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皇帝墓为什么是十三个(明朝进入衰落的标志性建筑)

每一个城市都有一个标志性的建筑。例如武汉的标志性建筑是黄鹤楼,北京的建标志性建筑是天安门等等。一个朝代的衰落也有大的标志性的建筑,例如秦朝衰落就是长城,隋朝衰落就是大运河等等。明朝衰落的标志性建筑是什么呢?是钟祥明显陵

明显陵位于湖北省钟祥市城东北5公里的纯德山上。历时47年建成。是明世宗嘉靖皇帝的父亲恭睿献皇帝朱佑杬,母亲慈孝献皇后的合葬墓,明显陵由王墓改造而来,是中国中南六省,唯一的一座明代帝陵,占地面积大,达183.13公顷,是明代地陵中单体面积最大的皇陵。

明朝皇帝墓为什么是十三个(明朝进入衰落的标志性建筑)(1)

明正德14年。(1519年)明宪宗朱见深的第四子朱佑杬去世。明武宗朱厚照赐谥“献,”称兴献王。以王室的身份为它建造了王陵墓。正德十六年,明武宗朱厚照驾崩,无嗣继位。其父明孝宗也无其他皇子在位。因为明武宗朱厚照是独子。便在皇室中选择了朱厚熜继承皇位即后来的嘉靖帝。嘉靖帝就是朱佑杬的儿子。这个嘉靖帝和明武宗是堂兄弟。嘉靖帝是明孝宗的侄子,按照封建皇位继承的规矩,嘉靖帝应该尊称明孝宗为父亲,可是这个嘉靖却不。嘉靖帝追踪自己的父亲为兴献帝。王陵也改造为帝陵,就是现在的明显陵。从嘉靖继位到15 40年,进行了长达20年的礼仪之争。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明朝大礼仪。

朱厚熜登基时,按理朱厚熜此时只是藩王身份,如果他直接继承了皇位,那以后凡是藩王都要蠢蠢欲动了,最后朝中决定以太子礼从东华门入居于文华殿..相当于自己先过继给明孝宗才能登基。朱厚熜当然不乐意,自己的亲生父母怎么办?双方陷入僵局,最终皇太后带领群臣三次劝进,朱厚熜才起身,从大名门进,随即在奉天殿即位。以第2年为嘉靖元年。

皇考之征。嘉靖即位后,参照古代的典章应该尊武宗的父亲明孝宗为皇考,嘉靖的生父兴献王为皇叔考兴献大王,兴献王妃为皇叔母兴国大妃。这样一来嘉靖就要对亲生父母自称侄皇帝,嘉靖一惊,瞬间原地爆炸,呵斥到“按你们的说法,生生父母也可以随意抛弃更换”。他愤怒的驳回这个提议。杨廷和等不为所动,坚持自己的意见,嘉靖见他们硬的不吃,便试图改为怀柔政策,但在大的原则性的问题上,双方谁也不肯让步,君臣僵持时一位名叫张熜的尚书驳斥杨廷和,认为嘉靖和西汉的定陶王有所不同,嘉靖是按照皇明祖训即位的,又不是孝宗的,后代继皇统而不是继皇嗣,所以嘉靖尊生父为兴献皇帝生母为兴献皇后合情合理,且应在北京为父亲立庙祭祀。此言一出,群臣哗然,大臣们纷纷表示反对,还要弹劾张熜,一时间朝廷上下闹成了一锅粥,嘉靖在一旁却高兴的嬉皮笑脸。说到“我们父子终于得以保全了”。嘉靖以辞去皇位相要挟,要求施行迎接皇太后的礼节,追尊兴献王为兴献帝,王妃为兴献后。杨廷和等一般老臣只好再次让步,让这位18岁的皇帝按照自己的想法,欢欢喜喜的迎接生母入宫。

明朝皇帝墓为什么是十三个(明朝进入衰落的标志性建筑)(2)

左顺门事件。嘉靖三年正月升任南京主事的张璁与另一主事上疏请求争大礼。主张称孝宗为皇伯考,兴献帝立为皇考,兴献王妃为圣母,此举正中嘉靖下怀。嘉靖决定招两人入京,礼部尚书的汪俊极力反对,两位言官据理力争,结果这俩言官被撤职。同年7月嘉靖在左顺门召见大臣,要去掉谥字上本生两个字,大臣们愕然,一时难以应对义理派的张璁,桂萼等人立即跳出来,大骂礼官,欺君罔上,结党营私,言辞激烈。护礼派的王元正等两百余名朝廷官员半路伏击张璁和桂萼,结果却让他们跑了,他们又集结起来,跪在左顺门外,大哭,呼声震天,嘉靖听到后,命太监传令让大臣们退去,不料大臣们跪伏不起,要嘉靖一定给他们一个答复,嘉靖再次劝他们回去,大臣们还是不听,从早上7点一直跪到吃午饭都不走,终于嘉靖发怒了,命令锦衣卫打死打伤多人,几天后参与左顺门的官员都受到了严厉的处罚,这成为大礼仪之争的高潮,这场证明自己亲爹是爹的斗争,以羽翼丰满的嘉靖帝的胜利而告终。

嘉靖就这么一件莫名其妙的事,不但气跑了当时大明的实际统治者杨廷和,左顺门事件后那些激烈反对嘉靖的官员也逐渐被迫屈服,不敢再争执,史称衣冠丧气 。大礼仪不是简单的礼仪之争,而是一场激烈的政治斗争。嘉请在大礼仪中的一步步的胜利,巩固了嘉靖的皇权地位。打破了士大夫与皇帝共治天下的格局,对历史产生了很大的消极作用。嘉靖体会到了如何行使皇权的无上威严的快感,此后变得更加喜欢玩弄权术,一意孤行,而大明的士人气节遭到严重挫伤,成为了明朝走向衰败的开始。

明朝皇帝墓为什么是十三个(明朝进入衰落的标志性建筑)(3)

明显陵是大礼仪胜利的结果,它是明朝走向衰败的标志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