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学会做人再出来做生意(要学生意先学做人)

桂晓燕 今天是3月10日再过五天,又到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众所周知,每年的央视3·15晚会,总要揭露几个心黑皮厚、唯利是图的奸商,曝光一批假冒伪劣、坑蒙拐骗的产品这种不讲诚信的人,令消费者深恶痛绝,也让老宁波嗤之以鼻,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先学会做人再出来做生意?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先学会做人再出来做生意(要学生意先学做人)

先学会做人再出来做生意

桂晓燕

今天是3月10日。再过五天,又到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众所周知,每年的央视3·15晚会,总要揭露几个心黑皮厚、唯利是图的奸商,曝光一批假冒伪劣、坑蒙拐骗的产品。这种不讲诚信的人,令消费者深恶痛绝,也让老宁波嗤之以鼻。

宁波人有做生意的传统,宁波商人的足迹几乎遍及天下。老话说:“无绍不成衙,无宁不成市。”也就是强调,官府衙门少不了绍兴师爷,生意市面少不了宁波商人。宁波商人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做生意讲诚信。您想啊,如果不讲诚信,“宁波帮”怎么可能成为近代中国最大的商帮?怎么可能在民族工商业渐起的上海滩,创造100多个中国第一?如第一家商业银行、第一家信托公司、第一批保险公司、第一艘商业轮船、第一家味精厂、第一家灯泡厂、第一家机器轧花厂……

老底子宁波的后生出门学生意,家中长辈总要用一句老话关照他:“要学生意,先学做人。”学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是阿拉宁波人最好的生意经。与此精神相通的老话,俯拾皆是。如“做人要老实,做事要踏实。”“和气生财,生意会来。”“乱话三千,买主逃去。”“金字招牌硬黄货”“买卖勿成仁义在”等等。

直到现在,上海还有人津津乐道,100多年前,“宁波帮”先驱叶澄衷,讲诚信、得好报的传奇故事。叶澄衷,镇海庄市人,生于1840年,父亲早逝,家境贫寒。14岁那年,叶澄衷随乡人闯荡上海滩,在黄浦江上驾一条小舢板,替人摆渡。

一天,有一个洋行经理坐叶澄衷的舢板过江。船靠岸后,洋人因有急事匆匆离去,将一只皮包遗忘在舢板上。叶澄衷发现后打开一看,吃了一惊,原来包里有大叠美金,还有钻戒、手表、支票本等重要物品。叶澄衷没有驾起舢板溜之大吉,而是坚持等在原处,一直等到天黑,洋行经理赶回后,他即将原物奉还。

洋人又意外又感动,没想到一个中国穷孩子如此诚实。为表谢意,他提供货源,帮叶澄衷做起了五金生意。上海滩上第一家华人五金店,就是叶澄衷开的。叶澄衷拾巨款而不昧的事迹,被当时的报纸竞相刊登,一夜之间,镇海少年叶澄衷名震上海滩!半个多世纪后,叶澄衷的事迹还被载入了正史《清史稿·孝义传》。

叶澄衷靠诚信起家,靠诚信经营,生意越做越大,成了上海滩上的“五金大王”,商业巨子。事业成功后,他不忘故土,重教兴学,培养人才。包玉刚、邵逸夫、赵安中等一批享誉海内外的“宁波帮”精英,都是从叶澄衷创办的叶氏中兴学校启蒙的。

提倡“要学生意,先学做人”的精神,坚守诚信经商、宽厚待客的传统,是宁波商界的共识。如老底子“宁波南货六大家”之一的大有南货店,遇到从郊区农村来的顾客,必定赠送其一盏灯笼。这是为什么呢?小宁波不明白,老宁波心里有数。现在阿拉宁波公交车、地铁四通八达,许多人有私家车,随便去附近什么地方,眼睛一眨就到了;从前的交通哪有这样方便,从郊区农村到宁波市区来,得乘航船从塘河里慢慢悠悠地走,等回程抵达村里时,天早就黑了,而且那时候农村没有路灯。所以,“大有”赠送的一盏灯笼,大有暖心。顾客下次能不再来吗?

今年的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主题,是“共促消费公平”。这和宁波老话所说的“要学生意,先学做人”的精神,再契合不过了。只有诚实守信的人,才能老小无欺,真正实现消费公平。您说是吗?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