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有何说法是跟夏至一样的吗(冬至是什么意思)

【扬扬导读】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冬至,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我国汉族一个传统节日。据记载,冬至过节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那么,冬至有什么习俗和趣闻?在这个阴阳交替的时节,有什么养生之道呢?

看更多文章,请点击“关注”按钮。

冬至有何说法是跟夏至一样的吗(冬至是什么意思)(1)

冬至由来

冬至,农历"二十四节气"的第二十二个,八大天象类节气之一,与夏至相对。冬至前是大雪(12月7-9日交节),冬至后是小寒(翌年1月4-6日交节),冬至是12月21日至12月23日交节,是大自然阴阳二气转化的时候。古人云:"大雪后十五日,斗柄指子,为冬至。十一月中(农历),终藏之气,至此而极也。"

冬至这一夭的白昼最短,夜晚最长。过了冬至后,随着太阳直射的北移,白天的时间渐渐长起来。俗话有"吃了冬至饭,一天长一线"之说。我国大部分地区习惯自冬至起"数九",每九天为一小节,共分为九九八十一天。农业上大部分地区进行深耕和积肥,以及消灭越冬害虫、保护耕畜安全过冬等。"冬至后十天,就是阳历年",人们又在迎接新的一年到来。按传统习俗,要在这天吃馄饨或饺子等。

冬至趣对联

"冬至"常用的对联有:

一阳初动日;

六律始调时。

*

  寒图消九九;

春信缓三三。

*

  杖攀雪后临丹壑;

  鸣玉朝来散紫哀。

*

且喜一阳今始复;

  方知大造本无私。

  有联语将"冬至"与"春分"联系在一起,强调"至"与"分"的自然规律。句为:

冬至冬冬至;

  春分春春分。

  《巧对续录》〉引《南昌县志》也有类似的一联,释解更为明确,句为:

冬至冬冬至,每冬先寒节而至;

  月明月月明,按月以圆时愈明。

  指出"冬至"是先于"小寒"、"大寒"而至的节气,而月亮也会在每月农历十五圆时更加明亮。

"冬至"有"长至节"之称。《自怡轩楹联剩话》卷四载,刘某于冬至这日过六十寿诞,其侄婿请李承衔代笔,须符合其侄婿身份,以及寿主已见曾孙的实际,联云:

  高并丈人峰,琴杖风清,万卷功深才学识;

  欢迎长至节,莱衣日暖,六旬庆衍子孙曾。

  相传蔡锷将军幼时因家贫,曾站村中私塾窗外旁听。这日正逢"冬至",塾师见后,出句云:

春来阳有脚。

  小蔡锷听了。想了片刻,对道:

冬至梅出头。

  巧嵌"冬至"节气名,解释为冬天来到,梅花将引人注目,内涵丰富,出语不凡。塾师听了非常高兴,便免费收其进私塾读书。

"冬至"起开始数九,清代有"写九"习俗。将"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九字,先双钩成幅,于冬至日开始填写。

  九个字每字九笔(其中的"风"字用繁体),每笔一天,每填完一字便过去"一九",待九个字填完,"九九"八十一天尽。受此启发,出现了"九九消寒联",即再配以一个每字九笔的九字句为联,如:

屋后流泉幽咽洽香草;

  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

"后"字的繁体为"援",也为九笔。今人用简化字也组成一副"九九消寒联",句为:

幽柏玲珑浓荫送秋残;

  柔柳轻盈香茗贺春临。

  此种联作,始于冬至数九,表达了人们对春天的向往,别致而有趣。

冬至有何说法是跟夏至一样的吗(冬至是什么意思)(2)

冬至吃汤圆

  吃汤圆在明、清时期已经约定俗成。在冬至这天,要"作粉圆"或"粉糯米为丸"。这些在史料上也有正式的记载,称"冬至,粉糯米为丸,名汤圆"。做好汤圆后要祀神祭祖,而后合家围吃汤圆,叫做"添岁"。所以,冬至吃汤圆,古而有之。

  吃汤圆是冬至的传统习俗,在江南尤为盛行。"汤圆"是冬至必备的食品,是一种用糯米粉制成的圆形甜品,"圆"意味着"团圆""圆满",冬至吃汤圆又叫"冬至团"。民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

  冬至团可以用来祭祖,也可用于互赠亲朋。旧时上海人最讲究吃汤团。古人有诗云:"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圆"意味着"团圆""圆满"。冬至吃汤圆,象征家庭和谐、吉祥。

  还有一种解释是:冬至是一年中最长的一夜,冬至那天,天还未亮,妇女们就起来生火煮汤圆,先敬天祭祖,再全家围坐吃汤圆。所以冬至吃汤圆,除了表示太阳(阳光)逐渐回来,也代表团圆的意思,现代人更喜欢把它当成圆满的象征。

  我国各地的风俗民情虽各有差别,但大致是相同的。作冬至圆时,经常应孩子们的要求捏一些小动物,小猫、小狗、小兔子、小老虎等等。孩子们每到此时都很高兴。吃冬至圆以前,在门窗桌柜床灯的后面,都要分别粘一个冬至圆,称为"耗晌",要等到"送灶"以后才能烤食。

  如果这时家里有孕妇的话,冬至圆发了,就会生男,否则就会生女。吃冬至圆时入口必须成双成对,以求吉利。吃到最后只剩两粒,已婚的人将会万事如意,剩下一颗,单身未婚者将会凡事顺利。

 

冬至有何说法是跟夏至一样的吗(冬至是什么意思)(3)

冬至重养生

冬至是养生的大好时机,主要是因为"气始于冬至"。因为从冬季开始,生命活动开始由盛转衰,由动转静。此时科学养生有助于保证旺盛的精力而防早衰,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冬至时节饮食宜多样,谷、果、肉、蔬合理搭配,适当选用高钙食品。

冬至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这个阴阳交接的时候,保健养生是激发身体阳气上升的最佳时间。

定时起:冬至之后,白天时间缩短,睡眠时间也需要根据季节调整,最好是早睡晚起,等到天亮再起床,尤其是老年人,有高血压、心脑血管等慢性病,尤其要做到缓慢起床,不能醒来立马起床,可能导致血压急剧升高。老年人可以在早上9-10点出来运动,或者下午3-5点运动都可以,不用非要早起运动。

多做运动:喜欢晨练的老人们也不需要那么早起床,最好太阳出来再去锻炼,这样阳气升发,还可以晒太阳补阳,也不会因为太冷而出现心血管意外。除此之外,年轻人更要多运动,因为长期在办公室坐着,很少晒到太阳,身体内血液不畅通,更容易生病,多运动还能有利于增加免疫力,减少感冒。

快乐情绪:冬季养生中情绪养生是必不可少的,有个好心情,就是一剂很好的养生药,让人们在寒冷的冬天都暖洋洋的,而且身体的气血也会通畅,不会气郁气结,少生很多病。

食补温肾:冬季食补最主要的是补肾精,因为肾属冬天,冬季里是补肾的最好季节,而冬至是最重要的补肾节点,如果这个时候肾精亏虚,来年真的会感到虚。

老年人一般都不同程度出现肾气亏虚的症状,如夜尿频多,腰膝酸软,阳痿早泄,气短咳嗽,骨质疏松。因为肾除了主藏精外,还主主纳气及主骨生髓。故老年人在冬天里应当多补肾,可预防多种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有益肾、坚肾之功。另外,中年人因为工作劳累,年底加班多,也是肾虚的主力人群之一,此时可利用冬至之后的养生时机吃些补肾壮阳的食物,如黑芝麻、黑豆、海参等黑色食物以及羊肉、核桃、板栗等,对虚寒者尤其有益。还可食一些具有补肾益肾功能的水果,如榴莲、芒果、荔枝、桂圆等南方水果,覆盆子、桑椹子是补肾的黄金搭配,阴阳互补。对于肾之阴精渐衰的老人,冬天可配食乌龟、甲鱼、枸杞等护阴之品。

此外,食补也要注意一些慢性病,如糖尿病人可用淮山药、葛粉等作为食疗品,但忌用粳米及其他含糖较多的食物。

冬至有何说法是跟夏至一样的吗(冬至是什么意思)(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