

国产电影大制作(一部国产片一个导演)(25)

《苹果》

中间她甚至还接过一些电视剧,尝试过喜剧表演。

绝对不差,但也不是那种能让你记起来的好,更达不到让你毫无保留地赞美的地步。

《颐和园》里的冬冬就像是灵光一现。

国产电影大制作(一部国产片一个导演)(26)

曾美慧孜在《颐和园》中饰演冬冬(右)

直到今年的这几部电影,《颐和园》里的那份灵光,才像是打破了昏暗的灯罩,真正散发出它原有的光辉。

在《冥王星时刻》的前半部分里,这部电影都是潮湿的,或者说,是这部电影所想要表现的那种晨昏交接、明暗共存时刻的「昏」和「暗」的部分。

但是在曾美慧孜饰演的农村寡妇春苔一出来之后,那炽热的,或者说「晨」和「明」的部分,就如光线找到了一丝缝隙,毫无保留地倾泻了出来。

国产电影大制作(一部国产片一个导演)(27)

也正是因为如此,她与王学兵那场以「洗脚水」为媒介的情欲戏,才有了一种神来之笔的质感。

刚好,《三夫》里的这个角色,同样也很容易让人以情欲为标签去定义它,甚至回到《颐和园》中的冬冬,《苹果》中的小妹,《云水》中的钢管舞女林美美,似乎能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曾美慧孜最亮眼的那些角色,都和欲望有关。

不全对,但是部分对。

国产电影大制作(一部国产片一个导演)(28)

《三夫》

曾美慧孜的身上,确实有很欲望的那部分质感,刚好遇到了这样的角色,个人气质与角色气质叠合之后,就会产生一种让你觉得「这就是她了」的合适感。

但是真正带来她在银幕上出现那一刻震撼的,是她真正进入了人物之后,产生的那种「此刻感」。

不管是在春苔、还是小妹、抑或call机,还是林美美中,你都只看得到这个人物,并且只看得到这个这个角色所处在的那种戏剧情景中。

曾美慧孜的过去和现在全都不存在,甚至连这些角色的过去和现在也都不存在。

国产电影大制作(一部国产片一个导演)(29)

曾美慧孜在《三夫》中饰演小妹

这与我们看到这些角色的方式有关,《冥王星时刻》里,我们跟着王准的采风队去到了春苔家里,是个闯入者,我们无从了解春苔的过去,而曾美慧孜的表演,就赋予了这个角色一种「此刻」的质感,我们只能看得到这个时候的她,并由此去想象她的过去与将来。

《三夫》同样如此,我们知道很多人都还没有看过这部电影,不过关于它的内容或者大尺度,应该或多或少都听说了。

你可以把它理解为一部类似《女性瘾者》的作品,不过除却女性主义之外,陈果还在其中植入了更多影射。

国产电影大制作(一部国产片一个导演)(30)

曾美慧孜在《三夫》中饰演小妹

曾美慧孜为《三夫》做了非常大的牺牲,这也是她演员生涯里一个真正决定性的角色,也因为此,她得以突破掉自己身上欲望的那部分气质,打碎掉它,让自己完全为电影服务。

前面我们说的此刻,其实也是同样的意思,忘掉自己的过去与将来,也将自己身上的气质打碎,完全进入到角色和电影中去。

如果说以前的那些灵光一现,靠的多是天赋和大导演的调教,那么如今做到了这一点的曾美慧孜,才真正实现从零到有的突破,她的未来不可限量。

国产电影大制作(一部国产片一个导演)(31)

有人说,我们处在一个越来越好的电影时代。

这得看从什么层面上来说了,放在前几年,从资本层面,或许如此;但是在今年,也发生了大家都知道的一些改变。

从新人和新作的层面,每年都会有一些电影的品质,印证这个观点。

但我们必须要明白,在这些「好」里,是存在着某些幸存者偏差的。我们关注到这些好,他们之所以耀眼和引人注意,一方面也是由于,整体的大环境并不「够好」。

事实是,华语电影目前的整体水准,并没有真正进入一个「春天来了」阶段,尽管每年有为数不少的佳作诞生,但不好的仍然是大多数。

而更大的问题是,这些佳作中相当大一部分比例的群体,并不能真正地、广泛地被观众们看到。《我不是药神》是个特例中的特例。

由此,这个年度电影&电影人的评选,也是希望让大家看到,在高票房、高话题度的背后,还有这些电影和电影人,值得被我们关注。

他们并不代表着一种唯一的好,而是代表着华语电影更多的可能性,在好的标准、好的评价体系与好的作品、电影人同样匮乏的现在。他们的出现,或许可以一点点填补、丰满我们对于好作品、好表演的认知。

希望明年,好的「特例」,能越来越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