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是否是一种生活方式(宅是一种姿态而不是思想)

疫情来的迅猛,返家之前也只是零星看到几条新闻,都在传达着没有那么严重的讯息。18日到家,一切都还是一片宁静和平和,殊不知两天后就爆发了。

宅是否是一种生活方式(宅是一种姿态而不是思想)(1)

疫情来临,宅伴随着恐慌与焦虑

乡下总归没有城市那么信息发达,但是网络时代还是让很多乡村镇等小地方的人感觉到了这场疫情的严重。

本来准备大年初一去看电影,为妹妹补过生日而大吃一顿的计划落空了。春节之前,乡村镇也发了通知,禁止一切烟花爆竹燃放,所以生平第一次春节过得索然无味。

不过,也第一次在春节睡了一次懒觉。没有活动,不能拜年,前一天还嚷着初二走亲戚的爸妈也偃旗息鼓,吃过中午饭便想着如何度过漫漫下午。

村里广播一直不停播报:禁止走亲戚,不要串门,不要聚众。好了,爸爸以往固定的节目——打麻将也被迫停止;妈妈的闲唠家常也没有人诉说,没人倾听。小孩子们也变得焉巴巴的,可怜兮兮。

其实,这对漫漫来说并不煎熬,因为本身就是个“宅女”,最不喜这个走街串门,尤其是今年还被介绍相亲,因这个疫情倒也逃过了一劫,不出门也不会再被“说”。但是谁也没料想到,这个疫情越来越严重...

村里的路被封了,商铺关门了,这次是真的只能床上旅游下,客厅溜达下。行动上的限制,远远比不过疫情所带来的恐惧。

每日新增屡次破新,死亡人数也是天天见长,还有网络上铺天盖地的求助信息,医疗器械等设备的缺失......

待在家不出门、不上班的日子变得令人焦虑。妈妈说,她没事可干,闲的发慌,明明还是有很多的事情要做;妹妹说,她很闲,明明跟男朋友聊得火热,可还是觉得发闲。

最后一致决定,下午打麻将,一天结束。

漫漫觉得那几天很充实,但是这种状态也只是持续到了大年初六,因为马上要开工了。但是新的政策一出,延期复工,在线办公。

虽然这个方法很不错,但是漫漫还是粗估了心里的焦虑。可能很多中小企业也很焦虑,尤其是线下的教培行业、餐饮行业等等,有朋友反馈他的头都要挠秃了。

可是没办法,企业要生存,员工也要生存。

宅是否是一种生活方式(宅是一种姿态而不是思想)(2)

在线办公让漫漫的生活有了一丝充实感,但是总归办公环境和条件都不如办公室,网络问题、电脑问题,甚至是作息问题,都是极大的阻扰。妹妹要让网课,爸爸妈妈要刷抖音、K歌,不得不说,最后大家都找到了让自己平静下来的方法,但是网速的确变得极差,而且钉钉也是遍地响。

在家办公,就有了薪资的讨论。有人说,企业没营收,快要倒闭了,不到疫情结束,就要失业了;有人说,工资打折了,年终奖没了,现在基本收入也无法保障;还有些人年前被辞了,还没有工作,而且还要承担房租......漫漫虽没有那么困难,但也是难熬。

房东在群里每日更新疫情和政策,说是不让回,一律都不能回,小区不让进;过了几天,又有新情况:可以回,但是要有村里开的证明,企业的复工批文和社区的报备,于是等企业复工批文;前几天又说有绿码就可以,不用隔离,但是要有暂住证.....

越是频繁变动的政策,越是让人躁动。

漫漫一直听房东说不能回去,会被遣返,并没有当一回事。不料第二天,有个同事提前回去,刚到杭州还没进小区就被遣返了……

他给疾控中心打电话,说是按照政策走,政策说的是“十条”,可社区并没有额外条件。他又给社区打电话,社区说刚接到通知,一律遣返。他又给警察打电话,说他们不管这事……争嚷了一番,不得不抢在天黑前坐上最后一趟高铁回到县城。

没有任何不对,在疫情面前,在生命面前,这些都微不足道,“大局为重”。

宅是否是一种生活方式(宅是一种姿态而不是思想)(3)

漫漫的车票一直订了退,退了订,一边是生存,一边是生活,对于刚毕业没多久的我来说,都不想放弃,但透露着艰辛。

也是从同事被遣返回来的这天起,漫漫想清了一个道理:船到桥头自然直。换句话来说,就是破罐子破摔,反正无法复工,那就老实听话地呆着云办公吧。

宅是一种姿态,而不是思想

宅,这个词是从日本传来的,愿意本来是指那些不喜欢出门,只知道闷在家看漫画动漫的一群人,尤其以“宅男”闻名于世。

前期的“宅”多少带着一点嫌弃。但是现在“宅”已经成为了网友们经常挂在嘴边的一个字,多半是用于自嗨,检测标准就是微信运动的排行榜的步数以及远远落后的自己。

因为疫情,大家都没法出门约会、相亲、聚餐、拜年等,只能在家自嗨自乐。网友跟狗做了一个对比“终于明白了为什么要遛狗”。

宅是否是一种生活方式(宅是一种姿态而不是思想)(4)

于是,大家可以从短视频平台看到有闲的发慌各种集体搞怪的:拿着被子学蛆、乌龟……各种各样,高雅的低俗的,应有尽有。还有把家当成迪厅的,KTV歌房,虽然空间小,但是能满足想去看世界的心。

不能说他们的宅充满娱乐性,没有价值,没有意义。因为通过“宅”的这一姿态,发挥了自己所擅长的以及不擅长的东西。

有些人利用这个时间修炼内功,看书学习;有些人健身锻炼,开启减肥大业,而且还拉来了不少支持者;有人研究美食,从厨房小白成了顶级高手;有人捡起兴趣,重新出发;有人陪伴父母身边,充实这段难得的时光。

妈妈刷起了抖音,钻研美食,天天给我们改善生活;爸爸继续唱起了他的歌,与歌友们谈天论地,越来越受欢迎;妹妹呢,每天都被甜蜜包围,弟弟继续着他的王者之路……

他们都有收获,虽然有些“不务正业”,但是他们都收获了幸福,收获了情感,收获了满足。回望我的作为,刷剧看综艺,更像是碌碌无为,不免有些“思想宅”。

宅是否是一种生活方式(宅是一种姿态而不是思想)(5)

其实跟漫漫相似的人群还有很多,他们觉得疫情期间,社会都是停滞的,大家的境况一样,就彻底放松了自己,殊不知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在进步,都在不断地探寻着。

就好比学生们都认为这是“天灾”,可以好好放松,反正上不了课,网课也不适应,根本没学习氛围,谁会写作业,好好看网课。

钉钉被骂到了一星,还有很多的平台被小学生嫌弃上了热搜。可实际上呢,社会上太多会掩饰的人,他们一边说着“我太难了”,却还是在默默无闻的克服着困难,努力地学习着,这无关乎社会,只在于个人是否自律。

自律越强,与他人的差距才能越拉越大,位居优秀人之列。

慎独:自律成习惯

慎独,指在闲居独处无人监督之时,更须谨慎从事,自觉遵守各种道德准则。

这应该是漫漫高中生活中记得最清的一个词语,高三班主任兼语文老师提的,一直记到了现在,可却从来没有做到这两个字。

工作在外地,多的是独居生活,却大多花费在了综艺和一些无脑的轻喜剧网剧上,一边傻乐一边暗自神伤,进而懊恼自己。

过了一夜,又是重新来过。

人这种人物就是“no zuo no die”,漫漫自知这是一种病,却很难一人治愈,只能在亲朋好友的督促下,一步步前行。

宅是否是一种生活方式(宅是一种姿态而不是思想)(6)

所以,疫情期间,督促我再次觉醒的是赤裸裸的金钱诱惑——文章青云。

说起来,做自媒体,漫漫开通了很多账号,但都没长久过,多半夭折,唯一有点成就就是今日头条。从学员到现在开通原创,也是不自律惹得祸。

这个账号开通了很多年,开始正儿八经写却是在今年的5月份。然后态度也不是很端正,自顾自写,玩玩的态度。实不相瞒,卯足了劲儿开始写却是在12月份,这是我熬夜苦看肝文的一个月,起早贪黑,废寝忘食。

不好意思,有些飘了。连续原创更新,深度解析终于写够30篇后拿到了原创。两个号同时,别提多开心了,但又十分后悔。

离开学校后才发现,自己才是喜欢被催,有人催才能有成就的“不上进的人”,可就是不知悔改,真的是刻在骨子里的懒惰与懈怠。

所以,疫情期间,看到别人都有所作为的时候,我开始行动了,虽然不至于更新迅速及时,但是也是有所行动,走出了第一步。

假期结束的第一天,我终于又捡起了因为假期荒废的账号,写出了第一篇青云图文。

这里漫漫自揭伤疤说这么多,无非是想给大家提个醒,时刻都不要忘记挑战自我,始终都要保持初心,自律成习惯。当一个好习惯养成的时候,你会发现自己进步飞速。

宅是否是一种生活方式(宅是一种姿态而不是思想)(7)

自律说起来简单,但做起来难。阅读漫漫文章的有不少的中学生,也有已经为人父母的,一定要养成自律的好习惯,也要有意识地去培养孩子的自律行为。

距离疫情结束还有段时间,现在开始还不晚。多些人生的思考,少些时间的荒废,你才会发现宅只是一种姿态,而非思想。

漫漫有话说

借着疫情和这次征文,漫漫只是想和大家谈谈心,做分享交流,不是什么大道理,也不为人所难,毕竟人生是你自己的。

何况,我连自己都拯救不了,没功夫拯救别人,拯救世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