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接受孩子的平庸(我能接受孩子平庸)

《人世间》——孩子若是平凡之辈,那就承欢膝下;若是出类拔萃,那就 展翅高飞;接受孩子的平庸,就像孩子从来没要求父母一定要有多么优秀!

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到了中年要学着接受三件事:接受父母的平庸;接受自己的平庸;接受子女的平庸。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难的不是自己无法接受孩子的平庸,而是怕社会接受不了孩子的平庸。哪个做父母的,希望孩子再吃一次自己尝过的苦呢?

能否接受孩子的平庸(我能接受孩子平庸)(1)

一次接孩子放学经历,让我开始学着接受孩子平庸

有一次接孩子放学,和以往不同的是,那天孩子看到我的第一个眼神出现了躲闪。走过来后,满脸求生欲地看着我问道:“妈妈,你今天心情怎样?”预料到可能孩子有什么事,于是搂了搂她说“妈妈心情不错,怎么了?有事跟妈妈说嘛?”

孩子小心翼翼地看着我,说道:“妈妈你别生气,今天有三科考试,我2科只考了80多分”。边说边准备从书包里拿试卷给我看,我说路上人多,不看了。接着孩子继续谨慎地跟我说为什么会扣分、哪里粗心了,见我没回应,继续问我:“妈妈,你现在心情咋样?”

我的心此刻有点揪紧了,赶紧拉着他上车回家,路上我安慰孩子:“没事,谁都有失误粗心的时候,记住错误,下次改正就好了!”按照以往的习惯,回家之前,我会带着孩子去一趟超市 或水果店,孩子基本都会提出想吃点什么、喝点什么。但这次,他一声不吭。

我问他想吃点什么,他回答我“妈妈你买啥我吃啥”。到家后,孩子仍然很小心翼翼,不敢主动去看电视、不敢出去玩,一下子问我“妈妈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吗?”一下子跑去房间看试卷去了。吃饭的时候,一改往日慢慢吞吞的习惯,大口吃了起来

能否接受孩子的平庸(我能接受孩子平庸)(2)

吃完饭,孩子又忐忑不安地把试卷拿给了我……。

当时我拿着试卷,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中:那个曾经会跟我斗智斗勇、什么都跟我分享、我一抱着就能睡、天天跟我说最爱我的孩子,怎么变得这么怕我呢?

也许一切的一切都要从我不断地逼他、骂他、吼他说起:

他边写作业边玩,我一顿吼;

他不写作业就去玩卡片,我直接撕;

他考了倒数第几名,我就骂……。

在我不断地咆哮中,他好像从“爱我”、跟我“无话不谈”变成了尊敬、害怕和恐惧。我看着孩子可怜的眼神,不由得反思“他做错了什么?”无非就是没别人家孩子聪明、没别人家孩子自觉、没别人家孩子成绩好罢了。

孩子从没在我面前羡慕过“别人家父母多优秀”,而我总是强调“他不如这个孩子、不如那个同学”。我无比自责,小小的孩子就开始装着学习的压力、父母的压力、社会的攀比压力,而作为父母的我,却从未体谅过“他有多难受”。

能否接受孩子的平庸(我能接受孩子平庸)(3)

试着接受孩子平庸,恰好是放过自己

爱因斯坦曾说过:“每个人都是天才,但是如果要用爬树的能力来评判一条鱼,它将终其一生认为自己是个笨蛋”。

身为父母,我们不能用“单一”的辞职来衡量孩子是否成功

育儿专家李玫瑾有个“学渣”女儿,最差的时候,150分的试卷才考了15分。当别人质疑她“自己女儿都教不好,还来教别人”时,她说道:“我并不认为女儿成绩不好是一种失败,因为考上名牌大学不是唯一的出路,我只希望她快快乐乐地生活”。

不是每个孩子生来都是读书的料,孩子读书不行,但并不代表在其它方面一无是处。作为家长,我们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说不定孩子情商高,有做生意的天赋;能唱会跳,有艺术家的潜质呢?要记住:成绩是孩子人生的一部分,但不是全部。

能否接受孩子的平庸(我能接受孩子平庸)(4)

养育孩子,是为了见证一个生命的成长,而不是“为我所用”

“孩子由我们而来,却不属于我们,因为他们有着自己的思想和目标”。和旧时代养儿育女观念不一样,养育孩子,培养他们正确的三观,健全的人格、独立的思想,看着他们开开心心、健健康康地成长,相比于“功成名就”,这难道不是最重要的吗?

我们可以接受自己的普通,为何不能接受孩子不优秀呢?

多数父母都是普通的,而普通人有两种:一种是压抑的普通人;另一种是幸福的普通人。一个普通的孩子成长过程中是压抑还是幸福,取决于作为父母的你“面临孩子不优秀时的态度”。

能把孩子培养成一个有卓越成就的人,固然是一种成功;但如果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幸福的普通人,何尝不是另一种成功呢?要知道,成年人的世界里,保持每天幸福、快乐是一件很难的事。既然我们可以接受自己的普通,为何不能接受孩子不优秀呢?

能否接受孩子的平庸(我能接受孩子平庸)(5)

优秀的父母,培养出了一个普通的孩子,别气,这是大概率事件

经常会在网上看到名牌大学毕业的父母,结果孩子是个妥妥的学渣,怎么教都不开窍,不知如何是好。关于这一点,我想到了金融学上的一个原理,涨多了就会有回落;跌多了就会涨一涨。这个原理如果用到孩子身上,结果就是:

父母都是高智商人才,子女平庸的可能性大,至少超越父母的可能性小。

试着接受孩子平庸,并不是放过孩子,而是放过自己。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既然我们自己平庸,没有理由一定要求孩子比我们优秀;既然我们优秀,那么孩子就会有概率平庸。

试着给孩子的人生“松一松”,你会发现,自己轻松了,孩子也快乐了。慢慢地你会收获一份轻松快乐的亲子关系,孩子也能逐渐找到自己的人生主旋律。

能否接受孩子的平庸(我能接受孩子平庸)(6)

CiCi妈寄语:关注CiCi妈妈说育儿,专注于家庭教育知识分享。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要给CiCi妈点个赞并分享给更多的人!有任何疑问,都可以关注并私信我,看到都会回复。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