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看三十六计的孩子(写给孩子看的三十六计)

今天讲一个趁火打劫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正好是上一计中那个重耳的弟弟。他的名字叫夷吾。当时晋国内乱,他和重耳一样流亡到国外。他辗转流亡到了秦国旁边的梁国。

有一天,他们的父亲晋献公死了。晋国没有了主人,于是掌权大臣们来到梁国找夷吾,希望他回去继承王位。他正准备答应。他的老师郤[xì]芮[ruì]对夷吾说:“不可啊。你现在势力单薄,就算回去继承王位,也是成为这些大臣手中的玩物,成为他们玩弄权力的工具。” 夷吾说:“那我该怎么办?” 郤芮说:“你需要强而有力的人的支持。旁边的秦国实力强大。如果能取得秦穆公的支持,那你回去就更有势力掌握晋国了。”

夷吾连连称好。他听取了郤芮的建议,答应秦穆公,如果秦国帮助自己成功掌控晋国,他就把“河西五城”送给秦国。秦穆公也很高兴,举手之劳还可以白得河西五城。于是秦穆公派秦国军队护送夷吾回到晋国。夷吾在秦国支持下,成功上位,当上了晋惠公。

但是,上位的夷吾反悔了。他又不舍得河西五城了。他对秦穆公说:“大王,我当时还不是国君,哪有权力割让河西五城。现在我当上国君了,很想兑现当初的承诺,但是大臣们都不同意啊。希望你能理解。”

秦穆公一听,勃然大怒,准备派兵攻打晋国。还没等秦国派兵,晋国遭受了严重旱灾,粮食绝收,百姓流离失所。夷吾没办法,只好向秦国求助。秦穆公本来不想帮助他。但国内有贤士劝他,晋国的百姓是无辜的,出于人道我们还是帮助他们吧。于是,秦国把大量粮食捐助给了晋国,帮助晋国渡过了灾年。

巧合的是,第二年,秦国也遭受了严重旱灾,粮食也严重短缺。秦国就向晋国夷吾求助。本来呢,秦国之前不计前嫌,还拿出粮食帮助了你,你应该回报才对。可这个夷吾,不仅不回报秦国,居然还联合梁国,趁火打劫,向秦国发起了进攻。

气得秦穆公呀,快要喷火了。这时正是秦国最虚弱的时候,内无粮食,外为盟友,四面受敌,面临最大的危机。那么,这场战争的结果是怎样的呢?

秦国士兵知道,这时候如果打败了,秦国就亡国了,于是全都拼死奋战。而晋国的士兵也知道,秦国对他们有恩,当年要不是秦国拿出了粮食,他们晋国人早就饿死了,于是全都无心恋战。一个拼命打战,一个不愿打战,于是此消彼涨,秦国打赢了这场战争,还活捉了这个可恶的晋惠公夷吾。

好了。这个计谋叫“趁火打劫”,就是趁敌人危难时候对敌人发起攻击,增加胜利的机会。与“趁人之危”是一个意思。是一个贬义词,就是不好的词,多用于坏人身上。

喜欢看三十六计的孩子(写给孩子看的三十六计)(1)

明天,我们继续讲第6计:声东击西。这个计谋,孩子们你们一定很熟悉吧?好,敬请期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