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晓明最近三年的作品(把耽改剧当正剧拍)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草绿了,山青了,爱追剧的仙女嗨起来了。

黄晓明最近三年的作品(把耽改剧当正剧拍)(1)

是的,像窗外的大玉兰一样,争前恐后的上线。赵露思和郑业成的《三千鸦杀》、张新成和吴倩的《冰糖炖雪梨》、徐正溪和王玉雯的《九州天空城2》正扎堆儿开播,满屏皆是漂亮的脸蛋儿和有趣的灵魂的结合体。

这要是搁平时,小编为了现看哪一步肯定是要纠结一会儿的,纠结之后也不见得又啥成果的那种,但是这次并没有,眼神果断坚定,直接点开某视频平台,搜索《鬓边不是海棠红》,看。

一些列操作雷厉风行,仔细琢磨似乎还有点儿不足以为外人道的视那啥如归?(哈?什么鬼?)。

黄晓明最近三年的作品(把耽改剧当正剧拍)(2)

开播之前就被唱衰,开播以后,主创们期待的真相迟迟没有到来,收视率好像也不尽人意。这不应该啊,毕竟于正操刀拍dan改、黄晓明降维演dan改,这话题怎么着也该爆啊!但实际上却水花并不大,难道这次于正搞砸了吗?

黄晓明最近三年的作品(把耽改剧当正剧拍)(3)

《鬓边不是海棠红》这部听起来和念起来都有些拗口的电视剧开播了,这是一部dan改剧,原著拥有大量的粉丝群体,所以当初在得知于正买下了该小说的影视版权之后,立马在读者圈儿引起轩然大波。这也不奇怪,毕竟打开死丫头的履历表,除了去年让他有口碑翻盘迹象的《延禧攻略》之外,其他评分上5的都不多。

而《鬓边不是海棠红》这部小说,先抛开dan mei的内核不谈,的的确确算得上是一部上乘佳作,无论是文笔还是逻辑,亦或者是题材,都无可指摘。

黄晓明最近三年的作品(把耽改剧当正剧拍)(4)

作者水如天儿7年磨一剑,在完结的那一天,“鬓边不是海棠红”一度冲上热搜。所以读者不管是后来者还是从头到尾陪伴的,在听到要影视化之后都心情复杂,官宣主演之后,更是五味杂陈。

黄晓明最近三年的作品(把耽改剧当正剧拍)(5)

《镇魂》和《陈情令》让读者看到了春天,但一个不慎,小说影视化对读者的伤害也是不可逆的。而且各家读者都对喜欢的小说有自己的见解,dan改最重要的是什么:cp感。

但当时官宣黄晓明和尹正的时候,多少人心中腾起的那么一点儿旖旎的期待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塌了。还有人吐槽,这应该改名叫《鬓边不是夕阳红》。即便是在开播以后,还是有人表示磕不动,不敢磕。当然这种心理每一部有粉丝基础的小说开拍前都会有,毕竟在读者心中,书中的人物都是无与伦比的美丽,即便是天仙来也能有人挑出一些小毛刺儿。

何况只要提到黄晓明,不可避免的就能想到“油”!而尹正在前段时间的综艺中也是不可避免的发福。所以原著粉们的对于天生“油”物和“发面馒头”(无贬义)组合,一开始真的有点接受无能。

黄晓明最近三年的作品(把耽改剧当正剧拍)(6)

后来作者亲自操刀当编剧的消息像是一剂定心丸,让担心魔改的粉丝们放心了。

黄晓明最近三年的作品(把耽改剧当正剧拍)(7)

故事其实也不复杂,民国时期爱国商人程凤台(黄晓明饰演)和名伶戏痴商细蕊互生“知己之情”,如果不出意外,两人会在乱世中守护京剧文化和民族大义。在于正的小作文中,就说电视剧的主要理念是为了弘扬京剧。

虽然死丫头吹过的牛不少,但是对于这一点儿很多人还是有所期待的,毕竟之前的《延禧攻略》的大获成功,服化考究,莫兰迪色调甚至还一度成为了“高级”的代名词。这次既然打着弘扬传统国粹slogan,想必是不会太差的。

黄晓明最近三年的作品(把耽改剧当正剧拍)(8)

果然打开《鬓边不是海棠红》,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堪称电影级别的色调,再然后演员的服化、人物的特点乃至很多小到一个配件的小细节,这部剧都做的很好。

没有留学经验的商细蕊即便是拿钢笔依旧是握毛笔的手势,女性也不再是为了凸显华丽一水儿的性感高岔口旗袍,而是在旗袍里边套上了更符合时代背景的“棉裤”。

黄晓明最近三年的作品(把耽改剧当正剧拍)(9)

而放出的片花中,我们也看到是主创们一直在强调为了专业做出那些努力:全剧用了两百多套衣服、90多岁的京剧大师全程指导尹正唱戏等等。看到这里,大家心里应该也都有些数了,于正这是抱着走正剧的野心啊。

黄晓明最近三年的作品(把耽改剧当正剧拍)(10)

把dan改当正剧,于正这次的野心能让黄晓明不油,甚至变高级吗?

黄晓明最近三年的作品(把耽改剧当正剧拍)(11)

黄晓明这次表演总的来说还是很不错的,原著中的程凤台原本是一个有魄力、有手段、有底线,能给人安全感,且非常顾家临危不乱的形象。

而在黄晓明的演绎下,程凤台变得更生活化,这点儿也没错,毕竟具象化后,人物生命力承载于表演者身上,和看书时想象出来的形象肯定不太一样,但也没有太大的出入,相反还有点可爱。

黄晓明最近三年的作品(把耽改剧当正剧拍)(12)

尹正饰演的戏痴商细蕊像是个不定时的炸弹,只要触碰底线就能随时发狂,甚至敢玉石俱焚。这一点儿,倒是真的和原著中的小轴精商细蕊一样。

黄晓明最近三年的作品(把耽改剧当正剧拍)(13)

程凤台本来不是一个票友,但是因为母亲的原因,听完商细蕊的戏之后产生共情,从而两人发展成了“挚友”。观众发现,这次的黄晓明的确不油了,虽然有时的表演痕迹还是很重,但在和尹正对手戏的时候,两人都能接住对方的戏,这一点倒是意外的惊喜。

黄晓明最近三年的作品(把耽改剧当正剧拍)(14)

但是至于于正强调的弘扬国粹和爱国情怀,目前为止还真没见过多少。

黄晓明最近三年的作品(把耽改剧当正剧拍)(15)

文章一开头,说“所有的传统曲艺都在这里融汇,这里是前年梨园最辉煌的舞台”,这种华丽的辞藻让人真的对旁白口中诉说的梨园盛世有种隐隐的期待,但是接下来就出现了几条看似热闹喧嚣的街道,对于“梨园”倒是没有什么交代(嗨~我又认真了不是?)。

小说中说商细蕊唱得好,但也有比他唱的不好的人存在,但是在剧里边好像只有一个商细蕊。

说是弘扬国粹,但除了商细蕊精巧服化和精确到一个手指甲的细节,其他全是不痛不痒的京剧边角料,没有看到将弘扬国粹做为立身之本、两位男主为艺术成长和传承保护的叙事经纬,倒是看了不少商细蕊戏班子里的人出的一些幺蛾子。

京剧大师的指导是真的,但是对京剧没有核心突出也是不假。

黄晓明最近三年的作品(把耽改剧当正剧拍)(16)

另一方面:家国天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主题,本就需要充足的内容来支撑,但是目前为止,除了程凤台刚出现时用沾着血的围巾吓唬人,逼迫商人捐款,还真没看到太多家国天下的元素。

黄晓明最近三年的作品(把耽改剧当正剧拍)(17)

dan改市场前景大好,大家都想分一杯羹无可厚非,因为某些不可控因素,dan改剧有着诸多限制,主创们为了上线做出抉择也情有可原,但要知道,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想要用所谓的“高级”来模糊原著中情感,用“专业”消除大家的质疑,用“正剧”摆脱dan改自带的一些暧昧氛围,但又舍不掉dan改原本的热度。原本是想要讨好原著粉和笼络新观众,但是到了最后,两边都是just so so的观感。

黄晓明最近三年的作品(把耽改剧当正剧拍)(18)

在开播之前,还看到一些把《鬓边不是海棠红》和《霸王别姬》拿来做对比,说这是剧版的《霸王别姬》,这样的心思就先放下吧,别把把柄往别人手里送了。

于丫头的野心成功了吗?好像没有,毕竟一口吃不下满汉全席。搞砸了吗?好像也没有,这部剧演技、服化等在网剧中都属高阶。

所以放正位置,老老实实当成一部的高质量有诚意的网剧看就行了,别再搞一些五五六六七七八八的东西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